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普评制点评毛泽东26岁天下者我们的天下

热度 1已有 1044 次阅读2022-11-1 20:39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普评制点评毛泽东26岁天下者我们的天下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青年毛泽东这样办“最有分量”报纸
吴平 李文邦

2020年03月30日08:16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青年毛泽东这样办“最有分量”报纸

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湘江评论》是毛泽东创办并亲自主编的第一个正式报纸,是五四时期以湖南学生联合会名义在长沙出版发行的一张四开四版小型报纸,每周一张。自1919年7月14日创刊号问世至8月被军阀张敬尧查封,共出版发行四号与临时增刊第一号。李大钊看到《湘江评论》后,称赞《湘江评论》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报刊之一。

  《湘江评论》创刊的经过
  五四运动时期,全国传播新思潮的刊物争先恐后地涌现,至1919年7月,长沙出现了《岳麓周刊》《女界钟》等进步刊物,但影响都不是太大。湖南学生联合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创办《湘江评论》。毛泽东是湖南学生联合会文牍股干事,深得大家信任,被一致推举担任主编。

  毛泽东出任《湘江评论》主编,既是众望所归,也是欣然受命,青年毛泽东既有办报的热情、能力,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公众影响力。

  从办报意愿和热情来看,毛泽东渴望创办一个刊物以团结有志之士共同奋斗的想法由来已久。资产阶级革命派重视报刊对民众的宣传作用,让毛泽东对于报刊有了启蒙认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从事的革命报刊编辑活动,给了毛泽东深刻启发。毛泽东是《新青年》的忠实读者和追随者,后来他自己回忆时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

  从能力来看,其一,毛泽东自幼天资聪颖,胆识过人,入学后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在《湘江评论》创刊前,毛泽东已经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其二,1918年8月,毛泽东第一次离开湖南来到北京,后经杨昌济介绍,认识了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并先后拜访了新文化运动的知名人士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等人。当时的北大校园思想空前活跃,毛泽东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加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研究会和新闻学研究会两个学术团体。新闻学研究会宗旨为“输灌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由蔡元培亲任会长,徐宝璜任研究会主任,聘《京报》社长邵飘萍担任导师。徐主讲新闻学基本知识,邵则主讲新闻采编业务,他们的办报主张和业务思想,都对毛泽东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三,毛泽东在主编《湘江评论》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办报实践经验,例如在一师学习期间就汇编过《汤康梁三先生之时局痛言》等小册子。

  《湘江评论》创刊号于1919年7月14日出版,第二号于7月21日出版(同日出版了《湘江评论》临时增刊第一号),第三号于7月28日出版,第四号于8月4日出版。8月中旬,《湘江评论》小样刚刚打出未及发行,便遭到张敬尧的查禁,理由是宣传“过激主义”。《湘江评论》被迫停办的同时,湖南学联也遭强行解散。

  《湘江评论》的主要内容
  在编排形式上,《湘江评论》借鉴了当时影响力较大的《每周评论》;在内容上,发扬了中国近代报刊长于政论的传统,以评论为主。主要栏目有《东方大事述评》《西方大事述评》《湘江大事述评》《世界杂评》《湘江杂评》等。

  《湘江评论》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办报宗旨,对国内外最新革命形势进行报道、评论,发表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与富有批判精神的文章,介绍了有关政治、教育的最新思想,热情讴歌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及其意义,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和腐朽本质作了一针见血的抨击,大力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与封建落后思想。可以说,每一号散发油墨清香的《湘江评论》,都是为读者准备的营养丰富的思想大餐。

  《湘江评论》所刊文章中,影响最大、反响最强烈的当属毛泽东撰写的《民众的大联合》,此文连载于二、三、四号,紧扣“宣传最新思潮”的办刊宗旨,对民众大联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大联合的方法以及民众大联合必定成功的道理,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认为人民群众联合起来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人民群众发动与否,是决定一切革命胜负的关键。这成为人民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雏形。文章表现了他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展现了青年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湘江评论》的特色
  毛泽东既是《湘江评论》的主编,又是主要的撰稿人和发行人,为刊物的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巨大的努力。《湘江评论》创刊号、二、三、四号以及临时增刊第一号中,总共刊载毛泽东的署名文章40篇,超过总稿件数量的40%。《湘江评论》主要有以下特色。

  第一,宗旨明确,思想先进。毛泽东在《本报启事》中,开宗明义地宣告“本报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纵观报纸文字,无论是长篇大论,还是短小随笔,都始终贯彻了这一宗旨:反帝反封建,倡导民主与科学。

