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普评制点评《国际歌》首句汉译的历史演变

已有 107 次阅读2020-8-18 16:33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普评制点评《国际歌》首句汉译的历史演变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李放春|从les damnés到“受苦人”:《国际歌》首句汉译的历史演变
李放春 · 2020-08-18 · 来源:开放时代杂志

“受苦人”这一带着浓浓土气的表述本身凝聚了中国革命的话语—历史性,而不仅仅是一个被抽掉了时间维度的汉语词汇。可以说,“受苦(的)人”这一范畴上所刻烙着的革命印记,才是它最终被采纳的深层原因。因此,从les damnés到“受苦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字翻译问题,而是一个文化对接的历史过程。它所展示的实际上是中国革命现代性实践中两条文化运动线路——即自外援入与自内发掘——的一次历史交汇。

  【内容提要】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国际歌》被译介到中国以后,这首经典革命歌曲在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的政治影响。本文考察了《国际歌》首句中les damnés一词的汉译演变,并从文化史的角度揭示出它的翻译实际上是与中国革命叙事的主体性范畴——“受苦人”之间实现文化对接的过程。从les damnés到受苦人,体现了中国革命现代性实践中自外与自内两条文化线路的一次历史交汇。

  Debout!les damnés de la terre

  Debout! les for?ats de la faim

  ——L'Internationale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国际歌》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国际歌》被翻译引荐进来,这首经典革命歌曲在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的政治影响。它的译介本身也是革命文化史上一件颇引人回味的往事。

  本文考察了《国际歌》首句中les damnés一词汉译的曲折演变,并尝试对其文化与政治内涵进行“知识社会学”式的挖掘与诠释。透过这样一个似乎微不足道的细节,我们或可管窥一段意味深长的历史。

  1887年11月6日,《国际歌》词作者欧仁·鲍狄埃(Eugène Pottier)在贫病交加中辞世。然而,这位革命诗人却在身后留下了“一个非人工所能建造的真正的纪念碑”。伴着工人音乐家比尔·狄盖特(Pierre Digeyter)为《国际歌》谱写的乐曲,鲍狄埃这位被列宁誉为“最伟大的用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将他的革命理想传遍了全世界。

  如果说《国际歌》是在世界上被最广泛传唱的歌曲,那么它的首句应算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句。随着这首革命经典在全球的传播,诗人笔下所谓的les damnés也成为了全世界受压迫者的代名词。

  这个革命范畴本来有着它特殊的文化背景。法语词damné原本是一个基督教色彩浓重的神学术语,指受诅咒的灵魂。法语中有句俗语souffrir comme un damné,就是通过“受诅咒的灵魂”这一形象比喻来形容人们蒙受苦痛的深重。此外,damné一词的涵义也可引申为被社会抛弃的人或社会与政治体系中的“贱民”。《国际歌》中的les damnés指的就是尘世间的不幸者。

  1923年6月15日,《新青年》季刊第一期上刊出中共负责人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众所周知,瞿秋白是《国际歌》最早的中文译者之一。这位才华横溢的革命文人,还首次为歌曲配译了乐谱。瞿译《国际歌》(不妨称之为“新青年本”)最为人称道之处是Internationale(俄文为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ом)一词的音译。在“新青年本”前出现的一些译本均采意译(如“第三国际党”),而瞿秋白则在副歌中采用“英德纳雄纳尔”(现为“英特纳雄耐尔”)的音译。这样一来,既保持了这首外来歌曲特有的神韵,又便利了汉语演唱,并且“令中国受压迫的劳动平民,也能和世界的无产阶级得以‘同声相应’”。

  然而,les damnés一词的汉译所面临的问题则有所不同。它直接指涉的是“起来”这一声革命号召的对象,因此必须为中国革命的政治主体所认同与接受。换句话说,les damnés的汉译必须切合中国革命的历史情境。因此,如何恰切地翻译这个洋范畴,关涉到它能否真正在中国的土地上扎根。

  怎样翻译才既不脱离原意,又能引起(没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中国民众的精神共鸣?“受苦(的)人”成为les damnés的汉译对应词,或许正反映出这一文化翻译内在的政治要求。我们知道,“受苦人”是中国革命话语中受压迫者的表述范畴,在革命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例如,著名歌剧《白毛女》中就有一句经典唱词——“永辈子的受苦人,今天要翻身”。可以说,中国革命叙事中的历史主体就是“受苦人”。

  由于瞿秋白在《国际歌》翻译上所作的开辟性工作,一般认为“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一句亦出自他的手笔。例如,维基百科有关《国际歌》的词条解释即反映了这一看法。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来看一下《国际歌》“新青年本”的首节内容:

  起来,受污辱咒骂的!

