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初对于中国而言,依旧是一个非常敏感且焦灼的时期。此时,四人帮刚刚被粉碎,经济发展包括政治生态,依旧没有彻底恢复。
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时任国家主席兼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议中华国锋率先提出了“是否要让邓小平同志复出”的提案。
鉴于当时国家的整体环境,必须要加快速度发展农村生产以及城市经济,以叶剑英、陈云、王震、李先念为代表的一些同志表示支持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不过,会上也依旧有反对小平同志复出的声音。
最先表示反对邓小平复出的领导人是汪东兴同志,他当时担任的职务是中央副主席。自从华国锋同志继任之后,汪东兴坚持毛主席留下的指示,随同华国锋同志并肩作战,对于华国锋同志提出的“两个凡是”,汪东兴也均表示支持。除此之外,他们延续“批邓”的做法。
在过去十年间邓小平等人,曾在不同时期和领域进行过一些变革,结果遭到了批评。华国锋和汪东兴认为,让邓小平复出并非完全不可,但是首先要让其承认过去的错误,毫无疑问,这些建议遭到了邓小平的拒绝。
很多人认为,汪东兴此时采取的是错误的立场。实际上,我们纵观汪东兴同志在过去的数十年革命生涯中,尤其是过去十年的工作中,他为保持国家的大局稳定,做出了卓越且不可替代的贡献。
作为毛主席身边成长起来的领导同志,在一些事关生死的关键时期,汪东兴负责的是党中央的警卫工作,可谓是重中之重,他狠抓警卫部队建设,确保党中央毛主席的安全。
尤其是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活动最为猖狂的时期,汪东兴忠于毛主席,与这些势力机智斗争。同时,按照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保护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包括党内外民主人士,是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关键功臣。
在他2015年去世后,中央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其为:
“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坚贞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热爱,对革命领袖无限忠诚,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
同时,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崇高的表彰:“他勤于学习思考,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细致,善于总结经验。他严于律己,生活俭朴,廉洁奉公,严格要求亲属,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敬重!”
由此可见,汪东兴同志,无愧于毛主席生前的信任与倚重。
除了汪东兴之外,当时参加政治局会议的同志,还有一个人坚持反对邓小平复出,此人是上海市时任第一书记苏振华。
在他看来,既然毛主席在生前批评过邓小平,他都将华国锋同志当成了毛主席的接班人,同样反对邓小平复出。因此,他提出这样一个论断:“我们对待华主席的态度,应该像对待毛主席一样,紧跟华主席的步伐。”
苏振华也是红军时期的元勋之一,13岁参加革命,从儿童团一直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海军政委,追随毛主席南征北战,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海军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无论是毛主席还是邓小平同志亦或者是周恩来总理,都站在各自的角度,对苏振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毛主席称赞苏振华是“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代表”而邓小平同志则是称他为“最能打仗的政委”,周总理评价苏振华最为具体“苏振华有军队工作的经验,也有地方工作的经验。”不幸的是在1979年,也就是邓小平刚刚复出不久,苏振华便因病去世,享年67岁。
对于华国锋而言,他反对邓小平复出,绝对不是所谓的争权夺利,而是要以大局为重。四人帮刚刚倒台,党内外的矛盾斗争依旧复杂。
有不少人认为,邓小平是被以“走资派”的行为打倒,假如四人帮刚刚倒台,就让邓小平复出,会让很多人理解为“走资派反攻倒算”情况。正因为如此,当叶剑英提出希望邓小平复出这样的要求时,华国锋很罕见得否决了对方的提议。
一直到1977年中旬,也就是那次政治局扩大会议表决之后的四个月,党内关于坚持“两个凡是”还是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工作,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争议,由此引发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
最终的结果是,党内支持邓小平同志复出的声音越来越强,其复出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在结合当时整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发展之后,华国锋的态度发生了转变,邓小平最终成功第三次回到了权力中心。
随后的事情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在随后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中,包括华国锋、汪东兴等领导同志,几乎是同一时间离开了领导岗位。
给出的原因是,党中央需要更加年轻的干部,领导干部队伍,需要年轻化专业化。此后“一切向前看”、“以经济建设为核心”成为了全国上下的共识。
至于华国锋、汪东兴等同志,虽然在领导岗位的时间有限,但是他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避免了国家陷入内乱。
尽管他们急流勇退离开了国家政治中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安稳,他们都见证了国家这些年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这其中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