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日创记录的强降雨后,受江河湖库水位暴涨影响,当前武汉城区渍涝严重,全城百余处被淹,交通瘫痪,部分地区电力、通讯中断。
目前,武汉已启动排渍红色预警,企事业单位调整上班时间,减少出行。
通过网络直播,我们看到了交通瘫痪,陆地变孤岛,巴士在冲浪,全市停课。网友们调侃说,以后武汉人结婚新标配:房、车、船。
调侃之余,是对这次灾难的反思。
武汉市水务局6日表示,武汉依然“看海”有地势低、暴雨频发、排水系统建设标准偏低等原因。但不容忽视的是,伴随城市快速扩张的步伐,大量湖泊被填埋,纳水能力大为降低,让此次内涝的危害大为恶化。
目前武汉城区湖泊有38个,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数字是127个——60年来武汉城区近90个湖泊消失。为了发展,人们向湖泊争夺空间、争夺资源,围湖造田、填湖建城、拦湖养殖,如今,尝到了苦果。
通过谷歌地球的历史图片,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武汉湖泊被人为改造的痕迹。
沙湖,曾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近年来,先是在2000年,兴建友谊大道填占部分沙湖,随后,伴随着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小区和办公楼进一步将沙湖蚕食一半。
看看2000年的沙湖与2016年的沙湖对比。16年的不间断填湖开发,把沙湖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挤压,绿色的湖水被黄褐色的土地掩埋。一条楚汉路,将沙湖拦腰截断。
沙 湖
2000.11.1
2016.2.20
截取西南一角,亦可看出历年的变迁。2000年的一汪碧水,2003年3月27日可看见填埋作业,随后几年展开建设,2011年填埋范围进一步扩张,到了2015年,几栋高层住宅拔地而起。
沙 湖
2000.11.1
2003.3.27
2004.2.27
2009.2.27
2011.7.29
2015.7.29
被无止境的开发浪潮吞噬的,何止是沙湖。再举几个例子。
16年间逐渐消失的下马湖,两个湖面完全被新建住宅吞没。
下马湖
2000.9.21
2016.2.20
其实,如东湖、沙湖等市区内引人注目的大湖,已经算是受到优待了。更多的无名湖泊,正在默默无闻地消失中。
比如,二环线北侧靠江的这个无名小湖泊,五年来逐步被填埋蚕食。下列图片分别显示了从2010年开始的变化。
未名小湖
2010.11.30
2012.4.26
2013.7.24
2014.7.21
2002年3月,武汉颁布实施了《湖泊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对湖泊进行全面、综合性管理的地方性法规。随后又通过了一系列相应法规。
在2009年底的国际湖泊界最高盛会世界湖泊大会上,武汉以主办方身份发布《武汉宣言》,向世界承诺:“积极鼓励公众参与湖泊治理,让公共意识和有关活动推进湖泊治理工作”。
天有不测风云,创记录的降雨我们无法左右。也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解放军、官员、群众致敬,太不容易了。但我们也要敬畏大自然,重视大自然的警示:“百湖之城”是时候让湖泊休养生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