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559专栏 //www.sinovision.net/?7017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yan559b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559专栏 于丹教授此言差矣

已有 601 次阅读2011-11-25 02:36 分享到微信

2011年11月25日 10:59:13
来源: 南方日报

 著名的于丹教授日前在暨南大学参加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时作了主题演讲,我是在本埠媒体报道中知道的。老实承认,报道中提到的多数内容我都不大明白,虽然字都认识。诸如对华文文学应如何与其他文化碰撞、融合,达到“文而化之”的境界,于丹教授有三个建议:“从哲学中借助一种思维方式”、“从历史中借鉴一点母题”、“向艺术借鉴一些风格”。现场演讲的时候想必展开如何借助或借鉴了吧,报道来了个去粗取精。但看到于丹教授说现代人很怕孤单,因此“就连清明节也发‘快乐’短信,这已经远离了慎终追远的生命尊严”时,多少看懂了,当然,这话前面的那句“宁静是一种生产力”还是不明所以。

  于丹教授显然认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嘛,而你却“居然将一个清明节也过得那么热闹”,不是没心没肺么?但我要说,于丹教授真的这么以为的话,则此言差矣。那个似乎只该悲从中来的清明节,只是杜牧笔下的清明节,程颢笔下还有“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的清明节,看,玩儿得高兴,家都可以忘回。与程颢同朝的吴惟信还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那架势比今天的发条短信不知“快乐”几千倍。难道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就已经远离了生命尊严吗?是的话,则现代人的做法也没什么好责备的了。

  如果说,程颢、吴惟信们的句子只是诗人的夸大其词,只有两三分却说成八九分,那么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所记载的清明节盛况,完全是平铺直叙,可以进一步参照。我们看到,自寒食到清明那三天,从皇家到百姓莫不倾巢出动,致城内几空而“四野如市”。官方有官方的做法,“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诣诸陵坟享祀,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官方行为嘛,费用当然“皆系官给”,全由公款埋单。普通百姓呢,在扫墓之后,“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来的时候,“各携枣糊、炊饼、黄胖(土偶玩具)、掉刀(战刀玩具)、名花、异果、山亭(泥制玩具)、戏具、鸭卵、鸡刍,谓之‘门外土仪’(专作礼品的土产)”。有轿子的,“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这三天之中,“但一百五日最盛”,所谓“一百五日”,就是从上年冬至开始数起的第一百零五天,正是清明这一天。整个节日期间,小贩与游客如影随形,“卖稠饧(糖)、麦糕、乳酪、乳饼之类”。傍晚走的时候,“缓入都门,斜阳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而“诸军禁卫,各成队伍,跨马作乐四出,……其旗旄鲜明,军容雄壮,人马精锐,又别为一景也”。

  我想,这才是清明节的真正内涵吧,后来的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把这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越过越窄”、窄得只剩了扫墓就是。振兴传统节日的呼声动辄震天响,但我们的学者在传播文化的公开场合却还“开黄腔”,可知振兴之难。我注意到,有的报道羡煞于丹教授整个90分钟的演讲完全脱稿,手上连一张纸条都不拿;还有,根据演讲录音整理出来的文稿几乎不用作任何改动,云云。对“学术超女”而言,这实在只是一项基本功。但古人又说了:“文贵中,不贵速。”意思是,说或写得快还是慢并不要紧,前提是你得破的。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