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美记者陪尼克松访华被看管要求遵访纪律

已有 218 次阅读2021-3-7 21:24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美记者陪尼克松访华被看管要求遵访纪律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美记者陪尼克松访华被看管要求遵访纪律
2021-03-06 11:17 星岛环球网 来源:中国广播网

核心提示: 中方对采访纪律要求严格,还体现在:他们给每位记者都配了一名陪同人员,美国记者称之为“看管员”。因为除了担任翻译、向导外,这些人还负责监督记者们遵守纪律。

“全副武装”的美国记者随尼克松登上长城

虽然每个记者都被告知“不要采访工作人员”,但芭芭拉不管三七二十一,带着翻译来到录像室,招手让摄影师过来,然后打开所有灯光。“翻译说,‘我不能接受采访’,可他已经出现在电视画面上了”。

40年前的尼克松访华,可能算得上美国新闻史上的里程碑。

自1949年以来,中国政府几乎禁止所有美国记者访华。对于尼克松此访,中方却破天荒地同意将近100名媒体工作者随行,并且允许对“尼克松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的欢迎宴会”、“尼克松登上长城”、“参观故宫(微博)”这些最引人注目的事件,进行电视转播。

美国媒体的近距离涉华报道不仅改变了外界对中国的看法,也为尼克松争取到了调整外交政策所需的公共支持,同时还为中国政府逐渐给予国际媒体更大自由打下了基础。

长期以来,人们对尼克松此次“破冰之旅”相关报道的幕后细节知之甚少。直到不久前,美国南加州大学美中研究所制作的纪录片《解析中国之旅:改变世界的一周》公开发行,人们才得以一窥那些随访的美国记者们,在“历史性的一周”中遭遇的故事。

“谁要是能让我随尼克松前往中国,我就愿意陪睡”

“我们谈论着,在这场不惜一切代价的争夺中,谁将获得机会。”据合众国际社记者德克·霍尔斯泰德回忆,当尼克松访华的消息传出时,美国新闻界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在全美各地的新闻编辑室里,人们激烈地争夺着参加这一历史性旅程的名额。

接下来的两三个月间,白宫新闻办公室收到了雪片般的随团报道申请。每当美国总统出访,随访记者团一般都有150到200人。但这次,中国方面严格限制人数。经国务卿基辛格亲自出面协调,中方最终同意让87名记者和几十名技术人员随行。

“突然间,一些非技术人员——副总裁、总裁、执行制片人等,全都挤了进来,以‘音效师’、甚至‘电工’的身份报名。”美国广播公司的汤姆·贾里尔说。“一位年轻女士走近行政部门的某个官员,半开玩笑地说,谁要是能让我随尼克松前往中国,我就愿意陪睡。”担任基辛格助理的理查德·所罗门,如此描绘争夺名额的激烈程度。

总统讨厌《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差点儿没给名额

然而,尼克松本人对各家媒体却是亲疏有别。他发誓,要将自己最不喜欢的两份报纸《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排除在外。

《纽约时报》记者马克斯·弗兰克尔提到:“总统说,《纽约时报》一个人也不让去。好在他身边的人极力劝说,尼克松总算勉强给了一个名额。”为了得到这个来之不易的名额,弗兰克尔动用了自己的资格和级别优势,让其他同事留在了家里。

可是,弗兰克尔登上飞机后发现,来自几家电视网的好几个副总裁也在飞机上,没有担当任何实质性角色。众所周知,电视媒体需要更多的名额分配给技术员和摄影师,“但每家电视网竟然都派了一堆闲人。很明显,整个行程的侧重点是为电视报道提供方便,而来自纸质媒体的我们少数几个,只是陪衬而已。我感到无比愤慨!”

《华盛顿邮报》也不受待见,该报1971年秋关于“林彪事件”的一篇报道,曾引得尼克松勃然大怒。在尼克松看来,报道任何中国不喜欢的东西,都可能令自己的访问泡汤。因此,当尼克松看到该报记者出现在名单上时,立刻将其划掉,并特别批注“绝对不行”。最后,还是在白宫新闻秘书齐格勒等人的劝说下,《华盛顿邮报》才没被打入冷宫。

启程的那天终于到来时,记者团的飞机上充满了召开超级派对般的气氛:“哇!我终于上飞机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丹·拉瑟回忆道,“我正前往中国,一个封闭了那么多年的国家,这种感觉就像要离开地球,飞往宇宙深处的某个星球似的。”

无法接触到实质性新闻,美国记者很无奈

前往北京的旅途十分顺利,记者们被安排住在当时中国最好的宾馆之一民族饭店。不过,最初的兴奋很快被失望取代。尼克松与毛泽东的会见,没让任何美国记者参与报道,而在其他场合,除了事先安排的活动和拍照机会外,他们也不能报道各自感兴趣的东西。

“他们会见了20分钟,会见了两小时,在某某大厅会见了,谁参加了会见……就这么些干巴巴的信息。”美国广播公司的汤姆·贾里尔十分无奈,“我们想知道的是:他们讨论台湾问题了吗?讨论苏联了吗?讨论军事问题了吗?讨论未来贸易了吗?”

