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1997年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以来,重庆市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焦点。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锁定重庆等特大城市,试图把它们变成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经过17年的风风雨雨,重庆市的经济开始领跑西部地区,也领跑了全国。
根据市长黄奇帆的最新数据,2014年前半年,重庆市的GDP增长速度为10.9%, 是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最高的,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出3.4个百分点。最近五年,重庆市的经济表现,不是全国第一,就是第二。
如何理解重庆市的领跑奥妙?恐怕是许多官员和学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暂时还没有时间到重庆的基层去做具体的调查研究。现在所掌握的资料都是二手的。不过,通过阅读,目睹,以及和朋友交谈,我可以对重庆进行初步的评价。随着研究的深入展开,我对重庆的看法,必将更加完善,并争取从这里的发展经验中,找到理论的支撑和总结。
今天这个博文,主要是评价重庆市的空间地理布局,以及以之相配套的产业布局思路,进行初步评价。
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重庆主打9个主城区和14个城市发展新区,占地面积2.87万平方公里。其功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载体”。
这个载体,“以山水、田园、绿地等生态空间为分割,以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等交通走廊为纽带,按组群整合、相对分割、产城融合、精明增长原则,形成以都市区为核心,城市发展新区城镇拱卫的空间布局。”
中心城的产业布局是这样的,“中心区为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着力发展金融、国际商务、高端贸易、文化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禁止新建、扩建生产资料、生活用品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都市功能拓展区着眼发展现代制造和服务行业,通过产业、人口、科技创新的聚集作用,成长为重庆其他区县和中国广大西部地区的增长极。往南拉动贵州,往西拉动四川,往东拉动重庆的广大腹地,促动人口合理往城区流动,力争在2020年的人口城市化率,从现在的58%,提升到70%的水平。
在主城区的西面,打造永川-大足-长寿城市组群以辐射四川。在主城区的东南面,打造綦江-万盛-南川城镇组群以辐射贵州。
由于重庆的九个主城区和新城市发展区都在重庆市的西部,该市广阔的土地和农村人口都集中在东北和东南两翼。为了发展这两个“翼”,还必须在每个翼里各培育一个“重庆市内部的经济增长极和人口中心”。
“渝东北城镇群”,将以万州区(我建议中央建立万州市)为核心,包括梁平、城口、丰都、垫江、忠、开、云阳、奉节、巫山、巫溪等10个县。覆盖面积3.39万平方公里。其定位功能是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涵养、大巴山生态保护,着力支持万州区和其它县的县城的高品质发展。形成以万州区为核心,以万州-开县-云阳城镇组群为引领,垫江-梁平-忠县-丰都,和奉节-巫山-巫溪-城口特色化地区为载体,沿江、沿路集聚,形成三个带状城市空间布局。
“渝东南城镇群”,将以黔江区(建议设立黔江市)为中心,包括武隆、石柱、秀山、酉阳、彭水等5个县和自治县,面积1.98万平方公里。主要功能定位为特色旅游和生态保护区。同时,以黔江为主要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高速公路和铁路,把各个县城连通为“点轴”状的城镇空间布局。
1997年重庆从四川分出来,成为直辖市的时候,农村人口占比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交通和城市建设也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到2013年,重庆市的人均GDP已经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城市化率从原来的31%,上升到58.3%,高于全国城市化率4.6个百分点,并且,每年以1.7个百分点的速度,不断提高。
2000年,重庆市的工业产值只有1千亿元,到2014年,将超过2万亿元。14年间,实际增长12倍。这不仅得力于重庆市的大胆改革,也得力于城市的科学规划和合理的空间发展布局。
例如,5年前,重庆根本没有ICT(以电脑为主的)产业。到了2013年,该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5千亿元。可以说是重庆市经济腾飞最漂亮的一个“大手笔”。
ICT产业的发展特色就是摆脱了广东的来料加工模式。重庆从一开始,就来一个“电脑产品网络终端集群”。它不是简单的把“富士康”从广东搬到重庆搞“代工”,而是把与生产电脑和手机的一整个生产链条都拉到了重庆。
黄奇帆喜欢用三个简单的阿拉伯数据表达一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在ICT方面,他用“5+6+800”来表达。下面的干部听起来容易记住,也非常有“煽动性”,不愧为是一个抓经济建设的高手。
他说的“5”,就是五个国际知名品牌:包括惠普、宏碁、华硕和斯科。“6”就是六个代工和制造企业,包括富士康、广达、英业达、人保和纬创。“800”就是860个零部件企业。
这个产业集群,已经形成7千万台笔记本电脑,3千万台打印机,2千万台台式和平板电脑,和8千万台手机的生产能力。不到5年的功夫,重庆市的电脑生产量占全国的40%,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电脑制造基地。其制造能力已经超过江苏、上海和广东的总合。
长安汽车,也利用上述的“产业集群”概念。多年来,长安不仅是中国的第四大汽车生产基地,也是国产品牌的排头兵。长安产的汽车,越来越受国内消费者的欢迎。其成功的秘诀,我在以前的一些博文中已经有了描述,在此,我只强调,长安的集群化生产,已经成为重庆经济的第二大亮点。
重庆市抓住了两大龙头产业集群:ICT和汽车,2014年的产值将超过1万亿人民币,加上原来的其它工业行业,造就了重庆工业产值超2万亿的发展奇迹。
我前天看到第一辆“渝新欧”列车,满载80辆德国产的奔驰、宝马、大众,从德国,经新疆,到达重庆,标志着重庆和中国西部通过现代技术通往发达经济体的里程碑。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全国出口急速放慢。然而,重庆市却异军突起,2014年前6月,该市的出口增长42%,与全国出口接近零的增长,形成鲜明的对比。
东部过去的辉煌,正在重庆市得到体现。这是趋同增长的必然,也是西部开发,重庆特色的产物。然而,重庆人没有忘记沿海开放地带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上,重庆利用两大优势:后来者居上,人口和土地。全市常住人口3千万,面积8.2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比广东低一些,可是,土地却是北京、上海和天津的总合还高一倍。重庆一开始就把人口集聚、城市群的建设规划好,把城乡统筹的工作做在了前头。
这样一来,主城区将是吸引大量人口的地方,东北和东南两翼,在形成一些沿路的人口集中地的同时,其它地区,将大力保护生态和水源地。在主城区内,及时控制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把体量大、产值高、就业强度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集中在少数区县,这样有利于环境的控制和人口的集中。
重庆的经济地理布局,也排除了地方主义的思想。在主城区这个辐射能力强的区域,建造两条城镇带,一条拉动四川,一条拉动贵州。所辐射的地区,都是中国目前比较落后的地方,但是,这里今天的落后,在这些城市群的辐射之下,将是中国今后发展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