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559专栏 //www.sinovision.net/?7017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yan559b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559专栏 李文斌:人 的 寿 命 (一个古老话题)

已有 660 次阅读2011-11-23 01:07 分享到微信

在我的眼里,人有五种寿命。这五种寿命分别是:1、生理寿命,也称人口资源寿命;2、心理寿命,也称精神寿命;3、知识寿命,也称输入寿命; 4、工作寿命,也称人力资源寿命; 5、奉献寿命,也称输出寿命。悟出上面这几条,我用了六十多年时间。孔子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我五十岁的时候远未能“知天命”。就是现在,六十多了,很多人世间和自然界的道理还都没弄明白。可见,活到老,学到老,悟到老既是人生的一种状态,又是人生必须的方式,切不敢自以为是,倚老卖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四十来岁,在此以前,我只知道人就一个寿命,那就是活的岁数。后来看到报纸上说人有生理寿命和心理寿命。我恍然大悟,觉得顿时明白了许多。从那时起,我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自觉地将精神状态有机地融入人生的历程中,使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了大的改变。

九十年代初,我又读到美国人卡耐基的书。书中写道:有些人活了一天重复了几万次;有些人是真正活了几万天。这话对我有顿开茅塞、振聋发聩的震撼力。我不禁自问:我怎么没想到呢?我真笨!从那时起,我刻意留心自己的人生足迹,时刻防止自己过千篇一律、平淡乏味的生活,使生活的内容和形式都变得丰富多彩。

此后的这二十来年,我一边工作,一边感悟人生,同时学习了MBA有关人力资源和组织行为学方面的书,一个关于人生的、比较完整而严密的理性思考渐渐形成。这就是开头的那段话。

所谓生理寿命,就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段机会。从一个非常偶然的胚胎细胞开始,到出生、到婴儿、到幼儿、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到死的整个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由偶然而难得,由难得而宝贵。所以人们都非常重视自己的生理寿命,把它简单而庄重地称为“命”。“命”,难得不说,还受存活时间的限制,“大限一到,寿终正寝”,想活也活不了。还有,“命”不能重复,每人一次,概不例外。上述三个特征,就使得人的生命宝贵得无与伦比。世界上公认的人权,其首先和最重要的就是“生存权”。剥夺或侵害了人的生存权就是犯了大罪。

关于人的生命的论述、描写、赞美、呵护等,浩如烟海,不需赘言。

生理寿命的价值体现在两方面:寿命的长度和生命的质量。寿命的长度就是能活多少年。生命的质量是指是否健康地活着。两方面兼优谓之长寿,有一方面不好不能算真正的长寿。比如,一个人活了七十岁,但有二十年是植物人;一个人活了八十岁,但有三十年瘫痪在床;一个人活了七十五岁,但有五十年是精神不正常……

生理寿命的价值还体现在对与生存有关的物质的占有和驾驭上,即吃、穿、住、行、用。很显然,吃和穿是最基本的,就是人们常说的温饱问题。当我们看到非洲饥民的样子,第一个念头是:他们来到这世上受这样的苦干什么?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处于这样的生存状态,人的生理寿命已经毫无意义了。是啊,他们很不幸,来到这个世界上,但他们作不了主,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生殖运动使他们降临人世的。同样是吃和穿,大富毫们却要吃黄金宴,要穿金缕玉石的衣服。这已经超出了人类生理寿命的基本需要,是对生命的亵渎和虐待,是对生理寿命的压缩。古往今来,锦衣玉食者长寿的有多少?青山碧水之去处长寿之星为什么反而多多?对住、行、用资源的占有,当今这个世界同样是不公平的。“月点灯,风扫地,贫无立锥,家徒四壁”式的生活条件会消蚀穷苦人的寿命;然而,“住豪宅,坐奔驰、用金银”也决难长寿。原则应该是:够用,有度,不要使物质生活成为生理寿命的负累。

如果把人看作资源,那么所有活在世界上的人就构成“人口资源”。小时候,学地理、历史,书上说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就是以我国的人口资源丰富而自豪。实际上,人口资源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作为资源富有创造性的一面,也有作为消耗者富有毁坏性的一面。在“人口资源”这个整体“阈”里,有相当一部分几乎是纯消耗的,如老弱病残。

所谓心理寿命,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或者称为“高兴度”、“兴奋度”。它不能用时间长短的绝对数来表达,但可以用相对数来表达。比如一个六十五岁的老年人,其精神状态相当于四十岁的中年人,那就说这个老年人此时的精神寿命是四十岁。毫无疑问,精神寿命越小越好。这就是常说的“越活越年轻”。

