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评制点评李时珍、马克思、哥白尼出书之难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人们很难想像李时珍、马克思、哥白尼出书有多难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全书共计52卷,近190万字,其中记载了药物1892种,附有药方11096首,绘有药图1109幅。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多次引用过《本草纲目》,并将之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1953年,李时珍的肖像被镶嵌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新落成的校舍,大礼堂的走廊里和李时珍并列的,还有牛顿、哥白尼、居里夫人、达尔文等世界著名科学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5月公布的“世界记忆名录”中,《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一并被收录,也是仅有的两部中国医学典籍。
李时珍查历代典籍书采八百余家,踏万水千山考证诸家本草,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用近三十年修撰出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本草纲目》刚刚刻成,李时珍仙逝,他没能看到自己毕生为之耗费心血的书最后放在他的眼前。
李时珍呕心沥血30多年却没能够见到本草纲目出版,他所做的本草纲目确实是历史上中医的精华,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一些需要验证完善的地方。中医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需要中医学者去钻研和传承,也相信中医文化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马克思呕心沥血写作《资本论》花费了40年时间,在这期间他留下了浩繁的创作手稿。马克思为构建他那庞大而又深邃的劳动价值学说耗费了毕生精力,生前仅来得及正式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在马克思去世之前《资本论》其余各卷均未能问世,哪怕像手抄本之类也未曾见流传于世间。马克思去世以后,恩格斯为完成马克思的夙愿,精心整理马克思的手稿,直到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方能与读者见面,而第三卷延至1894年才得以公诸于世。从第一卷的正式出版到第三卷的公开面世,期间相距27年。至于《资本论》第四卷的问世时间更晚。恩格斯临终之前深知已来不及完成第四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只得托付给考茨基等人。1905年至1910年,考茨基终于将第四卷分别整理出版。考茨基在整理马克思手稿的过程中自作主张地做了许多删改和变动,再加上其他一些政治方面的原因,这个第四卷的版本实际上被否定了。我们现在见到的《资本论》第四卷最早的版本,已是前苏联于1954年至1961年间重新根据马克思手稿整理出版的俄文版本。如果以这一版本的问世时间为准,《资本论》第四卷的真正问世相距第一卷的正式出版已经遥隔一个世纪之久。
尼古拉·哥白尼是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世界近代天文学奠基人。1473年,哥白尼诞生于波兰维新瓦河畔的托伦城。他少年时代就对天文学有浓厚兴趣。中学时,在老师指导下,制造了一具按照日影确定时刻的日晷。
1491年,哥白尼进人波兰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在天文学家布鲁楚斯基的指导下研读天文学和数学。大学毕业返回故乡后,瓦兹洛德派他去意大利学习教会法规。他除了学习教会法规外,还同时研究多种学科,尤其是数学和天文学,并与该校的诺法拉交往甚密,诺法拉是天文学教授、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对哥白尼的影响很大。他们时常一起遥测宇宙,记录数据,研讨前人有关天文学的著作。哥白尼了解到。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恰斯就曾提出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概念。并首先测定了太阳和月亮对地球距离的近似比值,但后来遭到宗教势力的反对。为了便于阅读这些作品,哥白尼学会了希腊文。
1506年,哥白尼回到波兰。在弗罗恩堡大教堂担任教士,为了便于研究,他特意选择了教堂围墙上的箭楼作宿舍兼工作室,亲手制作了天文观测仪器,建立了小天文台,开始了长达30年的天体观测。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了巨著《天体运行论》。《天体运行论》共6卷,哥白尼在书中完整地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并批判了托勒密地球是静止的理论。
但是当时的“地心说”已经成为维持教会统治的神学理论基础,因此哥自尼迟迟没有发表自己的学说。1541年,在德国青年学者迪卡斯和朋友的敦促下,修改后的《天体运行论》才得以出版。书出版两个月后,哥白尼便与世长辞,终年70岁。
《天体运行论》对当时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的欧洲产生了很大的震撼作用,同时也给世界各地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挑战权威的新生事物,《天体运行论》的出版,不仅是科学对神学的一次伟大胜利,而且是一场新的艰苦斗争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