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活在上海的外地人
彭玉宇
江西九江女孩占海特,2002年5岁时随父母从珠海迁至上海浦东新区定居,因无上海户口,父母交了赞助费她才上幼儿园,然后又四处求告并交够借读费才得以上完小学。可到了初中,由于上海所有公办中学都“不招收非沪籍学生”,她只好上了一所民办初中。转眼就到中考,老师却通知说因她没有上海户口不能在上海参加考试。为此占海特与几位随迁子女写信给李嘉诚、上海市委书记、国务院总理,企望争取在上海参加中考的权利,未能如愿,辍学在家。
2012年10月,15岁的占海特说“自己深深热爱上海,可上海不给自己上学的机会”,于是决定“最后一搏”,在网上开通实名微博,向上海市民发出“约辩”邀请,就自己能否在上海享有参加中考的权利进行辩论。但一直没人应约,倒是有许多网友打算去围观。有网友支持安慰她,也有人在微博上让她“哪里来的回哪里去”,还有人骂她是蝗虫,抢占了上海的资源云云。
10月25日,占海特在父亲陪同下来到上海市教委,却被一群戴着口罩、眼镜,举着写有“反对开放异地高考,维护上海市民合法权利”白纸的年轻人围在中间,辩论根本无法进行。当天晚上,竟有不速之客冒充物业人员敲开了占海特家门扬言“你们要小心……”12月8日,占海特一家与非沪籍家庭在人民广场举办亲子活动,主要是家长们交流想法,同时也把孩子希望在上海参加考试的诉求宣传一次。由于人太多,警察前来劝离,占海特父亲占全喜不愿意换地方,被拘留,12月13日释放。这一天,占海特将自己的网名改为“公民占海特”。
占海特,一个15岁小公民,她的遭遇让人心痛。面对山一样横亘眼前的“体制”,她真的毫无办法,不要说她是个15岁的小公民,就算她是150岁的老公民恐怕也无计可施。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姑且不去多说,因为说得再多也是费力不讨好。然而,一个在上海生活了十多年的孩子,从幼儿园上到初中后却不能在上海参加中考,不能在上海读高中了,实在有些让人想不通,尽管想不通回家自己慢慢想已经成了我们的生活经验,但此事对占海特这样没有上海户籍的随迁子女显然是不公平的。
或许,这种事不独上海才有,别的城市同样存在,要改变它恐怕需要时间。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开放了异地高考,虽然还附加了许多条件,但逐渐完善将是趋势。
让人心里觉得不舒服的是,上海竟有人打出反对标语来回应占海特的“约辩”, 居然还会跟到家里恐吓占海特,有些匪夷所思。
都说上海是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人也会用一口外地人听不懂的方言诠释着内心的傲气和优越感。其实上海不见得就是上海人的上海,不说全国人民勒紧裤带支援上海的过去,就说现在上海也是享有其他许多地方不具有的优惠政策,国家在上海的投入也是其他省市区不可同日而语的。它对中央财政的经济贡献度虽然不太高,但居民收入却高出周围省市不少。2012年上海的人均收入是51968元,浙苏皖则分别为46660 、45987、40640元。从人均收入来看,上海人似乎很有理由骄傲。
由于上海地位和作用独特,全国人民对它一直宠着惯着,因为中国人向来有集全家之力保证有出息的人穿得体面过得风光的传统,所以要举全国之力打造这么个“国际化大都市”来长脸。不说感恩吧,上海人真的没有排斥外地人的权利。另外,从上海发展前途计,上海也没有排外的道理,一座城市心胸狭窄的市民多了,城市很可能会固步自封,怎么好意思再提“国际化”?何况是一些年轻人在借口“合法权利”而歧视、排斥同样在上海纳税户籍却不在上海的人,他们维护的所谓权利恰似八旗子弟的既得利益。在上海工作了十多年的人子女上学是“抢夺了上海的资源”吗?实则不然,而是上海在享受“外地人”创造的财富。如果上海年轻人依然抱着不恰当的优越感,继续用排斥心态看待外地人,小肚鸡肠的小弄堂做派就很难绝迹,哪怕是城市外貌像极了国际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