  起来,天下饥寒的奴隶!

  满腔热血沸腾,

  拼死一战决矣。

  旧社会破坏得彻底,

  新社会创造得光华。

  莫道我们一钱不值,

  从今要普有天下。

  原来,瞿秋白将проклятьем заклеймённый(les damnés的俄文对译)译为“受侮辱咒骂的”,而非“受苦的人”。因此,诸如瞿秋白高唱着“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慷慨就义之类的常见说法显然是讹谬之说。事实上,从les damnés 到“受苦的人”——这一文化“翻译”的实现,中间还要经历一番漫长的曲折。

  那么,“受苦的人”这个译法出自谁手?

  据诗人萧三回忆,他与陈乔年合作,几乎与瞿秋白同时翻译出了《国际歌》。当时,他们的译本首先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中国班上开始习唱。后来,随着这些学员归国派赴各地工作,萧陈版《国际歌》也就随之而传唱开来。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起,全国各地传唱的是这个译本。另外,萧三还提出了他们的译本与瞿译的不同之处。他认为,瞿秋白“完全是根据俄译再意译为汉文的”,而他与陈乔年“则主要是根据歌词的原文法文并参考俄译而意译为汉文的”。对此,一些瞿秋白研究的专家则持不同看法。

  我们且不去管这一争论。问题在于,“受苦的人”是否为萧三所译?

  中文维基百科公布了一份由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部印发的《国际歌》传单,其上注明刊印时间为1926年3月18日(纪念巴黎公社五十五周年)。因其在北伐的前夕印行,我们不妨名之为“北伐本”。这个译本的首节内容如下: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上的罪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作一最后的战争!

  旧世界打他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莫要说我们一钱不值,

  我们要作天下的主人!

  根据萧三回忆,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北伐本”就是萧三、陈乔年翻译的《国际歌》或者说主要在他们的翻译基础之上形成的版本。

  萧、陈译本的首句为“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与瞿秋白译本中的“起来,天下饥寒的奴隶!”一句类似。法语中 for?觭at直译为“囚犯”的意思,也可引申为“奴隶”,形容生活的苦难。例如,法语中有一句俗语travailler comme un for?觭at,意即“像奴隶般地劳作”。由此看来,萧、陈在翻译的时候可能将起首两句的前后顺序做了颠倒:les for?觭at de la faim一句的汉语对译是“饥寒交迫的奴隶”,而les damnés de la terre一句对应的才是“全世界的罪人”。也就是说,萧、陈将les damnés(而非les for?觭ats)译成了“罪人”。

  乍看起来,“罪人”这一译法固然显得比较简练,但从词义的准确性来看,它并不比“新青年本”中“受污辱咒骂的”更贴近法文原意。我们无法确知萧三采用“罪人”来翻译les damnés的初衷。在汉语中,“罪人”是一个具有佛教底蕴的生活范畴。晚近以来,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生根,“罪人”也成为汉语基督教的重要语汇。或许,萧三在翻译时考虑到了“罪人”一词的基督教色彩?

  对于本文而言重要的是,我们根据北伐本确知,当时萧三采用的汉语范畴是“罪人”,而非“受苦的人”。同时,不难看出,“全世界的罪人”也奠定了“全世界受苦的人”一句的修辞基础。

  1939年,适逢十月革命二十二周年纪念之际,正在延安的萧三又在吕骥、冼星海的帮助下对《国际歌》译词进行了修改。据萧三回忆,这个修订本(不妨称之为“延安本”)一直沿用到建国以后很久。不过,由于歌词的第一节已唱出很久,故萧三未做较大修改。“延安本”的首节内容如下: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的罪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作一次最后的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莫要说我们一钱不值,

  我们是新社会的主人!

  在这节新译词中,萧三仅将“天下”改为“新社会”,而起首两句则未作任何更动。

  于是,我们的问题就变成:是谁把“罪人”改译为“受苦的人”?

