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赵磊 不可知论 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已有 145 次阅读2020-10-28 14:22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赵磊 不可知论 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赵磊等:“不可知论”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不确定性原理”何以被误导(之五)
赵晓磊  赵磊 · 2020-10-27 · 来源:乌有之乡

“不可知论”要表达的是:“一切都不可知”。然而,在“不可知论”的逻辑中,“可知”却成了“不可知”的前提。这样的逻辑,难道不荒谬么?

作者按:本系列博文来源于赵晓磊、赵磊《“不确定性原理”何以被误导?》发表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此处转发时,加了三级标题,补充了文字说明,并略去了引文出处和注释。如需确认,烦请核对原文。

  (一)张江如是说

  “不确定性原理”的真义,并不是说量子世界在本质上是“不可知”的。

  所谓“不确定性原理”的含义,是指“人们不能同时精确测量到量子的位置和动量”。

  而“不可知论”的含义,则是指“世界的本质决定了人们不可能认识世界”。

  显然,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正如张江教授所言:

  ——“(不确定性原理)其要害是,在一个确定时刻,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变量的精确描述,而不能‘同时’得到另一个变量的精准表达。仅此而已。”

  ——“不确定关系只在不能同时的意义上是有效的,离开这个限定无限推广是无效的。”

  对于把“不确定性原理”引申为“不可知”的做法,张江教授明确地指出:

  “对不确定原理的如此阐释与发挥,以及它对量子力学的歪曲,是哲学史上一直存在但从未占据主导地位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对不确定原理和量子力学以及人类理性追索的误解和歪曲。”

  张江教授把由此产生的“不可知论”定位为对“不确定性原理”的歪曲,我们以为是中肯和恰当的。

  (二)张华夏如是说

  在社会科学界,否定历史必然性的学者有一个所谓的科学依据,即客观世界“不可知”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而是在于客观对象本质上就是“测不准”的,或本质上是“不可知”的。

  如此一来,“不可知论”就为否定因果关系进而否定历史必然性,找到了一个可以为人类认识能力免责的理由。

  比如对于“不确定性”的原因,张华夏教授说:“这不是因为我们知识和测量手段的局限,而是因为微观客体根本不存在确定的初始条件”。

  究竟应该怎样解读“不确定性原理”,可以讨论。然而在我们看来,张华夏所谓“这不是因为我们知识和测量手段的局限”,未免过于绝对了。

  我们注意到,张华夏一边断言:“这不是因为我们知识和测量手段的局限”;一边又坚称:“事实上,这些反映了人们的一种信念的哲学命题是不可证实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明天的量子力学和分子生物学将如何”。

  既然张华夏“不知道明天的量子力学和分子生物学将如何”,又何以能如此自信地宣称:“这不是因为我们知识和测量手段的局限”呢?

  (三)胡塞尔如是说

  这里顺便讨论一个逻辑问题。

  按照某些人把“不确定性原理”解读为“不可知论”的逻辑,既然“一切都不可知”,那么,我们又怎么知道“一切都不可知”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呢?

  其实,“一切都不可知”仍然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确认自我“知道”的信仰,即对于“一切都不可知”这一命题的信仰或“知道”。

  这样的“知道”显然与“一切不可知”的命题是不能相容的。

  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尼尔斯·波尔在谈及量子力学时,曾提到“没有定律的定律”。意思是说,量子理论会得到这样一条定律:不存在经典物理学中的所谓“定律”。

  问题的悖谬在于,玻尔的这个“没有定律的定律”,难道不正是一个“定律”吗?

  正如胡塞尔在谈到真理时强调,否定真理是荒谬悖理的,因为这样的否定无异于说:“存在这样一个真理,那就是不存在真理”。

  胡塞尔的意思是说,当你否定真理存在的时候,你正试图说出另一个真理。

  换言之,当你说“不存在真理”时,其实是以“存在真理”这个前提为依据的;当你宣称“一切都不可知”时,其实是以“我的宣称是可知的”这个前提为依据的。

  “不可知论”要表达的是:“一切都不可知”。

  然而,在“不可知论”的逻辑中,“可知”却成了“不可知”的前提。

  这样的逻辑,难道不荒谬么?

  (未完待续)

  (赵磊,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常务副主编,教授,博导)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