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普评制点评西方民主遭遇严重的代际危机

已有 149 次阅读2020-11-30 12:42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普评制点评西方民主遭遇严重的代际危机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王聪悦:西方民主遭遇严重“代际危机”
王聪悦 · 2020-11-27 · 来源:环球网

最近两年西方国家研究机构发布的多份调查和研究报告都显示,全球范围内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相较于他们之前世代的同龄时期,对“西式民主退潮”的认知都更为显著和笃定了。

“民主退潮”与“青年震荡”同频共振

  随着“千禧一代”和“Z世代”不断强化数量优势,并且变成各国人口、劳动力和选民群体的主要梯队,他们也成为西式民主国家经济不景气、政治极化和社会权力“内卷化”等不良后果的主要承压者。

  加之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引发的心理压力和就业黑洞,都对即将或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群体带来格外沉重的打击,而一些民主国家政府防疫抗疫反应迟滞、相互推诿的姿态,也进一步透支了年轻世代对本国制度和福利的信心,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一边质疑“民主红利”是否真实存在,一边被政治素人、新兴政党以及一些非主流政治运动或主张吸引。

  换言之,“民主退潮”与“青年震荡”同频共振,这意味着全球大多数民主国家至少在制度层面不得不应对一场史无前例的“代际危机”。

  质疑西式民主的三大表现

  当前年轻世代对西式民主的质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越来越视传统民主政治要素为“鸡肋”。他们看似政治冷漠的背后,其实是极度厌倦“重形式、不重实质”的西式选举民主,以及对“议题导向型生活政治”的热烈推崇。据此,各国年轻人不仅排斥政治作秀和政客套路,更乐于有效利用社会网络给民意赋能,试图将其打造成政治博弈的“替代品”而非“备选项”。

  二是民主满意度“低谷”集中出现在拉丁美洲、撒哈拉以南非洲、西欧和“盎格鲁-撒克逊”民主国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四个地区。无论被“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裹挟的拉美和非洲国家陷入转型疲劳(transition fatigue),抑或自我标榜“民主灯塔”的西方后工业化国家遭遇民主的“天花板”,在年轻人看来结果大同小异,即曾经的民主多元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虽然较好地犒劳了前辈,但错过了发展最佳窗口期的年轻人却不得不为政治腐败、贫富悬殊等制度“副产品”买单。

  三是年轻世代对民主的不满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对主流价值观及其载体的反叛,表现为同时向左翼和右翼民粹主义靠拢。徘徊于中下阶层的不少年轻人被牢不可破的贫富鸿沟磨平了实现阶层跃迁的理想,在他们看来,投靠右翼民粹主义、抑制文化和身份不安全感成为值得牢牢抓住的“救命稻草”。与之相反,中产及以上、高学历的“千禧族”则在社会政策方面崇尚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偏左,以改善弥漫全社会的经济不安全感为己任,故而左翼民粹主义恰恰迎合了他们对社会正义、公民能动性、自我实现的想象。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年轻世代通过从民粹主义理念、政党以及激进候选人处寻求“秩序”、重拾安全感等方式“惩罚”民主,但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它实际是以牺牲国家长期战略稳定和长远发展为代价,来暂时缓解民主合法性与有效性危机。

  西方民主代际危机原因何在

  那么,西方民主遭遇代际危机原因何在?抛开相关各国的综合国力和发展水平不谈,如下几个因素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年轻世代反感民主的“催化剂”。

  首先,所谓的民主红利“口惠而实不至”,社会安全网也遭到有意无意的弱化。无论“千禧一代”还是“Z世代”,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对冷战时期严酷的意识形态斗争缺乏概念,恰恰相反,却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后遗症”中一路成长起来。其结果是,他们中不少人很难把民主看作引以为傲的价值高地或“良治”的代名词。

  另外,根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贫富悬殊一直是西方民主政体的弊病。为了缓解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比较典型的做法就是强化再分配,以及构筑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在内的雄厚社会安全网。但近年来,随着民主国家后继乏力、政党极化、社会撕裂,原本能为年轻人提供助力、缓解经济和心理压力的再分配机制日趋失灵,社会安全网也遭到有意无意的削弱,故而如今年轻人面临的社会竞争残酷程度、债务和生活压力都远高于曾处于相似年龄段的父辈、祖辈。加之阶层固化严重,个人际遇越来越不取决于天资和后天努力,而是很大程度受到家庭出身限制,这使不少年轻人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尝试受挫,对民主的失望不言而喻。

  其次,脱离草根的民主与“功利民主”作祟。全球年轻世代的民主满意度之所以下降,一则在于“民主失焦”,意即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直观感受到民主暗含的“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吸纳人民参与决策”等精髓要义。二则更令年轻人失望的是,民主在政客角力中加速“功利化”。一些所谓的政治精英对真正事关民生的发展议题采取权宜策略,对彰显年轻人全球意识的气候变暖、环境保护、难民安置等问题缺乏关注,但却就竞选环节大肆注资、百般投入甚至权力滥用,把输出民意的过程彻底打造成了一场金钱与政治相互勾结的闹剧。以上种种现实无疑使初出茅庐、涉世未深的年轻世代在审视本国民主制度时也早早戴上了“有色眼镜”。

  再者,数字化重置了民主门槛,也加速了政治愤怒的廉价复制。年轻世代生逢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普及之时。谙熟此道的他们快速将互联网打造成了开展政治监督的新场域,有效消弭了政治参与的空间和时间壁垒,并用网络的自由、平等、多元、去中心化持续削弱着传统民主的“神圣感”。

  但与此同时,对身处劣势的年轻人而言,数字鸿沟却又变相拔高了民主参与的技能门槛。这种公民对信息获取和社会参与的非均衡状态,助长了年轻世代的不满。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某种程度上还为另类政治、极端言论、吊诡之辞提供了空间,一些颇具煽动性的政治口号由此频繁地在年轻群体中得到个性化共享。政治愤怒的“廉价复制”促使一些血气方刚者主张绕过代议制民主的繁冗规程和无谓争论,用横向化、分散化、去中心化的直接政治参与模式表达自身诉求。(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学者)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