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张炘炀创造出全国三个“年龄第一小”第一个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0岁,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第一个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13岁,北京工业大学);第一个全国年龄最小的博士生(16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6岁的张炘炀,是中国最年轻的博士。他保持的“全国最小大学生”纪录至今无人打破。日前,他在央视节目中“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否则就不参加答辩”的言论让他陷入一场浩大的舆论漩涡。
一时之间,少年博士“向钱看” “智商高、情商低”“价值观有问题”之类的议论甚嚣尘上。这些断语,很难说不是断章取义。因为仔细看完整个访谈之后,能从中感受到的,只是一种悲凉——无论是小博士本人,还是将望子成龙作为惟一人生目标的父母,他们在有意无意中,都被一种极端的价值观裹挟与绑架着。用他父亲的话说便是:“应试教育是避不开的现实。”因而,他们便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将这种避不开的现实,发挥到了极致。而张炘炀要求父母买房的这一举动,与其说是一种诉求和愿望,倒莫若说是一种抗争——你逼迫我做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我未尝不可以逼你做能力范围的事情。这种心理,很难往世界观上去扯,而极可能是一个青春期孩子与父母偶尔赌气耍小性子,是当不得真的。倒是孩子对害怕步别的“神童”的后尘,以及对父母为自己安排的未来充满的恐惧,值得关心。从一定意义上看,“功利教育”就是应试教育,虽然这种教育方式在短期内满足了受教育者的愿望,或者说虚荣心,但在根本上这种教育无法使受教育者获得牢固的基础和长久的力量,因此它所带来的儿童发展是片面的和不稳定的,甚至是极端的和危险的
瑞士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主角是一个智商高达180的天才少年,他具有世上一切望子成龙的父母期待自己儿女所应有的异能,学钢琴,一听即会;下象棋,遇神杀神;炒股票,轻易成为百万富翁;开飞机,无师自通……这样的近乎于变型金刚的万能小孩,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欢乐无俦地生活。相反,他因为自己不能被别人当成普通小孩,过正常的童年生活而抑郁痛苦。某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他背着沉重的翅膀从楼上跳下,摔伤腰腿,并从此假装异能全失,去争取一个寻常孩子的平庸生活……
我们也许能从这部以真人为原型拍摄的电影中,感悟到些什么——别去过度解读并为难一个正处在学习期的孩子,这世界上的所有好的和坏的世界观,都不是他发明的!
张炘炀的不幸也来自他自己和这个社会。十岁的时候记者问他最崇拜的人,他说出自己的名字。可是当他十六岁的时候,还在说他是王者这样的话,我只能说他过于天真。诚然教育的过程里父母,老师,朋友都会影响一个人,但是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自己。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一直处于一种不实际的状态,那么拥有再高的智商也是无济于事。其次,社会对于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似乎总是过于表面,比如他拥有了什么财富。由此造成张炘炀幼小心灵里对于金钱的过分崇拜和追逐。如果读博士是为了拥有更多的财富,这种功力的追求高学历的行为则大大损伤了博士培养的价值。
十六岁正是每个孩子最好的年龄,但是对于张炘炀来说,却是最艰难的一刻。这是他的转折,我们都不知道这场博弈他能否胜利。他是中国年龄最小的博士生,他获得无数赞许,他承载着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是谁的梦想。但是他有着太大的压力,他拥有与这个年龄不相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有着太多的不确定让我们这些旁观者为之担忧。而担忧的是,以后这个社会还会出现类似张炘炀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