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风傲骨千秋纪念革命烈士江姐诞辰100周年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红岩巍巍 红梅灼灼 英风傲骨 千秋不堕:纪念革命烈士江姐诞辰100周年
中国历史研究院 · 2020-11-14 · 来源:中国历史研究院
“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这样的豪言壮语,出自江竹筠,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革命烈士江姐。
蓝色的旗袍,红色的线衣,雪白的围巾,这是我们对于江姐最深刻最温暖的想象。对比照片上的恬静气质,难以想象她实则是坚勇无畏、正义凛然的无产阶级革命烈士。
71年前的今天(农历九月廿四),重庆解放前16天,江姐在重庆市歌乐山下渣滓洞集中营被害牺牲。
回顾江姐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唯有震撼与感动。
天道酬勤成学霸 励志入党报国家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原名江竹君,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家湾人,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被同志们亲切地称为:江姐。
1928年,江竹筠随母亲逃荒到重庆三舅家寄居。三舅是时任重庆精益中学校长的李义铭,对未来江竹筠的读书成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久,为减轻家庭负担,她就进厂当了童工。
1932年,她进入重庆市私立孤儿院小学读书,因成绩特别优异,第一学期就连跳三级,而成绩仍是全年级第一。
1936年,她考入重庆南岸中学。江竹筠学习成绩依旧优异,每期都获奖学金,还获得过该校最高奖——银盾奖。
1939年,她考入中国公学附中读高中,与同学且是共产党员的戴克宇结下深厚友情,经戴克宇向党组织汇报,不久后,受到培养教育和考验的江竹筠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江竹筠考入中华职业学校会计班,并她有了生平第一个党内职务——中华职业学校及附近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之后,她先后成为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助手,负责过重庆育才学校、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西南学院等学校党的工作。
重回校园隐身份 无畏再返下川东
1943年,江竹筠接到任务,需要与在中央信托局工作但实际身份是地下党员的彭咏梧假扮夫妻,以掩护他的身份。
1944年,真实身份暴露的江竹筠紧急撤离重庆,化名为江志炜,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复习便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就读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并继续以学生身份做群众工作,传播先进思想,积极引导身边的人一同学习进步。
1945年,鉴于地下工作的需要,经党组织批准,彭咏梧和江竹筠正式结婚。江竹筠留在重庆协助彭咏梧处理机密的党内工作和联络工作,同志们都亲切地称江竹筠为江姐。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此拉开序幕。国民党出动军、警、宪、特在重庆全市范围内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进行大规模逮捕行动。
1947年7月,重庆市委机关报《挺进报》问世,由彭咏梧负责编辑并组织印刷,江竹筠负责校对整理,并组织转发投递。
1947年秋天,党决定让彭咏梧担任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与其妻子江竹筠等人由重庆赶赴下川东,组织领导武装起义。临行前,江竹筠一家专门来到照相馆,留下了这张珍贵的,也是唯一的一张全家福。
江竹筠一家三口合照。(图源网络)
1948年1月,彭咏梧在巫溪鞍子山黑沟淌行动中不幸牺牲。残暴的敌人将彭咏梧的头颅砍下,挑到奉节竹园镇游街示众。江竹筠强忍着悲痛向川东临时工委汇报情况后,要求重返下川东工作,接替丈夫继续战斗。
狱中英勇显大义 托孤信中寄遗志
1948年6月,因叛徒冉益智出卖,江竹筠及其他一批同志被捕,押往重庆西北的歌乐山,关押在中美合作集中营“渣滓洞”监狱。狱中,特务们得知江竹筠是川东临委和下川东地委联络员,掌握着川东云阳、奉节、巫溪、巫山等县党组织和游击队的情况后,妄图从她身上打开缺口,接连以夹手指、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对她进行折磨、刑讯,致使她一次次痛昏过去,但她始终未曾吐露半分!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却展现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拖着受刑后还未完全康复的手,江竹筠在狱友的帮助下,将筷子磨成竹签,蘸着由烂棉絮灰与水调和制成的墨水,在一张草纸上,给代她养育儿子彭云的谭竹安姐弟艰难写下一封“托孤信”。
托孤信照片(图源网络)
托孤信内容
竹安弟:
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茶淡饭足矣。幺姐是否仍在重庆?若在,云儿可以不必送托儿所,可节省一笔费用。你以为如何?
