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读了很多书,明白很多大道理,却失去了良知,没有了敬畏之心。什么好与坏、对与错,都成为了他眼中纯粹的利益,可以拿来交换。这种人,被现代人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无论古今,这种人都一直活跃在世人的眼前。他们往往会忘记,天道有常,该怎么得到的东西,他们也将怎么失去。
有个人曾是中央的笔杆子,是个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可是他握着笔杆子时,为了一己私欲,为了飞黄腾达,为了早攀高位,完全不顾事实,违背良心,胡编乱造,最终将在西南三线勤恳工作中的彭老总抓回北京迫害,以致其不幸患病,含冤去世。天道好轮回,他最终没逃过自食恶果,入狱15年。
关锋,原名周玉峰,1919年7月出生于山东庆云县。他14岁入党,19岁就担任乐陵县委书记,20岁时因地下工作需要,他就改名关锋,再也没改回去了。1955年,中央党校在山东地区成立中央党校第四中级党校,关锋担任该校的副校长。这一职位的任命,离不开他在建国前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在山东根据地培养了大批文化水平高、能力强的干部。
这个副校长的职位和地位含金量极高,最为难得的是,这个位置给关锋的崭露头角,提供了一个极佳平台。那时的关锋,笔杆子相当硬,经常写作和发表文章;这些署名党校副校长的文章,很快被北京的一些理论家注意到。因此在任职不到一年,关锋就被借调到北京,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
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关锋异军突起,成为“左派新秀”,受到了中央的重视和重用。1958年6月,《红旗》杂志创立,关锋被调去,专门负责编辑给毛主席参阅的《思想理论动态》。主管《红旗》的陈伯达也发现了关锋,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才,不久就将其提拔为《红旗》编委。
而后,关锋又被调到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并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可以说,关锋的每一次调职,都是离最高权力更近一步,也无声证明着其笔杆子之硬。毛主席酝酿发动“文革”时,关锋被作为《中央通知》的起草人之一,留在了毛主席身边工作。1966年“中央文革小组”成立时,关锋便是其中一员。
这个小组在“文革”时期的“含权量”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关锋摇身一变,成为红卫兵口中的“中央首长”,他的讲话也被称为“中央首长指示”。1966年6月16日,关锋急于表现,与同小组的戚本禹联名,给陈伯达、康生、江青写信,诬告彭老总到三线后,还在积极进行不正当的活动;并且给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将他揪回北京批斗、监视。
对关锋而言,这是他炫耀的功绩、成就;对人民而言,这是他的罪证。而当关锋红极一时的时候,厄运悄然降临。他想更近一步,就提出、起草了“揪军内一小撮”的口号和内容,这事是得到陈伯达、江青、林帅等亲笔批示同意的。
可由于这件事对军队和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使得毛主席预设的大好“支左”局面遭到破坏,关锋也就遭到了审查。一出事,江青、陈伯达等人就将责任全推给了他。最后,关锋先被“请假检讨”,接着软禁,后被关进秦城监狱,不久开除党籍。
直到1982年1月,经组织重新审理,关锋被释放,并免予起诉,但其开除党籍的决定不变。被放出来后,他便与家人一起住在《红旗》杂志社的宿舍,过着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