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559专栏 //www.sinovision.net/?7017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yan559b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559专栏 段怀清: 痰吐百年

热度 1已有 539 次阅读2012-5-6 06:41 分享到微信

国人有些积习,自晚清开埠洋人来华后日显鄙陋,譬如溺婴、裹脚、时文,再加上后来的吸食鸦片,以致于连洋人们一度也实在看不下去了,还专门发起过旨在根除上述诸害的新小说竞赛。

上述陋习,有些迄今已经根净,譬如女子裹脚,有些也基本根净,后来却又改头换面,重新登场,譬如溺婴,即由当初的溺婴,改为现在的堕胎。至于时文,其实自废止科考制度以来,时文腔一直废而不止,上述种种,大概亦可见这些积习之深,影响国人之巨。

近来偶翻一本民初出版的杂书《慕侠丛纂》,作者为郁慕侠(一八八二─一九六六),上海青浦人,清季秀才。一九一三年后入报界,先后供职于《时事新报》《沪报》等,除此书外,还著有《上海鳞爪》《格言丛辑》《国耻小志》《痛史》等。

在《慕侠丛纂》这本一九一四年出版的杂书中,有一则关于国人随地吐痰陋习的批评文字,不知道这是不是公共报刊上最早见诸文字的对于这一积习的公开批评。文字不长,照录如下:

西人吐痰,必入盂罐。偶行途中,以巾承之。因痰中多虫,非如此或累人罹肺痨之疾,故慎之又慎。吾国人则否,多随地乱吐,或告以故,吐者必怒目疾视。下等社会无论矣。即号称开通者,亦多犯此,吾甚不解。

其实,如果郁慕侠长寿及今,见到如今城市街道上依然不时见到他所甚为不解的吐痰行为,恐怕更为不解──何以如此陋习竟然延续至今而不能根绝!更让他感到吃惊的是,上述所谓随地吐痰者,并非仅限于下等社会,就连所谓上等社会或思想开通者亦然。究其根源,有人说是环境使然,亦有人是生活方式使然,当然亦有人说是不卫生的生活习惯使然。无论如何,在这样一个强调与国际接轨的时代,为什么一个随地吐痰的习惯却不能彻底根绝,不仅百年前沪上一个记者不解,恐怕迄今依然还有许多人不解。

说到国人的一些陋习,除了随地吐痰,像丝毫不顾忌他人感受的在公共场合的大声喧哗,像随手丢弃杂物髒物等,迄今仍不时遇到。每逢及此,也只能是皱皱眉头或摇摇脑壳,此外还有什么办法?你总不至于上前去直接制止或批评一两句。单不说按照法制社会的规则,这种危害公共环境的言行,应当由专门的执法者来制止或实施法律行为。即便你不顾及这些,忍耐不住,上前说上一两句,多数情况之下也只能讨个没趣。弄不好还会惹上麻烦,并因此而弄个头破血流亦未可知│从吐痰到动武,其实距离并不远。

或许我们可以寄希望于教育。譬如随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与文化素养的提高,对于上述公共场合里的言行,自然有严格的自律,不用任何执法者的提醒或规劝。倘真如此,自然是一件幸事,因为我们可以告慰百年前通达者们的关注,这也可以视为国民性改造提升的一个小小的进步│其实这一进步并不小,如果我们注意到就连这样一个小小的陋习竟然都沿袭了这么多年还不能根除的话。

听说也有地方为了根除这之类的陋习,不惜采取巨额罚款甚至鞭笞的「酷刑」。想也是见如此积习屡教不改之后的无奈之举。随地吐痰尚且如此,烟酒无度就更难禁止了。没见及此,想到百年前国人亦有之不解甚至痛惜,不亦更为不解与痛惜乎?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theLinmingda 2012-5-6 09:03
痛哉国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