精神寿命的评判是通过一些状态描述,如乐观、活泼、豁达、积极、向上、奋发、好学、进取、开朗等,与之对应的有悲观、死板、内向、郁闷、消极、守旧、懒惰、封闭、孤独等。这是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由此导致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不同的生活效果,又反过来,对人的生理寿命产生影响。据统计,凡是精神状态乐观豁达,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人,大部分长寿;反之,早逝。

心理寿命对于人非常重要,它决定人的生活质量。因为人是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生物,其特点是具有思维,产生精神,进而产生了精神生活。忽视了精神生活,人的生理性的肉体就失去了灵魂,就变得毫无意义。大部分人千方百计延续自己的物质寿命,但如果陷入误区,不注重自己精神方面的“保养”,那他的寿命就是不完整的。

所谓知识寿命,也称输入寿命。是指人在出生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获得知识由无知变有知的过程。如果说,人的生理寿命是时间的函数,那么它只是单坐标的,是线性的。可知识寿命却是非线性的,它包罗万象,有六个自由度,是一个立体的“阈”。人的三大“原欲”——食欲、性欲、知欲——之一便是知欲。可见,人一出生就得学习。但是,本能的学习和能动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自发的学习,后者是自为的学习。通过学习,人的“体积”膨胀了,潜能增加了,就会变成各种能力,变成人力资源,变成劳动和工作的成果。所以,知识寿命从全方位扩大了人的寿命的内涵,使得人的寿命有了更丰富的内容。

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也称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其中间接经验占比重很大,这些经验的获得就要靠学习——向他人学习。

人获得知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不必多说。

人获得知识的范围是非常广大的。几乎可以用“无穷”来形容,如“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人要获得有丰富知识的寿命,就要珍惜生命给予的财富——时间,分秒必争地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寿命绵长的人。

工作寿命,也称人力资源寿命。是指人活一世可以劳动、工作的这段时间。与人口资源相比,它是一个较小的“阈”,因为人口资源里包括老弱病残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因此,工作寿命可以说是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价值的体现。极而言之,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只消费不工作、不奉献,那这个社会早就解体了。所以劳动、工作既是人乐生之需要,也是社会之需要。由此便很明确:一个人在有生之年工作时间越长,他的工作寿命就越长;反之,就愈短。

工作寿命和那些因素有关呢?一曰能力,二曰健康,二者缺一不可,这就是人力资源。人的能力有智力的和体力的,可分别从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若一个人有能力,但他卧病在床,力不从心,空有本事,壮志难伸;一个人身体健康,但未受教育,也只能从事简单劳动,随着社会的进化,简单劳动不但不能推动社会进化,连自身的生存都有问题。古今中外,有很多能人贤士,由于身体原因英年早逝,令人扼腕长叹,如诸葛亮、周瑜、从飞、张筱旭、陈景润等。能力和健康同时具备构成了劳动和工作的技能,但能力和健康与年龄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年龄越大能力越强,也不是年龄越轻越健康。由此推论出社会用人的准则应该是:唯才能而不拘年龄,唯健康而不拘年龄。这才是抓住了人力资源的本质,达到人尽其材,才尽其用。

作为人类的每一个个体,我们怎样延长自己的工作寿命呢?道理已很明朗:一方面不断提升能力,一方面不断增进健康。能力的提升靠学习,这在上面已经论及;健康的增进靠保健,它应包括:1、了解掌握更多的医疗保健科学知识,尽可能减少对医院、医生的依赖性;2、了解把握自己身体的各种信息和变化,心中有数;3、知道怎样去生活如吃、睡、乐、行和自我保健;4、知道怎样去看病,病后怎样去康复。

最后,奉献寿命,也称输出寿命。是人的生命的社会价值,是人短暂的生理寿命的时空延长,是人综合能力的宏观体现。周武王、老子、孔子、孟子、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司马迁、张衡、华佗、李时珍、成吉思汗、毛泽东、邓小平、鲁迅、钱学森……虽然都在广袤的历史长河里消逝了,但他们的名字却世代相传,不被人遗忘。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具有长久的奉献寿命。他们在自己有限的生理寿命里,为他人、为人民、为国家乃至为世界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的名字超越了躯壳,超越了时代,伴随他们的功绩家喻户晓,流芳千古。

人的奉献寿命其实人人都有,只是大小不同。当他的行为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奉献便产生了。在世时如此,去世后,如果有些成果具有影响后世的作用,如发明、创造、著作、教育、艺术、科学、技术等,那么他的奉献寿命就是无可否认的。

人的奉献寿命是一种价值,也是一种荣誉;是物质的成果,也是精神的宽慰。总之,它是人孜孜以求的东西。

有了上面的关于人寿命的认知,我的观点是:人要追求较长的生理寿命,保持较年轻的精神寿命,拥有尽可能丰富的知识寿命,争取最长的工作寿命,积累有效的奉献寿命。

2007626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