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作战部不是退让部,我们要做好准备……如果中央决定反击了,而我们却没有准备好,那我们就要变成民族罪人。”
这是1962年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开国大将罗瑞卿,对即将前往西藏边境地区了解情况的作战部副部长说的话。
自抗美援朝战役结束后,中国打出了国威,志愿军打出了军威,世界上其他国家不敢再轻视中国,这也让中国好不容易迎来了和平发展时期。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罗瑞卿大将为何会说出这番话?这一切,都要从印度对我国领土的蚕食开始说起。
罗瑞卿
一:印度得寸进尺,我国忍无可忍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界虽然从来没有划定过,但两国之间始终存在着传统的习惯边界线。对此,基本上相当于两国默认这条分界线的存在。但是自从印度结束英国的殖民统治后,他们就开始在中印边界的问题上做文章。
在英国殖民印度期间,外务大臣麦克马洪曾在1914年的西姆拉会议期间,背着旧中国的中央政府代表,和西藏地区的代表私下偷偷炮制了一条印、藏边界线(麦克马洪线)。麦克马洪线直接将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给英属印度。
由于当时印度被英国殖民,旧中国的政府又羸弱,所以麦克马洪线其实就是英国强加给中国和印度的。对此,历届中国政府也始终没有承认麦克马洪线。
相信读到这里,读者朋友也会持这样的观点: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不管是中国和印度,都不应该以此来讨论边界问题。
但是,印度独立后,随着国力逐渐增强,他们的野心也开始膨胀,竟然打起了“继承”英国划定的“麦克马洪线”的主意。自1959年开始,印度不断挑战中国的底线,推行“前进政策”,一步步越过传统边界线,挑起武装冲突,意图侵占传统边界线和麦克马洪线之间的中国领土。
甚至在1959年3月份的时候,印度总理尼赫鲁还公开向我国提出,将麦克马洪线侵占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入印度的版图。
尼赫鲁
要知道,新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积弱之国,这样奇葩的无理要求怎么可能答应,所以新中国政府对此予以了严辞拒绝。不过新中国政府也并没有因为印度的“无耻”有什么特别行动,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始终还是想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
然而,面对新中国政府息事宁人的态度,印度却开始变本加厉,不断挑起武装冲突,甚至还因此出现了流血事件。当时驻扎在中印边界的我方指战员,也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悍将,见此情形自然是怒不可遏,想要予以还击。
本文开头描写的那一幕,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罗瑞卿总参谋长意识到,接下来中印之间很有可能会在边界发生战争,所以他专门派了一些作战部的干部到西藏边境了解情况,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战争未雨绸缪。
不过对此毛主席的反应却出乎意料。要知道当年志愿军入朝前,党内军中很多同志都是不赞成出兵的,在那种情况下毛主席硬是用“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魄力,极力促成了志愿军抗美援朝。
可是,这一次面对中印边界印度方面挑起的武装冲突,毛主席却表现得十分谨慎。甚至为了防止我军将领忍不住和印度方面起冲突,毛主席还提出了实行“隔离政策”:驻扎在边界的中国和印度军队各后撤20公里,如果印度方面不愿意后撤,那么我方就自行后撤。
毛主席此举难道是怕了印度?显然不是,毕竟朝鲜战争中,面对美国时毛主席都没有退让。他此举,只是坚持和平解决中印边界事端的原则态度。
毛主席
但是,面对中国提出的这种有利于和平的“隔离政策”,印度方面不仅拒不接受,反倒觉得中国软弱可欺,进而得寸进尺,更加的肆无忌惮。甚至到了1962年6月,印度军队都越过了麦克马洪线,进入了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区。
当时的印度到底有多嚣张?他们直接在中国境内部署了100多个据点,这些据点有些甚至就在距离中国哨所几米远的地方。到了1962年9月间,印度侵略军不断发起武装攻击,共打死、打伤中国边防人员47人。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我国自然是忍无可忍。于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开会讨论后,决定进行自卫反击。当时党中央领导们的意见出奇的一致:不打则已,打就要打痛打狠。这样才能迫使印度回到谈判桌上。
二:中央觉得“不妙”
中央下定决心打对印自卫反击战后,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由谁负责指挥此次反击战呢?
这时候,毛主席想到了一个人:张国华。张国华本就是西藏军区司令员,1950年率军进藏后,他就一直主持着西藏军区的工作,对西藏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此次印度进犯入侵的主要也是西藏地区,所以由张国华指挥此次反击战可谓再合适不过。
因为这场反击战对于中印边界后续的发展走向极为重要,中央领导还亲自询问张国华“有没有把握打赢”。对此,张国华直接摆事实道:
“我们面对的敌人,是印度王牌军,但比不上蒋介石的主力,他们长期没有打仗,我们却刚刚平叛;他们未到过高山,我们却常驻高山;他们训练也赶不上我们……”
从张国华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对印反击战的取胜把握。
但是真回到西藏前线,张国华很快就发现了我军内部存在的问题。作为司令员,张国华到了西藏后到过很多连队,多次向部下问起:“敌人啥特点?”对此,这些部下的回答出奇地一致:没有什么了不起,一会跑,二会装死。
张国华
当这些回复被反馈到中央后,中央瞬间就意识到:不妙!
