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559专栏 //www.sinovision.net/?7017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yan559b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559专栏 动车事故存疑:中央强调救人第一 有关方面却着急清理

已有 1047 次阅读2011-7-29 03:39 分享到微信

2011年07月29日 11:18
来源:新华网

就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和相关专家进行了采访。

(疑问一)高科技动车怎会“一(雷)击即中”?

网民质疑:“集高科技于一身的动车及其供电系统应该有避雷设施,可还是被一击而中。因此,‘雷击’一说很有商榷必要,谁来释疑解惑?”

(记者调查)上海铁路局局长安路生28日说,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分析,“7·23”动车事故是由于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遭雷击发生故障后,导致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信号机错误显示为绿灯。

一位自称“铁路老信号员”的网民解释:铁路信号显示原则是,前方两个区间空闲亮绿灯,正常行驶;前方一个区间空闲亮黄灯,减速慢行随时停车;前方区间占用亮红灯,列车制动停车。动车及高铁都有自动停车设备。此次事故原因应是区间及温州南站信号控制失灵,D301一路绿灯正常行驶,茫然不知灾难降临。

D3115动车列车长蒋晓梅说,以前也有雷雨天气,但对动车运行没有带来大的影响。压根就没想到这趟动车会出事。近两年来,这趟动车运行一直平稳。

有气象部门的专家表示,铁路系统的避雷标准是自定的,因此对于究竟是不是因为雷击的原因不便于下定论。但是技术先进的高铁“因为雷击就能造成这样的事故”,太不可思议了。

(疑问二)调度为何致命“失灵”?

网民质疑,“动车突然停止运行,抛锚司机应否紧急报告,由调度室通知相关列车采取规避措施。那么,抛锚动车司机报告了否?调度室通知了没?公路客车现已安装GPS定位仪,号称高科技典范的动车应该不会缺少GPS。调度中心为什么不能通过GPS发现动车失常?是否存在失职渎职?”

另外,“每两列动车之间要保证有七、八千米的‘闭塞分区’距离,这个空间内绝对不允许同时存在两辆列车。是什么原因导致后面动车‘跟车’过近,问题在哪?责任人又在哪?”

(记者调查)安路生说,在雷击造成温州南站信号设备故障后,电务值班人员没有意识到信号可能错误显示,安全意识敏感性不强;温州南站值班人员对新设备关键部位性能不了解,没能及时有效发现和处置设备问题,暴露出铁路部门对职工的教育培训不到位。

安路生还表示,在信号灯失常后,事故也反映出现场作业控制不力。在故障发生后,相关电务值班人员未按有关规定进行故障处理,没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有专家认为,此种解释暴露出此次事故反映出的设备质量、人员素质、现场控制等问题,说明铁路部门的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这些问题反映出铁路速度上去了,但是管理远远没有跟上。

有专家指出,除了信号失灵之外,调度“失灵”更为可怕,动车的高技术可能让铁道系统出现了从上到下的调度麻痹,进而习以为常,调度员的意识、责任感会逐步下降,依赖电脑程序,忽视人工操作方面的内容。这次事故假如还敲不醒有那种依赖思想的铁路人,迟早还会再出事故。

(疑问三)为何受损车体被匆匆掩埋?

网民质疑说,“受损车体是认定事故的第一手检材,应该妥善保存,以供日后提取证据,认定责任之用。而现在,竟被匆匆掩埋。如此决定妥当否 ?”网民还引用了国务院《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不得伪造、隐匿或者毁灭相关证据。

(记者调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铁路系统工作人员表示,整个事故处置,不存在掩埋车头和“销毁证据”的问题。当时,高架桥下场地狭在,施救大型设备没有足够的场地。为了使事故处理场地的利用率更高一些,就挖了一个大坑,将车头和一些事故车厢的损毁部件推到炕里。2008年4月28日山东胶济铁路事故时,在调查取证结束后,也是掩埋的。

但是对此,有事故当事人说,中央一再强调“救人第一”,事实是有关方面却将动车清理与搜救同步进行,黄金72小时救援的时限未到就匆匆收兵恢复通车。我们平时开车发生刮擦事故,还需要先由交警现场认定责任后,才去按规定处理。这么大的事故,现场应当尽量保护,这才是正确合理的做法。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