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2011年5月25日和8月15日,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相继公示了本次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与此同时,关于“院士制度”的争议依旧,并且逐年增强。
在这次争议中, “高官院士”、“院士腐败”等话题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各家各派见仁见智。面对增选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笔者认为,就事论事不能说透问题,也不能解决问题。最核心的是制度,是根子上出了问题。并且,随时间推移、社会发展,其根劣性愈加突出,越来越阻碍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名不正、言不顺、行不果之逻辑,本文首先从“院士”之名说起,然后,对其根劣性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提出,改革并最终废除现有“院士制度”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唯一出路。
1、名不正,言不顺——无“院士之名”、无“学院之说”
现在所说的“院士”,源于英文单词“Academician”。1946年10月,中研院设立的评议会投票决定,将“Member of Academia Sinica”[1]译为“院士”。事实上,“Academician”并非专有名词,在1962年修订的《英华大辞典》中,该词可译为 “学会会员、学士院会员、院士、协会会员”[2]。
然而,“Academician”译为“院士”恰当与否,却很值得商榷。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成立了中央研究院(中科院前身),并于1993年将中科院“学部委员”改称“中科院院士”。但在国外所谓的“研究院”中,却找不到与中文“院士”对应的称号。比如在最早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学会,实力最强的美国科学学会[3],以及日本学士院,英国不列颠学会,苏格兰的爱丁堡皇家学会,德国的巴伐利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学会中,其成员均称为“会员[4](member)”,而非“院士”。
“会员”与“院士”,一个是普通名词,一个是专有名词,表达相同含义,但由于形式不同,便带来了质的变化。“会员”仅是一种荣誉称号,不具有利益和行政意义,也不是最高学术称号,因此更多的体现平等。 “院士”在中国的语系中,是一个专有名词,如同国王、皇帝、翰林,其性质类似于“爵位”。据说,历史学家傅斯年将“学院”与东方传统中“士”的概念衔接起来,创造了“院士”一词。由此,“院士”这一说法,天然的包含了 “士大夫”、“内阁学士”、爵士的官本位成分,增添了位高权重的官位色彩和行政色彩,提高了称谓的内在“含金”量。然而,学术最基本的精神为地位平等、思想自由。“院士”头衔的引入,是对专家教授做了一个分化与等级化,形成了对不同学者身份的歧视,造成了不同“层次”学者的交流障碍。并且,正是由于该名号的特殊性、高位性、稀缺性,学者们从一般的学术追求,退变成对头衔的追逐;从一般的学术竞争,演变成对名利的纷争。
此外,将“Academy”理解为“学院”也有失偏颇。首先,“Academy”一般对应“学会”的概念,可以指代任何学术团体,比如负责奥斯卡评奖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西点军校、第三世界科学学会、国际宇航科学学会,甚至私立高中。可见,这个词汇本身并无“最高地位”或“很高地位”的涵义[5]。其次,从美、英、日、德、法等发达国家的科学组织可以看出,学会“Academy”并非大而全的实体性科学院,而是松散的科学组织。但是我国的科学院是集承担科研项目、为政府部门提供咨询、召开学术性会议、出版学报、授予奖章和颁发奖品等各种活动于一身的大而全的实体性组织,与学会性质相去甚远。当然,中国工程院则是一个虚体,没有一个研究所和研究机构,可称为一个典型的“学会”,但既然是“学会”而非“学院”,又何来“院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方面,中国作家协会名实一致,从来都是会员而不是院士。
2、“最高称号”——何来“最高”?
