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14日 14: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4日电 台湾出现一种新产业,叫做“名嘴”。他们占据黄金时段、掌握独家爆料,甚至有政商高层邀宴密谈。名嘴大下政策、侦查指导棋,他们到底是政治家?还是表演家?新一期台湾《天下》杂志刊出文章做了介绍。
文章摘录如下:
大陆观光客来台走走,每晚回旅馆最爱的“余兴”节目,就是电视上的“谈话性节目”。“他们真敢讲,”一位陆客兴致盎然地说,甚至出现“没有到台湾,不知文革还没了”的顺口溜。
台湾从一九九四年出现第一个谈话互动节目——《选举大家谈》,到二○○六年的“红衫军”围城,让人见识到政论名嘴透过电视、广播,发挥无远弗届的动员力量,更发展出一个全新的职业——“名嘴”。
“名嘴逐渐变成媒体新势力,”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董事长管中祥说,也有政治人转战媒体,由于轮番漂流在不同的政论节目中,政治评论人杨宪宏称之为“媒体浪人”。
这股媒体新势力,到底是靠着什么力量形成?对台湾社会又造成什么样影响?
观众造就名嘴也摧毁名嘴
商业化操作政治立场,是台湾“名嘴产业”成长的基础。特别是在选举前后,立场鲜明的“各色”名嘴,在镜头前鼓吹、互诘的演出,通常都对选情有一定的影响。
观众以手中掌握的选票,让名嘴留在言论市场,而观众手中的电视遥控器,更是名嘴势力的来源,甚至造成名嘴的职业化。
《政论性谈话节目的内容与阅听众收视动机的探讨》研究发现,阅听众不是被动地被节目选择,而是主动挑选自己想要看的节目,即使内容流于偏颇、冲突,仍是他们获得信息的方便管道,也是台湾当下重要政治话题的“小窗口”。
“不论是报纸或电视新闻,可能一下子就过了,”参与《政论性谈话节目的内容与阅听众收视动机的探讨》研究的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教授罗文辉指出,他自己也常看政论节目,“看政论节目,对问题会有较深入的掌握和了解,至少有某一面向上的解释,不论是对立、冲突或攻击。”
为了这批有特定口味的观众,媒体开始有系统地培养名嘴。电视台为维持收视率,吸引观众,政论节目开始出现固定班底。
制作单位会根据每个人发言时的收视率进行分析,作为挑选来宾的依据,没有品牌、口才不好的人,很难出线。
TVBS电视台新闻部节目制作组制作人、负责制作《新闻不一样》节目的张慈轩坦言,站在制作单位的立场,不会去找不了解镜头语言的人上节目,因为风险太大,“缺乏电视经验的人,很难适应节奏。”
有了个人品牌、加上收视率护体,经常上节目的名嘴就掌握媒体“发言权”。但大多数人更好奇的是,名嘴在电视上所谈内幕,到底是如何获得消息的?又是如何发挥影响力?
名嘴爆料变成发声工具
名嘴的消息来源,有些来自当事人或相关人,希望借重他们的媒体发言权。新闻人出身的杨宪宏不讳言,很多企业大老板除了看政论节目,还会邀名嘴去了解事情,或说些背景让名嘴知道。
以民进党“政府”主导下的“二次金改”为例,风波不断,名嘴爆料、检调单位调查,很多内情全都是金控企业内部的高阶人员泄漏出来。即使是马英九“政府”即将着手的“三次金改”,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金控公司高层,已经透露出外界尚无从得知的新内幕给名嘴。
名嘴作为讯息平台,就可能在政治上产生引导政策效应。四面八方都有人告知讯息,连官员也开始利用此一管道。去年马“政府”处理油价议题,“行政院”内部对油价涨不涨分成两派意见。“行政院秘书长”薛香川广邀名嘴商谈,最后结论不涨。当时许多名嘴强烈提醒,只要涨价,不分蓝绿一定炮轰。
有评论者质疑,为何“政府”不和媒体沟通,转而找名嘴?为何当事人选择名嘴为管道爆料?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影响名嘴,效果立即可见,“用文字不如有人说,真实性更惊人”,杨宪宏说。
名嘴成为名符其实“说故事的人”。了解内情者释放讯息、“政府部会”“沟通”之外,更多的消息是金钱交换而来。
以爆料揭弊一举成名的“立委”邱毅,被视为“说故事”第一把交椅,坦承他在二○○五年十月二十六日,揭发陈哲男前往韩国济州岛赌场赌博、掀起高捷弊案另一波高潮的照片,是以三千美元购买来的。
邱毅爆料花费最高的,是二○○六年十月爆料指控陈水扁有海外账户。为搜集资料,他花了将近三十万美元。
“那一仗完全是擦枪走火,”邱毅回忆。当时消息来源透过中介者议价,原本预估一万美元可买到消息,因不慎“走光”,匆忙间不得不采“打带跑战略”,对方借机提高价码,最后以比原价高三十倍的代价取得三分之一的资料。
外界质疑,扁案起诉书和之前名嘴爆料内容几乎完全相符,特侦组违反侦查不公开,造成“全民公审”印象。
邱毅却反驳,“特侦组掌握的很多资料都是我给的,”他们只是求证再拼凑,或是把中间断点接起来,不了解之处会问也会讨论。“特侦组要给什么消息,一定选择给我,”邱毅说,“因为给我,不是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