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1978年12月26日,郭维诚被任命为铁道部长。此前一共有过四任部长,分别是滕代远、吕正操、万里和段君毅。
当郭维城就任的消息传到台湾后,尚未完全恢复自由的张学良十分震惊:中共建国后一共才有过五任铁道部长,竟有两位曾是派往他部下的少校“潜伏”。 一位是少校副官吕正操,一位是少校秘书郭维诚。
吕
正操,字必之,1904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祖上是河北清河县人。17岁时,1922年参加东北军张学良的东北军卫队
旅,由于精明强干,能读会写,被张学良选送考入东北讲武堂深造。1925年12月张学良在锦州成立三、四方面军团司令部,吕正操被张学良召到身边担任少校
副官。
郭维城也是东北人,1912年出生在辽宁省义县一个富裕、有文化的满族家庭。郭维城自幼聪明颖慧,15岁便离开家乡来到沈阳,在
东北大学附属高中读书。16岁的郭维城听说东北边防军总司令、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声望极高,而且喜欢与青年人谈话,就想面见张总司令提点意见。不想,张学
良真的约见了他。于是,他一条一条地列举了同学们的愤懑,建议校方采取措施,制止日本人的野蛮行为。张学良认真地倾听了这位英俊少年反映的意见,鼓励他努
力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1930年,郭维城高中毕业,考入东北大学文法学院。他升入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九·一八”事变爆发了。郭维城只身来到北平,在燕京大学借读。当年暑期,又考入复旦大学。在那里,他加入了共青团,1933年4月,转为中共党员。
1934
年22岁的郭维城,进入东北军领导机关,就被任命为上尉科员,负责给张学良摘译英文报刊杂志。博览古今中外各种书籍。加之他思路敏捷,对时局颇有见地,很
快博得张学良的好感和赏识,不久便被提升为少校秘书,负责给张学良做记录、发布新闻等工作。张学良亲切地称他“大个子”,每逢开会、演讲,外出巡视,总是
把他带在身边。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当天凌晨,捉蒋行动紧张、秘密地进行着。一辆军用吉普车由设在新城大楼的指挥中心向张公馆方向疾驰,即刻又飞速返回新城大楼。这是张学良紧急接郭维城来指
挥中心,让他草拟捉蒋新闻稿、宣传提纲,准备向全国同胞、向全世界发布新闻。胜券在握的张学良口述了新闻提要,郭维城奋笔疾书。事变第二天,郭维城奉命接
收了国民党《西京日报》,将其改为《解放日报》,并主管《解放日报》和广播电台,特请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帮助进行国际宣传。
自
“西安事变”后,吕正操和张学良就失去了联系。直到198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缓和后,两人才建立了书信往来;吕正操曾多次试图邀请张学良回大陆,特别是
回东北看看,但终未成行;直到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终于获准偕夫人赵一荻赴美国探亲之后,受原政协主席邓颖超等中央领导人的指派,5月23日,吕
正操一行5人搭乘中国民航班机,飞向大洋彼岸——两人在相隔半个多世纪后,终在异国相聚。
1988年,台湾当局迫于舆论压力,
放松了对张学良的监管,但没有给予完全的自由。东北大学在美校友会、全美华人协会等6个群众团体决定,在西安事变52周年这天,在华盛顿召开“争取张学良
将军全面自由研讨会”。郭维城作为唯一被邀请的大陆共产党人士参加了研讨会。张学良将军专门请人制作了研讨会的录像和录音。
会上,郭维城发表了《张学良将军受人钦仰的性格、思想、行为》的演讲,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在美国参加会议的20多天里,郭维城不知疲倦地为张学良将军的全面自由而奔走呼吁。会后,他在女儿郭梅和阎宝航之女阎明光的陪同下,前往洛杉矶看望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