  萧三之后,最为重要的《国际歌》汉译者当推诗人兼翻译家沈宝基。

  1934年,沈宝基获得法国里昂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此后,经年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工作。1956年,他翻译了让·瓦尔鲁(Jean Varloo)为纪念巴黎公社八十周年而编注的《巴黎公社的诗人》(Les Poètes de la Commune)一书。其中,收录了诗人鲍狄埃的《国际歌》。我们不妨将沈先生新译的《国际歌》名之为“公社本”。

  “公社本”是《国际歌》全文六节的第一个汉语全译本。而且,沈宝基精通法语,他的译本也被广泛视为权威版本。那么,“受苦的人”是否出自他手?

  最近,一篇纪念沈宝基诞辰百年的短文中提到:诗人施蛰存曾透露,沈宝基将萧三所译的“罪人”改译为“受苦的人”,这样更贴近原意。施先生还说,沈宝基的这一改动得到了周总理的首肯。

  绕是如此,我们还是来看一下“公社本”的首节内容:

  起来!全世界受罪的人!

  起来!饥饿的囚徒!

  真理象火山那样怒吼,

  喷发出最后的烈火。

  旧世界我们要彻底摧毁,

  奴隶们起来呀起来!

  世界要根本改变,

  无地位的人要做主人!

  根据这节歌词,沈宝基将萧陈译本起首两句的顺序重又颠倒了回来,并且确实修改了“罪人”的译法。不过,他将les damnés改译为“受罪的人”,而非“受苦的人”。

  “受罪”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个词汇。这个源自佛教地狱观的范畴,常被用来描述生活的磨难与不幸。应该说,“受罪的人”这一汉译比“罪人”显得更为通俗,也较少歧义。它比较恰切地传达了法文原意,同时又非常切近中国大众的生活语境。实际上,这一新译亦得到萧三的认可与采纳。他在1962年10月写的“公社的歌声响遍全世界”一文可资为证。在这篇为纪念鲍狄埃诞辰125周年而写的漫谈中,萧三顺带公布了他新修订的《国际歌》第一节。内容如下: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世界受罪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做最坚决的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休看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在这节新译歌词中,萧三将“罪人”改成了“受罪的人”。

  然而,在萧三推出他的新译之前,中国音乐家协会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经联合公布了一个由“有关专家”修订的《国际歌》版本。这个修订本最初发布在《人民日报》1962年4月28日六版,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通过电台几次进行广播教唱。同年,《人民音乐》杂志12月号再次刊发了中国音乐家协会的修订本,故名之为“人民音乐本”。这个新修订本的首节内容如下: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正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国际歌》的版本。“受苦的人”一词在这个版本中才首次亮相。

  12月1日,鲍狄埃逝世七十五周年暨狄盖特逝世三十周年的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诗人张光年(时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在大会上所做报告中讲到:《国际歌》是一团烈火,“照亮了劳动者前进的道路,温暖了全世界受苦人的心”。可见,“受苦人”成为了劳动者的代名词。

  当时,萧三也参加了纪念大会。然而,参与《国际歌》修订工作的“有关专家”中,并不包括萧三。纪念大会前后,萧三写了“第一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之歌”一文表示响应“人民音乐本”的推出。在这篇文章中,萧三悄然将“受罪的人”改为“受苦的人”。萧三的两篇文章前后相隔不过月余,显然,这一改动并不是他的初衷。

  看来,“受苦(的)人”应是出自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有关专家”。但是,目前我们尚无从得知其具体人员组成。例如,我们不清楚“有关专家”里是否包括了沈宝基,以及(如果包括在内的话)他可能发挥了什么作用。不过,即使沈宝基包括在内,似乎也找不出理由来为什么他要提议将“罪人”改为“受苦的人”,而不是他自己曾采用的“受罪的人”。

  这条线索到此就中断了。

  幸运的是,一位曾亲历这次《国际歌》修订工作的当事人回忆了当时的一些情况,又为我们的问题提供了进一步的线索。此人就是经济学家于光远。

  据于光远透露,他曾与闻过《国际歌》汉译的修订事宜。根据记忆,老先生将这次修订工作的起始时间大致锁定为1958年。他提到,当时讨论的时候,《国际歌》歌词第一段的第一句“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没有人提出问题。第二句“起来!全世界的罪人!”,不少人认为不妥,说有各种各样的罪人,不能一般地号召罪人起来革命。

