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姚有志 打好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收官之战

已有 123 次阅读2020-10-2 19:53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姚有志 打好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收官之战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姚有志:打好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收官之战
姚有志 · 2020-10-01 ·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打好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收官之战

  ——2019年在《岛屿战争论》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岛屿战争论》是近些年来揭示战争与和平转化规律的一部罕见的精品力作。2013年,当我有幸参与该书稿的审读时,就为作者朱文泉同志高度的使命担当和勇于理论开拓的精神所感动。朱文泉同志从普通一兵到高级将领,在地处东南沿海前线的南京军区部队战斗、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岛屿战争论》就是他履行使命任务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思想感悟和理论升华。

  2019年初,当我学习了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以后,又一次浏览了《岛屿战争论》,从而进一步领悟了长期担任南京军区各级主官的朱司令著书立说的良苦用心,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大业殚精竭虑的良苦用心。

  台湾问题,是中国革命三年解放战争时期的遗留问题。一定要解放台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面临70年的最现实的“岛屿战争”。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就着手解放台湾的作战筹划,并指定常胜将军粟裕为台湾战役的总指挥。后因美国军队侵入我台湾海峡和我军主要作战方向转向抗美援朝战争而搁置。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我军一举解放了国民党军盘据的浙江东部沿海岛屿。面对美国对新中国的全面封锁并企图制造“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阴谋,从50年代中期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开始思考、提出和形成在不放弃武力解放台湾的前提下,以和平方式收复台湾的设想。

  1956年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同与国共两党最高层都很熟悉的香港记者曹聚仁,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谈话。周恩来总理将毛主席的谈话内容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以一个中国为纲,国共两党举行第三次合作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四目是统一后台湾社会治理的几项具体政策。曹聚仁将“一纲四目”的精神转达给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后,得到台湾当局一定程度的认同。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虽然两岸之间还有断断续续的武装冲突,但多是打给美国人看的,打的是美国分裂中国的阴谋。所以此后60多年来的两岸关系,是以和平方式为主基调的。这也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把台湾回归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80年代三大任务之一的主要原因。

  然而,60多年来的两岸关系演进的事实证明,只凭和平的努力不能遏制分裂的逆流,单靠和平的手段难以解决敌我性质的矛盾,反复申明的和平诚意有时反而被视为懦弱的表现。就在今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发表针对台湾的重要讲话以后,台湾方面掀起了一股叫板大陆的狂暴逆流。日本殖民台湾50年,“台独”的根源在日本;美国操控台湾70年,“台独”的老板是美国。从李登辉、陈水扁到蔡英文,挟洋自重,在“台独”的道路上狂奔不止,干的包括参与乱港在内的坏事罄竹难书。即使被我们寄予厚望的国民党,只要“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拒绝祖国统一。民进党“去中国化”教育30年,国民党坚持反共教育70年。举个例子:1971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时,蒋经国策划了电影《八百壮士》,用突显的“青天白日旗”发泄对新中国的愤懑。就在新中国70年华诞前夕,有人又投巨资重拍了《八百壮士》,取名曰《八佰》,更显赫地突显“青天白日旗”,还大打广告说是向新中国70年献礼!还是解放军空军中校郭松民同志,首先发现该影片用“青天白日旗”挑战“五星红旗”的严重政治错误,最后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担纲,阻击了《八佰》作为国庆献礼片在今年的上映。

  贯穿人类历史有一条基本哲理:战争是两个和平之间的现象,和平是两个战争之间的结果,战争与和平的交织与转换,是人类社会的最常态。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文武兼备方能相得益彰。解决台湾问题也是这样:能战方能言和,言和更须能战。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保底王牌!解放军之所以仍称解放军,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台湾还没获得解放。因此,随时准备解放台湾,誓将五星红旗插到祖国的宝岛台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也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收官之战的首要问题。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新时代的岛屿作战的敌人,是顽固坚持反动立场的“台独”分子、分裂势力和武装干涉中国内政的外部势力。因此,新时代的岛屿进攻作战,不可能是狂轰烂炸的焦土式作战,肯定会有新的战争政策、作战方式和战术技术手段。2004年,在深圳召开第六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期间,曾有香港记者随机采访过我。记者问:解放军什么时候打台湾?怎么个打法?我说,解放军什么时候打台湾不由解放军说了算,而是由党和政府说了算,全国人民说了算,某种意义上甚至由陈水扁当局说了算。陈水扁民进党搞“台独”、踏红线,就可能把解放军逼上战争之路。至于怎么个打法?我不知道,知道了也不能说,但有新的原则要求是很自然的。如打独不打统,打军(抵抗之军)不打民,打点不打面,打预先通告之战,尽量不搞突然袭击,等等。总之要把作战矛头指向主要敌人。

  中国是唯一没有实现完全统一的世界级大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处于分裂分治状态的中国,谈伟大复兴还不够资格。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岁月里,毛泽东曾提出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即党的领导、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这也是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三大法宝。具体说来,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反“台独”、促统一最广泛的国内外统一战线,随时准备打一场以解放军为骨干的新时代岛屿进攻的人民战争,痛快淋漓地赢得祖国完全统一的收官之战!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原部长、少将,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