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今天傍晚的一个头条给了不少人信心:银监会加急下发《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拟批准商业银行以理财产品的名义开展直接投资。这被媒体解读为十万亿的银行理财产品入股市。
可惜银监会还是火线辟谣了,这是个错误解读,允许直投不是直投股市。
不过我们仔细想想这个辟谣,不直投股市就不是利好了么?不见得!
银监会这个举动目的是改变理财产品投资结构,想从根本上解决理财业务中银行的“隐形担保”和“刚性兑付”问题。单凭这一点,比直接有多少钱能投入股市可厉害多了。
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最近股市的钱从何来?那渠道多了:
1、炒房团。下半年愈发明显的房地产见顶趋势——这一趋势发展到现在是地方政府松绑限购依然无法带动地产市场走强,不少钱从房地产流入股市。
2、理财团。上半年中国经历的几个事件,是传统理财的违约,3月份超日债违约;以及从1月份开始连续不断的信托违约;人们看到了刚性兑付的神话破灭。
3、投资有色矿产、煤矿的资金逐步转移到股市上来。
4、商品市场以及贵金属市场走低,
5、融资融券持续火爆,去年年末3465亿,11月28日,高达8189亿。
6、营业厅开户暴增,散户资金跑步进场,上周新增开户37.01万户,2011年4月以来新高。
………
几种因素的共振是厉害的,不过主要的是前面两个:其一,炒房团;其二,理财团。这两个因素都重要,但他们是相互关联的:
为什么过去五年,中国无法催生出大牛市——扛着银行股一再破净的估值洼地都无法走出像样的行情?
因为无风险利率过高。这种无风险利率的高企,源自于房地产等高收益投资领域的盛行,因为钱投进去轻松可以获得两位数百分比的收益率。因此中国市场内的资金根本不关注你无风险利率的水平,也因此,中国的无风险利率长期维持在高位。也是与此同时,就是因为有着理财、地产两个几乎稳赚不赔的畸形市场的存在,A股因为其高风险和赚钱效应低下,而很难获得资金的青睐。
这种格局,随着上半年刚性兑付的破裂以及房地产的见顶迎来了实质性的变化。
当然,这种变化带动的资金进场还需要契机,七月份的行情恰给了市场这样一个契机:随着国资改革的展开,军工、国资、自贸区等等概念开始轮动,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再加上沪港通场外资金进场的预期,带动了这些流出地产、理财市场资金的注意。
只是那时候,行情的启动资金成分,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过去的存量资金作为。这一判断与行情起步初期的成交水平以及当时仍然处于分化的市场态势中可以看出端倪。
当时间进入10月底之后,市场的成交额进一步扩大,这个时候,才能够说场外资金开始汹涌而入了。在此之前,A股没有脱离结构性行情的特征,跷跷板效应明显,而在11月开始,大蓝筹启动,A股全面上涨,可以说才真正是外部资金带动下的结果。
这种场外资金,其体量是巨大的。目前进场的只能当做是先头部队。
从一直在说的无风险利率上说,尽管出现了下跌,但是目前无风险收益率依然处于很高的状态,民间融资的利率是15%-20%左右,银行的理财产品在6%左右。未来无风险收益率会有一个持续下跌过程,且持续很长时间。目前欧洲、日本的无风险收益率都在2%左右,如果中国的无风险收益率从6%降到2%,存在着很大的空间。
这将带动超级巨量的场外资金关注高风险溢价的A股市场。
到底有多少呢?一个宏观数据能够说明问题:2007年12月末中国的广义货币(M2)为40万亿,2014年10月末M2接近120万亿,但是中国并未出现恶性通胀。过去这些资金通过各种马甲形式囤积在其他投资领域,如房地产、矿产等等。目前,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由于缺乏赚钱示范效应,已经难以再度吸纳场外资金持续流入上述领域。而股市开始走牛,实际上就形成了持续的赚钱示范效应,场外资金会加速不请自来的流入A股的盘子中。这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背后是人类天性的表现。资本的溢出效应将在股市显现,保守估计,目前国内银行间有接近50万亿的储蓄,25万亿的各种理财和信托产品。
此外,还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入市,相信很快会有更惊讶的成交数字出现。成交量万亿必然不是梦,海量资金入市注定只是刚刚开始,百点长阳估计也就是个开胃菜。今天两桶油涨停或许带来一些短线担忧,但挡不住海量资金的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