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存在与认识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以此分成了哲学的两大营垒: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存在与认识的关系问题这是近代人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并因此而发生过血风腥雨的阶级斗争。
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就有过精彩的论述。《道德经》的第一句话这样说:
道,可道,非恒道; 名,可名,非恒名。
一般人们都是这样翻译的:
道,可道,非恒道; “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 名,可名,非恒名。 “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
(以上引自任继愈《《道德经》绎读》
任继愈是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这个职位好象就是老子当年的职位。我们也可以说任继愈是老子的传人了。任对于《道德经》的解释应该是最权威的解释了。可是我总觉得这种解释好象是设在《道德经》的开门的一堵墙。很明显,“道”和“名”既然说不出,叫不出,我们怎么能认识它呢?这就是“道”的存在神秘论和人的认识不可知论。 我们按照文字的本义,这样的翻译也许是最简单通俗了。
道,可道,非恒道; 道,是确实存在的。但,它又不是永恒不变的。 名,可名,非恒名。 世界也是可以认识的,但这种认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
老子所说的“道可道”、“名可名”,是对于”“道”和“名”的重复或强调,这就是说:世界存在与人的认识都是确确实实的存在。而“非恒”是变化和运动的意思。如此,我们不难理解老子为什么把客观世界定义为道。所谓道是就是道路,也就是事物运动的轨迹。客观世界既然是运动着的,那么所有的客观存在不过是大道上的留下的痕迹。 我们可以这样的简单的认为:连续运动的看世界,世界就是道。孤立静止的看世界,世界就是物。这种物在古代又称为“器”。道与器是两种世界观。也是圣人与常人的区别。所以说圣人重于道。小人重于物。 《道德经》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宇宙中的客观世界与人的主观意识都是确实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又是变化着的。 老子的这种宇宙观和认识论显然是与现代哲学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往往只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而无视人的主观意识也是一种存在。 即使是现代科学的也没有把精神或意识当作一种宇宙存在来研究。无论是哲学还是科学都把人的精神当作子乌虚有的东西。现代科学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细致的地步,这可以使机器运转,它也可以使飞船上天。科学往往对于人类自己的认识往往是苍白的。这是因为,科学不能正确的认识人的意识。而意识才是生命的重要活动。 如果我们把世界上一切可以描述的东西称为存在。人的认识也可以称为主观存在。我们认识世界就需要首先搞清人的主观存在与客观存在的关系。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与名的关系。“名”即是认识,是人们对于事物的鉴别或描述,它属于人的一种意识和思维活动。客观存在是有一定物质状态的东西,而这种物质状态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这就是“可道”。 而人的认识是人的思维活动,它也是有一定的物质运动为基础。所以它也是确确实实的存在,这就是“可名”。 可道、可名,是表明了精神和物质的统一性。宇宙事物的是对称统一的。道与名也是对称的概,两者是有差别的。 人的认识是对于客观存在的描述,当然认识不能脱离客观存在而存在。人的所有认识都必须建立在物质存在的基础上的。 人类为说明世界而形成的各种概念,事物的名称,以及人认识世界所发现的定律、法则都必须针对客观存在有所指。一切子乌虚有的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些道理好象很朴素易懂,可是人类往往就容易在这种基本问题上犯糊涂,即便是科学家也如此。 例如,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但却不知道力的本质是什么?力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我们从老子的道名论很清楚的知道:力是对于事物运动的描述,它是名,即是人的认识。道与名是统一的,力就是客观事物的运动本身。你可以把人的运动叫作力,你也可以把火车运动叫作力。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力的本质不是物质本身又可能是什么呢?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时空可以弯曲,霍金说时空可以交叉产生爆炸,但是始终说不清楚时空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们当然可以说:只有物质的东西才能弯曲,只有物质的东西才能产生爆炸。时空是对于宇宙事物运动的总体的描述。时空本身是物质的,没有物质的时空是不可想象的,没有物质的宇宙也是不可以想象的。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物质和物质的运动就是世界本身。除此,再没有的什么其它东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