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尽管中石油(601857.SH,0857.HK)、中石化(600028.SH,0386.HK)日赚数亿,但炼油板块却依旧巨额亏损。
中石油、中石化先后公布了2011年业绩报告,中石油加工原油1.33亿吨,亏损600亿元,每吨亏损450元;而中石化加工原油2.17亿吨,亏损348亿元,每吨亏损160元。与2011年相比国际油价、进口油价的变化并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却忽然出现巨亏。
“通过年报数据核算发现,‘两桶油’向上游转移利润的可能性比较大。中石油至少超过千亿元转移到上游的生产与勘探板块,而中石化至少有500多亿元转移到生产与勘探板块。此外,炼油板块巨亏的另一原因是中石油将自采的原油对外销售以赚取巨额利润,而自己炼油的原油大部分来自外采,这就使得成本看似很高,最终出现炼油巨亏而总利润变化不大的结果。”4月4日,北京市工商大学投资者保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宏亮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自采原油不用 外购原油导致成本增加
中石油炼油与化工板块毛利率为10.94%,而勘探与生产板块,其毛利率达到52.41%。
张宏亮指出,若把勘探生产与炼化板块结合在一起,其毛利率将回归到30.60%的正常水平,2010年国内前200家大型上市公司加权计算的平均毛利率为35%,显而易见的是按照报表,中石油炼油化工板块与勘探生产板块的毛利率低于大型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张宏亮表示,35%是所有行业典型企业的平均数,根据大数原理,当样本量足够大时(超过30个),就基本能够代表总体。
而导致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上,2011年中石油自采原油1.2亿吨,按其1.3亿吨的炼油加工量来看,其原油需求缺口并不大,仅为0.13亿吨。
然而它却将一半自采原油对外直接销售,销售量为0.62亿吨,内部销售量为0.58亿吨,外部采购为0.76亿吨。
自采油并没有自己消化,而是对外高价销售,同时高价由外部采购原油。
中石油的解释是海外原油,直接在当地出售。根据其年报,海外采油约占中石油总产油量的10%,也就是说海外采油必须外销的量并不是很大。
这样做的结果是,对外销售的价格比较高,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外采的原油价格也比较高,给外界造成一种炼油成本很高的表象,可以通过这样的手法要求国家对炼油板块进行补贴。
而中石化则与中石油不同,中石化原油产量国内为303.37百万桶,海外为18.3百万桶。通过折算,中石化2011年勘探及开采生产中原油产量为4525.3万吨,加工原油为2.17亿吨,其自产的原油远远不能满足加工的需要。
中石化年报显示,2011年炼油板块的原油主要来源,境内自产为3484万吨,来自中石油的572万吨,中海油的为673万吨,进口为1.71亿吨。而对外销售量为558.1万吨。
即使原油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业内人士称,中石油和中石化仍然把自产的部分原油对外销售,并去采购价格比较高的国际原油,这造成了炼油板块的利润出现巨亏。中石油亏损额远大于中石化,主要原因可能是其费用率较高引起,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民营炼油厂大部分都是盈利的,主要是因为他们费用率较低。
根据1998年原国家计委《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及2009年国家发改委《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两个集团内部油田与炼厂之间购销的原油价格由集团公司自主制定。而自其他石油集团或进口原油按照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定。
业内人士认为,中石油直接对外销售原油,无疑会大幅增加生产与勘探板块的利润,而如果直接出售于内部,究竟以何定价外界很难知晓,这就为其从炼油板块向勘探生产板块转移利润创造了机会。
向上游板块转移巨额利润
“两桶油”的炼油生产成本等相关数据没有直接公布,炼油是否真的出现巨亏难以用数据衡量其中的真伪,那么只有通过已有的数据进行推算。
某业内人士称,2011年中石油总营业成本为3602亿元,总生产油当量为12.86亿桶,合280元/桶,按当年平均汇率6.46计算,中石油2011年单桶油当量的开采成本约为43美元。根据中石化年报数据,总油气当量为4.08亿桶,总成本为964亿元,计算结果为单桶开采成本约为37美元。
而根据中海油(0883.HK)公布的2011年年报,其单桶油开采成本为43.2美元,其中包括作业成本9.01美元、税金4.97美元、折旧与折耗13.45美元、特别收益金15.77美元,合计约43美元。
那么由此可见,三大石油公司开采成本大体相当,在40美元/桶左右。
因此按原油成本最高43美元/桶的成本计算,中石油2011年原油平均销售价格104.2美元/桶,其单桶原油销售的毛利率达到58.73%,远高于一般行业的平均毛利率,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数字是缴纳了石油特别收益金后的数据。
而按国内2010年前200家大型上市公司加权计算的平均毛利率为35%,可以计算出包括毛利的价格应为66美元/桶。再考虑中石油2011年总体20%的费用率,其中包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与资产减值损失,正常的内部原油供价为83美元/桶左右。此数据是66/(1%-20%)。
如果中石油集团按平均销售价格104美元/桶进行转移,会有每桶21美元的利润由炼化板块转移到生产勘探板块中。2011年集团开采原油886百万桶,计算结果是转移利润约为1200亿元。经过上述方式进行调整后,中石油真实的板块利润为勘探与生产板块的利润由2219亿元下降到1019亿元,而炼油与化工板块由亏损531亿元上升到盈利669亿元。
从中石化来看,由于其自产原油较少,2011年仅为3.22亿桶,转移利润较少。原油开采成本仍按43美元/桶,产品毛利按35%,计算出包括毛利的价格应为66美元/桶。
中石化集团2011年总体15%的费用率,正常的内部原油供价应为78美元/桶左右。同样,中石化集团按104美元/桶的价格进行转移,会有26美元/桶的利润由炼化板块转移到勘探与生产板块中。
那么,2011年中石化集团开采原油3.22亿桶,转移利润约为541亿元。经过调整后,中石化真实的板块利润是:勘探与生产利润由716亿元下降到175亿元,炼油与化工由亏损358亿元变为盈利183亿元。
那么如何理解这种利润转移问题?张宏亮认为,由于国际原油的成本,一大部分为矿区权益的摊销,也就是购买油田及其附属土地所花费的巨额支出要摊到石油成本之中,而中国虽然也摊销矿区权益,但这种矿区权益的取得大部分并非基于市场价格,而是一种较低的转移价格。
他表示,实际上许多矿区都是国家无偿划拨给石油集团的,有的虽是购买,也仅是极低的一个名义价格,相当于国家把石油资源无偿交由石油集团使用,石油集团所确认的矿区权益仅是其寻找石油(勘探)的支出,这极大降低了其国内采油企业的采油成本。
此外,国际原油价格体现更多的不是成本高低,而是反映供求、预期与市场波动,而且往往会是受到国际大基金与大投资机构的控制。以国际原油价格代替内部结算价格,一般会虚增勘探板块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