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大关系》的形成和传播说明了什么?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论十大关系》的形成和传播说明了什么?
开心愚翁 (2015-11-29 09:05:36)
毛主席《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论十大关系》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起,被认为是毛主席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被赋予很高的评价。论十大关系的形成和传播强化了我如下认识。
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里的发言权不是言论自由意义上的,而是认识和实践意义上的,即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益于指导实践——言之可行。
讲话前,毛主席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汇报,汇报的内容主要是有关经济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毛主席不听取这么多中央部委的汇报,汇报者没有大量的调查研究,就不可能形成获得很高评价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反之,毛主席晚年之所以错误不少,是因毛主席年老体弱,精力不济,再也不能象听取34个部委的汇报那样调查研究,再也不能和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反复讨论,偏听偏信,脱离实际,主观独断。
二、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由《论十大关系》的形成和传播,一斑窥豹,可知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主席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之前,不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中央34个部委的汇报,汇报的内容主要是有关经济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而且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中央政治局的几次讨论,由毛泽东集中概括出来关于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从34部委的汇报到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无不体现集体智慧。这里强调集体智慧,并不是要否定毛主席所起的召集、集中概括、一槌定音的决定性作用,而是要恢复毛主席是伟人但不是神的本来面目,揭穿某些人把毛主席和他的同志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把戏。
《论十大关系》的讲话的形成说明集体智慧的重要,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怎么没有道理呢?
三、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易,不圆满
毛泽东思想主要通过其系列经典文章和语录体现出来。毛主席有不少文章是由讲话整理成文的,有的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反复修改。他不光自己动手反复修改,还请一些“秀才”或其他领导人帮助修改。
例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就是如此。毛泽东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后,在同年3月5日到20日举行的全国政协会议和3月6日到3月13日举行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都着重讨论了这个报告。随后,在各民主党派的中央机构相继召集的会议上,在中国共产党的许多地方组织所召集的会议上,也都讨论了这个报告。毛泽东本人也在不同场合反复宣讲这个问题,并多次对整理出来的讲话稿进行修改,形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草稿,然后在党内外征求意见,直到形成草稿第七稿,于1957年6月17日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毛主席本人的智慧为主体、主导,集中党内党外的智慧,反复讨论修改,七易其稿,才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多么不易!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标志着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上党内党外取得了共识,党内外满意,毛主席本人满意,大功告成。但并不圆满。我们知道,一年之后大跃进,两年之后庐山会议,与庐山会议相关联的有饥饿和无情打击,党内和社会上都不断有人民内部矛盾被激化为敌我矛盾或被当作敌我矛盾。一九六六年爆发的历时十年的文革更是把阶级斗争推向极端,谁还记得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由此可知,集体结晶不易,结晶了也未必圆满,结晶要珍惜,更要提升。
如果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尽管实践中有偏差,但至少在理论上毛主席与党内外取得了共识,那么,《论十大关系》则在理论上毛主席与党内外也没有取得共识。今天人们对于《论十大关系》评价甚高,但毛主席本人却并不满意,也不看重。《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发表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在记录稿的基础上形成整理稿。毛主席两次不同意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直到毛主席逝世,华国锋接班并打倒了四人帮,才刊登于《人民日报》1976年12月26日第一版。
由一、二、三可知,那些凭一孔之见就树旗呐喊,指点江山,说党和政府这也不是,那也不堪,唯我独尊,唯我正确,实现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舍我其谁的人们,自信虽可爱,自大实可笑。
四、毛主席本人的言行并不总是符合毛泽东思想。
毛主席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时,才六十三四岁,正是政治家的黄金时期,这两篇著作,应该最能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思想,可惜晚年毛主席在相当程度上违背了这两个报告的精神。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如今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说得何等好啊。可是,从庐山会议以来,阶级斗争掩盖人民内部矛盾,阶级斗争冲击经济建设,党外斗地富反坏右,批资产阶级,党内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清查“叛徒”“内奸”,批陈批林批投降派,到处是阶级斗争,到处有阶级敌人,一个又一个的接班人成了坏人,最始老实人接班后把毛主席的妻子和侄子打成了反革命投入监狱。“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时乎,运乎?非也。违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正确方针,把许多积极因素变成了消极因素甚至对抗因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