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559专栏 //www.sinovision.net/?7017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yan559b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559专栏 牛刀:泡沫破灭被蒸发的钱去了哪里?

已有 511 次阅读2014-6-29 03:58 分享到微信

 
 在正常房地产市场状态下,是无人问这个问题的。当下之所以无数人关注这个问题,可见中国房价泡沫已经是无限大。中国房价泡沫是中国央行一手操纵的,我想这是市场普遍的看法,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央行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造泡沫呢?

第一,中国央行在2008年以前曾经是全球最小的央行之一,中国政府也是全球最穷的政府之一,连搞奥运都拿不出钱来,也无任何信用可以向全球发行债券,这也是2008年中国财政赤字首次突破1万亿人民币的主要原因。第二,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中国受到的打击最大,因为中国经济的模式本身就是出口导向和投资拉动,次贷危机最大的危害就是全球贸易的资金链突然断裂,无数的进出口贸易无法进行,导致中国出口企业100%破产,外来工失业潮爆发。第三,为了挽救次贷危机,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第一期QE开始执行,美元的流动性补充全球贸易,挽救奄奄一息的全球经济。

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从未经历过经济危机的中国一时惶恐不安,无法招架,当时选择的路径不是很多,一条路是拉动内需实行经济的转型,可以稳步实行中国经济的复苏;一条路是借用美元信用以投资来拉动经济,可以突飞猛进。前一条路根本走不通,因为中国当时只是发展中国家,属于贫困国家之列,绝大多数民众根本就没有购买力,内需拉动找不到驱动力。借用美元信用,可能会遭遇风险,但是可以一下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这个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有资可鉴。

争论不休之际,中国完全找不到发展的方向,穷极之下,中国选择了第二条路径。一无锚印钞,以通胀手段敛财,刺激储蓄出笼;二无抵押贷款,让各级政府投入经济大跃进之中,大拆大建开始驰骋神州,官商勾结贪污腐败横行,旗号是为了经济增长可以不顾一切,当然不怕无限放大泡沫。

从央行角度来说,无锚印钞可以向全民收取铸币税,而泡沫无限量放大可以将中国的金融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金融业的巨额暴利来自于信贷利率的无尽膨胀,而央行的暴利来自于铸币税。因为在美联储量化宽松后,中国央行的发行基础货币借到了美元的信用,以外汇占款的名义释放出无限的货币,中国央行从短短的五年时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央行之一。

然而,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很多买房人一夜暴富的经历,把房价泡沫推到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高度。央行绝对不可能无缘无故印钞给大家用,央行的主要目的主要是收取铸币税。如果仅仅只是中国央行收取铸币税那也就罢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央行借用美元信用印刷出来钞票,不是白捡的,美元也不会无偿将信用借给人民币,换一句话来说,美元借给人民币的信用也要收取费用,这个费用相当于铸币税。

中国的买房人必须清楚,泡沫资产自有泡沫资产的铁定法则。央行不断放大泡沫,这是根据货币与土地价格关系来操作的,房价上涨必然会创造货币,货币会越来越多;房价下跌其实就是是央行在回收货币,房价下跌幅度越大央行回收的货币就越多,也就是说收取的铸币税就越多。这就是泡沫最后一定破灭的本质。所以,房价泡沫是一种虚假的繁荣,这种财富来无影去无踪,有很多人几十年的血汗钱在这种法则中被洗劫一空,他们还不明白究里。

发达国家或者说西方经济强国对这样的游戏早就不晚了,只有一些独裁政权才有可能玩这种游戏,金胖子也不玩这种游戏,全世界只有中国在玩。很快,中国央行已经明白,美元信用也不可能白借,美元也不会给人民币提供免费的午餐,美联储现在已经开始以缩减QE——退出QE——美元加息等手段,向人民币收取铸币税。中国房价泡沫遭遇美元、人民币两大金融大鳄共同收取铸币税,最后的泡沫破灭,房价跌到什么程度那是天晓得。现在大家明白了,2009年以后,中国所有的买房人面临一种何等尴尬的境地吧,泡沫破灭被蒸发的钱去了哪里呢?还要我来说吗?

也许买泡沫资产的人会说,央行就不要收铸币税,我已经付出了远比贷款高一倍的利息。这里我要说,利息是商业银行收的,而铸币税只有央行才能收,在不知不觉中,房价跌得越多铸币税就越多。央行怎么可能不收?你以为央行是耶稣?普救众生?也。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