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1983年12月出生的尹希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哈佛大学华人正教授
9月4日,哈佛大学高能理论研究组发布一句话新闻“祝贺尹希晋升正教授”。1983年12月出生的尹希,超越了他的学姐庄小威(87级少年班,34岁出任哈佛大学正教授),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哈佛大学华人正教授。
9月20日,身在哈佛的尹希告诉澎湃新闻,晋升在自己的预料之中,这让他做研究时可以冒更大的风险去探索。
尹希童年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
小学跳级之后,9岁半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简称少儿班)。1996年,不到13岁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绩成为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学生。
尹希说,他确实在小学时就读父亲的大学课本,包括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当然只是皮毛”。他身边的朋友介绍,这位学术领域的“大拿”,还喜爱跑马拉松和攀岩。
其实,尹希相当反感外界对其“神童”的评价,“这词对我来说,带有诬蔑性含义”。
他也丝毫不认为少年班是“拔苗助长”,“这些所谓的成长规律都是人胡乱定出来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中科大少年班给一群孩子更多的选择,这正是中国教育普遍缺乏的地方”。他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减少天赋的埋没。
2001年尹希赴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哈佛大学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继续博士后研究的惯例,破格允许尹希博士留校继续研究工作。2008年后,他在哈佛大学物理系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13年2月15日,尹希荣获2013年美国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
他的研究工作包括: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论中的超对称束缚态、与物质场耦合的Chern-Simons理论及其在M膜中的应用、高自旋场论及其在引力/规范场对应中的应用等,是被国际物理学界寄予厚望的青年物理学家之一。
尹希说,自己的性格从小学阶段起改变了很多,既有内向和专注,也有叛逆和冒险。“我从来直截了当,也不屑于传统或礼节。”
31岁当上哈佛正教授,感受如何?尹希说,过了30岁后,突然感觉自己很老,还没作出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他正打算重新寻找自己的生活动力,“如果我现在就知道5年后会做什么,那接下来的5年会很无趣。生活的动力在于探索未知”。
对话尹希
晋升在意料之中,不在乎职位是什么
澎湃新闻:恭喜你晋升成为哈佛大学教授,而且以31岁的年纪还打破了华人记录。这次晋升在你的预料中吗?
尹希:在预料之中。我不花时间想升职这类事。我不在乎我的职位是什么,重要的是能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终身教授的好处是做研究的时候可以冒更大的风险,几年做不出成果也不会被解雇。
澎湃新闻:你是如何看待自己在而立之年就做到了大部分人可能需要更久才能取得的成就?
尹希:人做出的东西才是重要的,和年龄无关。
澎湃新闻:从八中的少儿班到中科大少年班,你打小就是别人眼里的“超常儿童”。你怎样看待这种“超前”?
尹希:我不觉得超常,也没有压力。
澎湃新闻:被媒体报道之后,很多人称你为“学神”,你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方法吗?
尹希:我并不比同龄人更努力。我只是做事情的时候比较专注,不容易受干扰,不浪费时间在没用的东西上。
澎湃新闻:从八中的少儿班到中科大少年班,一路成长中,你身边的同学大部分也是智力超长的孩子。你们在生活和相处中有区别于普通人的有趣地方吗?
尹希:我不喜欢“智力”这一词,也不知道它的定义。我身边的人,和我自己,都是普通人。
澎湃新闻:是否有过因为比别人厉害而带来的优越感呢?
尹希:我不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答案没有意义。
澎湃新闻:你的小学班主任——五四路小学(今爱民小学五四路校区)贾老师,告诉《保定晚报》,2001年考上哈佛大学后,你母亲告诉他,你的志向是拿诺贝尔奖。现在还是这么想吗?
尹希:我的母亲并不了解现在的我。我对拿奖没有兴趣,我做研究只是因为有趣,如果有一天觉得我做的东西没有意思了,我会改行做别的。
澎湃新闻:小学班主任对你的印象是文静、专注、认真,理解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超强;你的朋友说你是内外兼修的“纯爷们”。你觉得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呢?
尹希:我从小学那时起性格改变了很多。一方面是内向和专注,另一方面是叛逆和冒险。
父母都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
澎湃新闻:有媒体曾介绍,你小学二年级就能看大学的微积分了。有网友好奇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
尹希:我的确小学时看我父亲的大学课本,包括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当然,读的只是皮毛。我的父母是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小学时我父亲经常带我去他的实验室做我想做的化学试验。自上中学后我很少见我的父亲,因为我母亲一个人带我到北京上学,我父亲在河北工作。自那时起我没有一个紧密的家庭,也不想在家,只想一片自己的天空。
澎湃新闻:当初在报考美国的大学时,你同时被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多所大学录取,均提供全额奖学金。为何最终选择去了哈佛?
尹希:我没拿到普林斯顿和加州理工的offer,所以去了哈佛。
澎湃新闻:跳级、破格录取、天才班,也许你所受教育的环境和大部分的孩子不太一样,但是从中国到美国,你也体验了两国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谈谈对中美教育的见解吗?
尹希:美国的教育给孩子更多的选择。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给学生足够的选择,太多的天赋被埋没了。
澎湃新闻:听说业余时间你热爱跑马拉松、攀岩,为什么喜爱这些户外运动?
尹希:我喜欢跑步的原因是想跑得更快,我喜欢比赛的感觉。自从两年前跟腱伤了以后我跑的很少了。练习攀岩的目的是为了登山。
“神童这个词对我是诬蔑”
澎湃新闻:你也是从中科大走出来的。过去的30多年中,中科大少年班孕育了许许多多的菁英人才,然而,国内也存在一些争议的声音认为应该更尊重少年的成长规律,你有什么看法?
尹希:这些所谓的成长规律都是人胡乱定出来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中科大少年班给一群孩子更多的选择,这正是中国教育普遍缺乏的地方。
澎湃新闻:很多人把你看作是“神童”的代表,也有很多早慧的孩子错失了被培养的机会,埋没了才华。作为过来人,你对他们在人格的塑造和才能的开发上有什么样的建议吗?
尹希:我非常反感“神童”这一词。对我来说,这个词有污蔑性的含意。我的建议是让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家长不要过多干预。
澎湃新闻:你对目前生活状态的评价,以及对未来工作或者生活的设想或梦想?
尹希:我过了30岁的时候突然感觉很老,觉得还没作出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觉得需要重新寻找生活的目的。也是这时放弃了数年的严格马拉松训练,因为我没有跑步的天赋,觉得不该把很多时间放在一个我做不好的事上,而是应该做没做过,真正想做的事。如果我现在就知道5年后会做什么,那接下来的5年会很无趣。生活的动力在于探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