为何中央会觉得“不妙”呢?
相信很多读者都听过毛主席的那句名言: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
虽然部下们给张国华的回复,彰显了他们对此次对印自卫反击战的信心。但从另一方面说,这也体现出前线将士们轻敌的心态。要知道,打仗的时候,对部队威胁最大的问题就是轻敌。
而且,虽然我军将士普遍认为印军战斗力一般。但这是建立在我军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早已是百炼之师的基础上的。和这样的子弟兵相比,印军的战斗力自然比不上。
不过,印军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的“王牌军”也是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时,二战的时候,不可一世的日军,也曾在英国人指挥的印度军队面前,吃过大败仗。所以,印军的战斗力一般,只是相对而言。
甚至,就连毛主席在将张国华派往前线指挥战斗的时候,都曾问过:“听说印度的军队还有些战斗力,我们打不打得赢呀?”
毛主席尚且有如此顾虑,前线的将士们反倒对印军不以为然,这不是轻敌是什么?
所以,当中央察觉到这样“不妙”的轻敌苗头后,罗瑞卿参谋长亲自给边防部队起草了电报。在电报中,罗瑞卿要求:“参战部队的全体人员,千万不可轻敌,千万不能疏忽大意!”
事实证明,中央的判断没有错!当战斗打响后,我军确实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中既有气候原因:中印边界地处高原,气候恶劣,在那样的气候条件下作战,对我军将士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中国边防部队清除印军设在中国领土的据点
同时,印军也表现出了较为顽强的抵抗,虽然印军的军官指挥不行,但基层士兵还是很有韧性的,有时候杀红了眼还敢和我军士兵拼刺刀。
好在我军有中央提前打“预防针”,并且在反击战过程中,多次给前线的将士提醒不可轻敌骄傲。这才给前线的部队敲响了警钟,让他们始终保持着“狮子搏兔,也尽全力”的作战状态。
就这样,经过10月20日至28日,和11月16日至21日的两阶段作战,我军共歼灭入侵印军3个旅及另3个旅的大部,同时还俘获印军8700余人,武器弹药、车辆、物资若干。取得了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三:“点到为止”的智慧
看影视剧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描写:双方比试,点到为止。而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毛主席也运用了“点到为止”的智慧。
要知道对印自卫反击战,是我们在忍无可忍之下,才进行的后发制人的正义之战。
当时这场战役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很多国家看到我军两次击溃印军后,都猜测我军会乘胜追击,一举攻入印度的腹地,以此向印度索取一定的赔偿。
但让很多国家不理解的是,就在11月21日对印自卫反击战第二阶段胜利以后,我国政府就直接宣布在中印边界停火,同时还对外宣布,从12月1日开始中国边防部队就会撤回到传统边界线以北,同时从这条线后撤20公里。
西藏边防部队宣读主动停火、主动后撤声明
这样的选择,直接让很多国家贪婪的政客直呼看不懂。英国的一位外交官更是直言:“一个大国不利用军事胜利索取更多的东西,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
而接下来毛主席的一番安排,更是让印度方面都不敢相信。在我军撤回中印传统边界线以北的时候,在毛主席的指示下,那些在战斗中缴获的印军武器装备,我军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归还了印方,甚至缴获对方的汽车我们都给加满了油。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毛主席是这么说的:这是印度人民的血汗,不是留给印度反动派,而是交还印度人民。这样的胸襟和魄力,实在令人叹服。
当然,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上的“点到为止”,除了我国一贯主张的和平原则外。其实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也是有很深的政治思考的。
当时正处于美苏冷战事情,这两个超级大国都在积极争取、拉拢盟友。那时候的印度标榜是不结盟国家,印度总理尼赫鲁更被誉为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代表人物。
当然,从尼赫鲁一意孤行,想要将部分中国领土并入印度版图这件事,我们就能看出尼赫鲁并没有被誉的那么高尚,他依旧是个贪婪的政客。
但是,国际舆论对此又会怎么看待呢?当中国打了印度,是不是会引起美、苏的针对,又会不会造成一些亚非国家的误解和疑虑,以为中国也是欺凌弱小的国家?
所以,毛主席和周总理才会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上,选择“点到为止”。
毛主席和周总理
事实证明,毛主席和周总理确实高瞻远瞩!因为尼赫鲁看到印度战败后,直接给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写了封信,在信中他将中国的自卫反击说成是侵略,还请求美国出兵帮印军对抗中国军队。
但让尼赫鲁没想到的是,他的信才发出去,中国政府就宣布主动撤军。这下子,尼赫鲁懵了,中国的撤军让他口中的“中国侵略”直接成了笑话,而他请求美国出兵来打中国,更是让印度一直营造的反帝、不结盟“国设”成了笑话。
这封信一旦披露,等待尼赫鲁的很有可能就是来自印度国内的质疑。所以,尼赫鲁硬是没敢将这封信的底稿送到外交部,而是偷偷保存在自己的总理办公室。直到多年以后,这件事才被一位英国记者曝出来。
看完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始末,我们不得不佩服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智慧。正是在他们的精心谋划下,我国不仅打退了印度对我国领土的蚕食,打出了中印边界多年的和平,更是在政治上将尼赫鲁打得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