很多事情,出现的后果往往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有时甚至适得其反。
为了具体起见,我就说说中美都有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为了团结少数民族,八十年代初,胡耀邦参与制定了"民族自治法“,包括少数民族干部得到扶持,招工、参军、高考标准放宽。在很多工厂企业,少数民族人员不来上班,照领工资。这些优惠政策在当时确实改善了一部分人的生活,但在多年以后,却使得一个族群缺乏自我生存的能力,造成对汉族既依赖,又对立的局面。同样在美国也有一个配额制,同样的学校,少数民族(亚裔除外)学力低也被录取。但这就造成几个后果。
1。同一课程,学力不同,教师无法因材施教。
2。少数民族功课落后,失去自信。
3。学校这么干,企业并不是傻瓜,招聘时他们就对少数民族另眼相看。以至于优秀的少数民族也被怀疑是沾了制度的光。
4。一些人大学毕业,却不具备基本的读写计算能力。私人企业不要他们,政府只能多多接纳,所以效率低下。
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比如在中国当年搞大跃进,现在的三峡工程,在美国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ethanol subsidy, etc。出发点都是好的,却事与愿违。
人总是希望有所作为,在做之前是会权衡利弊,但问题是在我们满腔热情的时候,总会夸大积极效应,忽略反面影响。因为这些反面影响本来就难以预料,而且我们心理上又有抵触。如果是一个群体,这个盲点效应就成倍放大,难道这么多人赞成的都会错吗?于是群情激昂,不甘人后。
好了,直话直说。我反对在法庭作出结论之前,向美国媒体或政府进一步“发声”。具体的原因我以前的帖子说过,不重复了。今天再提,是因为从艾艾的帖子回来,我觉得有必要也集合一下有不同意见的人士。所以请他们报个到。再重申一下,我(们?)和艾艾等网民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且她们做的很多,令人钦佩。但是在做法上我们有异见。
后记:看来
海明的职场末日真的就要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