  第二,视野开阔,目光长远。报纸报道宣传立意高远,文章都是关于一些大事件,捕捉的都是热点问题,所发议论高屋建瓴,对问题的剖析入木三分。报道涉及的范围也不只局限于湖南,而是放眼全中国全世界,充分体现了青年毛泽东的眼光和智慧。

  第三,融思想性、战斗性于一体,将宣传报道与现实斗争紧密结合。

  第四,编排醒目,文笔优美。《湘江评论》全部采用白话文写作,具有文字通俗、笔调活泼、言简意赅的特点,对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有吸引力。报纸主要采用专栏结构,层次清晰,阅读方便。为了更贴近读者,还辟有《答读者问》专栏,专门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以引起群众的共鸣。

  《湘江评论》的影响
  《湘江评论》从创办到被查封,虽然只出版了四号正刊和一号临时增刊,前后只存在一个多月时间,但被公认为是五四时期最出色的革命刊物之一,影响十分深远。创刊号首印两千份,马上就卖完了,再印两千份,仍不能满足需要。从第二期起刊物开印五千份,这在当时的报刊中已经是很大的发行量了,但仍然供不应求。《湘江评论》寄到北京后,受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的高度重视。胡适认为《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此外,当时北京、上海、成都等一些报刊都全文转载或摘要转载了《民众的大联合》。可见《湘江评论》得到了新文化运动背景下其他刊物的高度认可。

  《湘江评论》的巨大影响力还表现在对青年和学生的启发很大,引导了一大批青年投身到救国革命事业中来。许多人正是从阅读它才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萧劲光曾谈到:“弼时同志在长沙读书的时候,正是五四运动波及全国的时候,这时毛主席在湖南领导和开展了广泛的革命活动。毛主席主编的《湘江评论》产生了巨大的革命影响。我们正是在这革命运动的影响下开始了革命觉悟。”郭亮、向警予也是受到《湘江评论》的影响才投身革命的洪流之中,后来均成为我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

附录:

王树国毕业典礼谈志气骨气和底气


何为志气?志气来源于情怀,一个没有家国情怀的人谈不上志气。1919年,青年毛泽东26岁,他在创刊的《湘江评论》上大声呼吁:“天下者,我们
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一个年仅26岁的年轻人能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因为他心中有民族、有国家,他看到了国家身处危亡之中,发自内心地呐喊。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早期共产党人创立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百年的辉煌历程。志气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大家都知道,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都为党的事业奉献了生命。陈乔年走上行刑场的时候大义凛然、毫无惧色,他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吧”,这是心中有家国、心中有人民。志气是贡献,是脚踏实地,为国家、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身边何尝不是如此,西迁老前辈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渭水之滨,他们想到了自己吗?没有,他们想的是国家、民族,在他们心中国家民族至上、人民利益至上,这才叫志气。


骨气是什么?骨气是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没有骨气,软骨头永远挺不起民族的脊梁。自信何来?自信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源于党的领导,源于百年的艰苦奋斗,源于今天的建设成果。当建国百年的时候,民族复兴大业将在你们手中实现,你们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参与者、贡献者,应为此感到自豪,没有骨气完不成这样伟大的事业。骨气是贡献。多少人为了今天奋斗目标的实现奉献了一生,默默无闻也罢,隐姓埋名也罢,他们是我们民族的代表,身上有我们民族的骨气,是我们身边的英雄。


怎么做到有底气?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很多未来科学技术发现有赖你们去完成。如果我们不能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规律,不能在发展中贡献我们的聪明才智,何来底气之说?有底气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有底气的人都是有贡献的人、有底气的人都是有作为的人,无论他在什么岗位上,哪怕他是一个小小的职员、一个普通的工人、一个农民,只要他有理想、信念、追求,他在岗位所作的贡献一定是大贡献。今年“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一名来自山区的教师张桂梅,培养了那么多女孩子,她心中有梦想、有追求,她知道中国的孩子不能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她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民族未来的复兴。一个浅显的道理铸就了辉煌的一生,这是她做人的底气。同学们,我们今天考虑的问题不能局限于中国,21世纪整个世界发生了剧烈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这是一种新的文明。当我们真正实现民族复兴,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候,我们将承担更大的重任,就是引领全球走向更文明更辉煌的未来,让全世界所有的民众都能在更美好的未来生活,没有底气我们不足以承担这个目标。

(摘自2014年第2期《出版科学》,原标题为《青年毛泽东与〈湘江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