就这样吧。愿我们早日见面。握别,愿你们都健康。
竹姐
(1949年)八月二十六
这封以削尖竹签作笔,烧棉研灰为墨写就的家信,字字是革命者的坚定与无畏,句句是母亲对于儿子的思念与嘱托。
不幸的是,这封信竟成绝笔。
1949年11月14日,重庆解放前16天,在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29岁的江姐和战友们在一阵枪响之后,倒在血泊之中,英勇就义。
1949年11月27日,敌人预感重庆即将解放,于下午4时开始对渣滓洞、白公馆300多位革命者分批屠杀,仅有30余人侥幸脱险。
三天后,重庆迎来解放。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国民党彻底退出中国大陆舞台。
我们举起大红旗 洒着自由的眼泪 一齐出去!
将时针拨回1949年10月1日,北京数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新中国的诞生极大鼓舞了在“国统区”战斗和工作的革命者们,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的罗广斌、陈然、丁地平等革命者难平心中的激动,满怀深情的制作了一面他们想象中的五星红旗,藏在牢房的地板下。制作红旗后,大家纷纷述说心里的激动,最后由罗广斌凝结成一首诗《我们也有一面五星红旗》:
我们有床红色的绣花被面,
把花拆掉吧,这里有剪刀。
拿黄纸剪成五颗明亮的星,
贴在角上,
再找根竹竿,就是帐竿也罢!
瞧呀,这是我们的旗帜!
鲜明的旗帜,腥红的旗帜,
我们用血换来的旗帜!
美丽吗?看我挥舞它吧!
别要性急,把它藏起来呀!
等解放大军来了那天,
从敌人的集中营里,我们举起大红旗,
洒着自由的眼泪,
一齐出去!
(白公馆平二层革命者集体创作,罗广斌执笔)
狱中革命者制作的最独特的“五星红旗”:一颗大五角星居中,四颗略小些的星分列四角。图源网络
胜利的前夜,除了罗广斌同志脱险以外,参加制作红旗的大部分同志都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中殉难,光荣牺牲。解放后,罗广斌回到原来的牢房取出了这面红旗。
革命战士们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仍然坚定着对光明的希望,他们昂扬着斗志,时刻准备着迎接新中国的五星红旗!他们在牢房中,用这面并不标准的国旗,把自己最坚贞的爱和满腔热血献给了祖国。
在当时恐怖的高压之下,革命战士们化身为普通职员、教师、学生、工人、农民,甚至挑夫、苦力,在为个人衣食奔波之际,仍时刻把完成革命工作放在第一位。他们是那个时代优秀地下工作者的缩影,代表了一个英雄的群像。那是在国民党特务酷刑下也不曾磨灭的铁骨,那是一份崇高的、忠贞不渝的革命信仰的感召!
我们纪念江姐,同样也纪念着,和江姐一同被枪决的还断着腿的李青林、同样牺牲在监狱的《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邓惠中的儿子、怀揣无限希冀准备举旗冲出牢房的革命战士们,等等。他们同江姐一样,受尽折磨却不将秘密吐露一丝一毫!他们同江姐一样,有着高贵的灵魂,他们的忠义胆识震撼所有人的心间!
我们纪念江姐一样的烈士英雄,他们是为中华儿女开辟光明道路的领路人!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新中国成立后,江姐的事迹被写进了长篇小说,被搬上了舞台、银幕。《红岩》《烈火中永生》等文学、影视作品,《绣红旗》《红梅赞》等著名唱段,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代代传递诉说着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并且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
通过故事,通过影像,通过歌声,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时的江姐,那样的年轻,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无畏!
今年6月,曾经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扮演经典角色“江姐”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老师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10月,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歌剧院第一代“江姐”扮演者任桂珍老师逝世,享年88岁。
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深情的演绎,让江姐的革命精神传递,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也让每个人深深的记住了,并热爱着这些演艺工作者。
两位表演艺术家们已故去,但江姐代表的红岩精神永不会磨灭。
我们不会忘记,“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娜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
英勇无畏的革命先辈
我们也许无法重走你来时的路
但必定坚守住你以命相搏换来的新中国!
综合整理自:共青团中央、中共青岛市委党史研究院、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杨新:“江姐”的成长人生》、中国青年报《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 江竹筠》、央视《国家记忆|寻找江姐》、央视《故事里的中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