  其时,沈宝基先生已经公布了他翻译的《国际歌》。因此,出现以上的议论完全在情理之中。不过,于光远先生对此则不以为然。他觉得“把‘全世界的罪人’改成‘全世界受苦的人’从文学方面来看是太笨拙了点,同时又只表达出生活困苦的一面,未表达出受压迫的一面,只有经济没有政治,也有缺点。”此处提及一下,于老先生回忆这段往事的初衷是与故人胡乔木打笔墨官司。他相信,胡乔木(时为毛泽东秘书)是这一改动的主要决策人。

  于先生提到:法文歌词直译起来应是“起来,世上堕入了地狱的人(les damnés);起来,饥饿的苦役犯(les forcats)”。他认为,“罪人”和“受苦的人”两者译得都不好。“罪人”没有把“苦役犯”的意思表达出来,而“受苦的人”也没有“苦役犯”好。看来,老先生以为“受苦的人”是les forcats一词的汉译。这恐怕还是受了萧三译本(起首两句前后顺序颠倒)的误导。不过,就胡乔木的改动,当时于光远虽有不同看法,但又认为“这个争论不带什么原则性”。他忿忿不平的主要是胡乔木把“一钱不值”改成了“一无所有”,认为这一改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且不去管这一争论。对于本文的问题而言,于光远先生的回忆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内幕性质的线索:胡乔木是将“罪人”改为“受苦的人”的操刀者。

  至此,本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似已得到解决。在发现更多史料之前,姑且让我们接受于光远的说法,即这一改动系出自胡乔木的意思。然而,更进一步的问题在于:胡乔木为什么要坚持采用“受苦的人”,而不是沈宝基等法语专家已采用过的“受罪的人”或其它译法?对此,于先生在回忆中没有交代。

  我们知道,“受罪”与“受苦”这两个词都是中国民众常用的生活语汇,而且有着同样的文化渊源。因此,“罪”与“苦”(以及“受罪”与“受苦”)也常常被放到一起使用。仅就文字翻译的准确性而言,“受苦的人”并不比“受罪的人”更贴近法文原意;而从文化翻译的情境感来看,“受罪的人”这一译法的通俗性也决不比“受苦的人”要差。

  然而,为什么最终却是“受苦的人”成为“钦定”译法?

  新近出版的一部纪实小说中写了一则有关朝鲜战场上毛岸英的轶事,恰好涉及《国际歌》中“罪人”的翻译改动。或许,这个故事能对我们有所启示,故摘录如下:

  有一次,警卫班要吸收新党员,准备在开支部大会时唱《国际歌》。毛岸英找来中文歌词,唱了几遍后发现不对劲,就一边唱一边琢磨。

  彭德怀看见毛岸英手里捧着一本书,嘴里哼着歌曲,不解地问:“岸英,你究竟是在看书还是在唱歌?”

  “彭总,我是在研究《国际歌》,有些歌词中文翻译得不准确。”

  “你小子,可真是胆大包天,竟敢改《国际歌》!”彭德怀笑着说。

  “我觉得‘起来,全世界的罪人’,‘罪人’译得不得劲儿,也不准确。还有那‘我们一钱不值’,这不是把自己说扁了吗?”毛岸英说,“我觉得把‘罪人’改成‘苦人’好。”

  “改成‘受苦人’更顺口。”彭德怀思索着说。

  “‘我们一钱不值’,这句翻译过来,‘是我们一点财产也没有’,唱不上来呢!”

  “‘没有财产’太啰嗦,不如改成‘一无所有’。”

  “对对对,改成‘一无所有’好!”毛岸英满意地重唱一遍: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根据这段轶事,从“罪人”到“受苦人”的翻译改动竟是出自毛岸英的意愿,而经彭德怀提了出来。

  当然,不难看出,这段轶事有诸多杜撰成分。作者武立金把1962年才推出的“人民音乐本”挪到了毛岸英口中,将胡乔木与于光远关于“一钱不值”的争论改编为毛岸英与彭德怀的讨论。但是,如果毛、彭二人关于“罪人”的讨论有事实依据的话,我们则可进一步推断:胡乔木坚持的改动可能反映的是毛岸英的遗愿。

  权且搁下这一推测性的看法。也许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这则轶事中,“受苦人”的译法是由彭德怀(而非毛岸英)提出来的。这就又引出一个有趣的问题:

  精通俄文的毛岸英感觉“罪人”译得不准完全在情理之中,而不通外文的彭德怀如何能提出les damnés的准确译法——“受苦(的)人”呢?