“无法接触到实质性新闻”的苦恼在记者中蔓延。“我们抱怨不迭,白宫新闻代表和尼克松的行政人员的反应只是耸耸肩,然后表示,‘我们是在中国,必须按照中国人的方式行事’。在这件事情上,媒体和白宫双方的关系越搞越僵。”丹·拉瑟说。

尽管限制很多,但对美国公众来说,中国的一切都是全新的,仍然可以做成不错的节目。芭芭拉·沃尔特斯当时为全国广播公司工作,是记者团中仅有的3位女性之一。她觉得,“有一些与政治不相关、而与社会生活方式有关的东西,对美国观众而言依然非常有趣。比如针灸,这种不用麻醉就能做手术的学问,令人难以想象。”

想办法甩掉中国“看管员”,偶有成功

中方对采访纪律要求严格,还体现在:他们给每位记者都配了一名陪同人员,美国记者称之为“看管员”。因为除了担任翻译、向导外,这些人还负责监督记者们遵守纪律。

“他们显然接受过严格审查,你别想从他们那里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美国广播公司的泰德·科佩尔请翻译“每到一个地方,都给我讲一个本地的笑话”,然而,“对方一遍又一遍地回答,‘我什么笑话都不知道’。”

芭芭拉却设法说服自己的翻译做了一次电视采访。虽然每个记者都被告知“不要采访工作人员”,但芭芭拉不管三七二十一,带着翻译来到录像室,招手让摄影师过来,然后打开所有灯光。“翻译说,‘我不能接受采访’,可他已经出现在电视画面上了”。

还有些胆大者决定甩开“看管员”,独自出去闯闯。丹·拉瑟就有两次这样的经历。

“一次,我成功摆脱了看管员几分钟,走了不到四分之三个街区。摄影组往一个方向走,我走另一条路,让对方难以应付。我们计划在拐角处的小商店会合。这一切发生得很突然,当看管员们赶来时,我们已开始拍摄。他们互相看着,有些迟疑,不想在阻拦我们的时候被拍下来。最后,他们还是表示,‘你们不应在这里,请赶快回酒店去’。”

另一次,拉瑟走出酒店,正好赶上一辆公共汽车靠站,灵机一动便跳了上去。“中国工作人员努力追赶汽车。我在没人照看的情况下坐了15到30分钟。到终点时,我想告诉司机,如果不介意,我将反方向坐回去。可惜我不会说汉语啊,为此一直感到特别遗憾!”

“尼克松不在乎报纸,他要的是电视盛宴”

随着时间推移,纸质媒体和电视台同行间的关系也趋于紧张。主要原因在于:白宫认识到了电视的力量,在访问中把电视媒体放在首要位置。《华盛顿邮报》的卡史丹的解释很直接:“尼克松想要的是电视的大肆报道。他不在乎报纸,他要的是电视盛宴。”

“唉,报社的人对我们非常恼火。《纽约时报》之前写了无数关于中国的报道,而在这里,我们电视媒体跑在了他们的前头,他们非常不快。”芭芭拉说。

电视台得到的偏爱,在尼克松登上长城时尤为明显——拍摄的最佳位置被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占据了。《纽约时报》的弗兰克尔在拍摄尼克松及其夫人时,则“被卡在了一个古老城垛的后面,只能透过石头间非常狭窄的缝隙向外观察”。

的确,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影像比中美联合公报的细节更富吸引力。按照基辛格另一位助理温斯顿·洛德的说法,“很明显,人民大会堂里的中国军乐队、尼克松在长城、互相祝酒、观看革命芭蕾……这一切画面都成为最吸引眼球的事情”。

《纽约时报》的弗兰克尔吃着吃着,就趴在饭桌上睡着了

在整整8天时间里,那些跟随尼克松访华的美国媒体人,有新鲜、兴奋,有失望、沮丧,有嫉妒、排挤,有挫折、疲惫。在他们的笔下、在他们的镜头里,曾经神秘的中国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这一切都是用夜以继日的努力换来的。

“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当时不仅要处理和传输自己的图片,还要为《时代》、《生活》和《新闻周刊》处理图片。我们要在暗室里一直呆到早上4点。为了保持清醒,我会短暂地回到房间,拿上几个中方提供的柑橘和自己的威士忌,再回到暗室继续冲胶片。”合众国际社的霍尔斯泰德回忆道,“可怜的中国看管员也没法休息。第三天大约早上5点,当我从暗室走出来时,只见他伸开手脚躺在地板上,说:‘先生,你必须休息一下,否则会死掉的’。”

在对中国之旅的最后一站——上海的访问即将结束时,尼克松为精疲力竭的记者们安排了告别宴会。《纽约时报》的弗兰克尔吃着吃着,便一头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他实在是太累了。据弗兰克尔自己事后计算,8天时间里,他总共完成了3.5万字的稿件。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