《中国科学院章程》第三条指出:“中国科学院……是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第十五条“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6]《中国工程院章程》的第一条也指出“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第三条“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7]笔者认为,“最高”二字,既无来源依据,也不符合逻辑推理。
首先,世界各国至少发达国家均无此例,没有最高荣誉,最多只有“最高之一”。美、英、日、德的科学学会是各国具有最高学术权威的荣誉机构之一,其学会会员也只是各国最高的学术荣誉之一,而非最高。由于发达国家科研体制分散,除科学学会之外,很多机构也同样拥有丰富的科学家资源,包括很多诺贝尔奖得主。因此,各个机构形成的是“群雄并立”的局面,各学会成员“百家争鸣”,不存在谁拥有“最高”的学术地位。但是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却是官方认证的“最高学术称号”,代表我国最高科技水平,极具行政化和威权化色彩。
其二,即使理论上存在“最高学术机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最高”称号也不可能实至名归。
一是,院士入选门槛过低。只需凭借“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便可获得参选资格。“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多年空缺,而院士增选却每两年“如期举行”。院士选举,就如同中国足球队,球员没有一流球技,却评出所谓一流的球星。
二是,院士当选后,鲜有研究成果。由于诸多因素,大部分院士当选后,必须应付各种考察、颁奖、座谈等,担任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领导、名誉顾问、兼职教授,此外,还有一部分由此晋升官员,担任行政职务。无论是哪种形式,大量活动、应酬都使得院士变为社会活动家,使得可利用的科研时间不断压缩。缺乏有保障的科研时间和科研环境,科技创新无异于缘木求鱼,“最高学术水平”也就成了一张纸。
三是,从我国院士平均年龄看,除个别外,几乎不可能有创新,更无需谈“最高水平”。即使存在所谓“最高”,也是限于某一专业,而且是“过去完成时”[8]。由于自然规律,无论是学科开拓者还是专业领头人,其身体功能都随之下降,学术最高地位必然由后人接替。按美国巴特尔研究所研究结论,人的年龄与智力呈复杂函数关系,一般综合能力在45岁达到顶峰后就逐渐衰退。王选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明确表示“根据国外的调查和分析,科学家最具活力的年龄段是25岁到45岁,创造巅峰的年龄是37岁。因此,大多数院士已经不在创造的高峰期。”[9]秦伯益在《院士不是花瓶》一文中写道:“这(院士)不像什么‘终身荣誉’,倒像一只花瓶……没有使用价值,只是供人观赏。” [10] 周光召也指出,目前很多院士都七八十岁了,几乎当上院士后没有什么新的成绩。他自嘲说,至少自己是这样。在一线的院士即使有点成果,也可能是学生帮着做出来的。[11]根据2011年中科院官方网站数据进行统计,该院院士中,年龄分布最大的三个层次分别为70-79岁(296人),80-89岁(157人), 60-69岁(99人),即60岁以上的院士占比高达92.33%[12]。2011年中科院与工程院增选名单中,50-60岁候选院士分别占比35.17%和43.09%岁。60岁以上候选人分别占比22.07%和27.63%[13]。如此年龄层次,即使当选前达到全国最高水平,当选后还能继续吗?院士不是元老,科学院工程院并非元老院、养老院。然而,我国的院士制度却反其道而行之。
当然,如果是授奖,则授奖对象与年龄无关,甚至与是否死亡无关。
[1] 郭金海. 中央研究院的第一次院士会议[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1).
[2] 文榕生. “中国院士”的考证[J], 自然杂志,2004(04).
[3] 张利华,王义超. 关于科学院院士增选制度的剖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3).
[4] 中央研究院概况:中华民国五十五年度. 转引自文榕生. “中国院士”的考证[J], 自然杂志,2004(04).
[5] 张仁和. 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有何不同?[DB/OL]. 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10604/398241.html.
[6] 中国科学院章程. 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http://www.cas.cn/jzzky/jbjs/200909/t20090921_2514141.shtml
[7] 中国工程院章程. 中国工程院官方网站http://www.cae.cn/cn/zc/zzgcyzc/
[8] 潘家铮. 再论院士制度问题[DB/OL].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2/229216.html。
[9] 丛中笑. 王选秘书回忆王选:创新拼搏的精神永存[DB/OL]. http://news.sina.com.cn/c/2006-07-21/153910497778.shtml.
[10] 秦伯益. 院士不是花瓶[DB/OL].
http://www.gmw.cn/01wzb/2002-07/11/01-6C9885AD7C85F5C348256BF300045503.htm。
[11] 嘉实. 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即将揭晓,当此关口众院士炮轰院士制度[DB/OL]. http://www.s1979.com/young/announce/201108/2316881623.shtml.
[12]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
http://www.casad.cas.cn/ysxx/nlfbt/
[13]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整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