  彭德怀提出“受苦人”这一汉语对译来,当然不可能是由于他对法文或俄文有所精研。我们有充分理由再做一个推测:“受苦人”是这位湖南军人在陕北的革命岁月中从劳动人民那里习得的一个“土”说法。

  实际上,“受苦人”至今仍是陕北庄稼汉日用的自我指称范畴。当地人把下地劳动叫做“受苦”,而“务庄稼”的庄户人就是“受苦人”。我们知道,“受苦”是一个有着深厚佛教渊源的范畴。而在陕北高原上,佛家文化一直有着广泛的影响。“受苦人”这一自我观念,或许正反映出以“众生受苦”为法的佛家觉悟对黄土地上的生存感受的深刻塑造。当然,笔者认为陕北的“受苦人”范畴不唯是佛家文化的体现,而且也融入了黄土地上根深蒂固的道家式“贵生”精神,从而得以转出“受苦”的积极意涵。不过,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已远远超出了本文的研究任务。

  “受苦人”的内涵与黄土地上的艰辛劳作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个乡土范畴,曾在陕北长期生活与战斗过的彭德怀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作家笔下的轶事虽不具有历史可靠性,倒也有相当的情境合理性。

  不过,在革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本土扎根的过程中,一个(有着佛教渊源的)土说法与一个(有着基督教背景的)洋概念之间实现文化对接,恐怕不是由于哪个人灵机一动、脱口而出这么简单。实际上,在成为les damnés的汉语对应词之前,“受苦人”这一乡土性的集体自我范畴已经被逐步地挪用、改造成为中国革命叙事的主体性概念了。尤其是在革命文艺中,“受苦人”是频繁出现的语汇。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除了前文曾提到的歌剧《白毛女》外,熟悉红色文艺的读者还会联想到民歌《翻身道情》、长诗《王贵与李香香》、小说《受苦人》、电影《苦菜花》、样板戏《杜鹃山》等等。对于“受苦人”这一地方性范畴的普适化(去乡村化、去地方化、去性别化等)过程,笔者将另行撰文考察,在此不再赘述。简言之,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革命文艺的宣传与普及,“受苦人”已经成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本土性革命话语范畴。

  1999年,诗人绿原(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重新翻译过法文版《国际歌》。对于他的翻译,老先生特别加以说明,他使用的都是“公约数式的汉语”。

  绿原译词的首节内容如下:

  起来!全世界的受苦人!

  起来!饥饿的囚犯们!

  这是最后的爆发,

  理性已从火山口发出轰鸣。

  把腐朽的一切扫除干净,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世界将从根本改变:

  我们一文不值,

  但要成为全才!

  根据这段译词,绿原将les damnés译为“受苦人”——在这位湖北文人的词库中,“受苦人”具有了“公约数”性质,足见已多么地深入人心。

  写到这里,我们尚未能最终确定“受苦(的)人”到底出自谁手,而只是考察了几种可能性(包括彭德怀、沈宝基、胡乔木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有关专家”)。然而,或许我们已有理由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此,而在于“受苦人”背后起推动作用的某种“社会需求”。这种“需求”是在中国革命的话语—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并构成les damnés一词汉译的内在政治要求。

  不妨再来回顾一下诗人施蛰存的“爆料”。据老先生透露,周恩来曾将“受苦(的)人”这一翻译改动誉为“重大贡献”。如果确有此事(不论是否针对沈宝基)的话,当然不会仅仅是由于这一汉语对应词比“受污辱咒骂的”、“罪人”等等更为准确地表达了les damnés的法文原意。实际上,“受苦人”恰恰没有拘泥于法文原意,而是一个食洋而化、落地生根的“翻译”。也许,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对接”。因为“受苦人”这一带着浓浓土气的表述本身凝聚了中国革命的话语—历史性,而不仅仅是一个被抽掉了时间维度的汉语词汇。可以说,“受苦(的)人”这一范畴上所刻烙着的革命印记,才是它最终被采纳的深层原因。

  因此,从les damnés到“受苦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字翻译问题,而是一个文化对接的历史过程。它所展示的实际上是中国革命现代性实践中两条文化运动线路——即自外援入与自内发掘——的一次历史交汇。

  本文节选自《开放时代》2008年第4期。

  作者李放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历史系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