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林彪四干将的夫人们(组图)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解密林彪四干将的夫人们(组图)
2020-04-10 10:10 星岛环球网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 他得知陈绥圻已经从农场回来,而且空军党委已明确指示:“吴法宪的女儿考大学不受吴法宪影响,考得上就上。”他的二女儿吴金秋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三女儿吴梦璀考上了北京无线电技校。陈绥圻心甘情愿地接受了长达九年的改造。劳动使她成为一个普通劳动者。
左起:李作鹏、吴法宪、林彪、黄永胜、邱会作
吴法宪
当吴法宪出现在法庭上时,其妻陈绥圻还在浙江绍兴县龙虎山林牧场劳动。
1971年10月30日,陈绥圻qi2由中央专案组审查,1978年经中央批准,结论为:“林彪死党,积极参加了林彪反 党反革命阴谋活动。鉴于罪行严重,属敌我矛盾,撤销党内外职务, 开除党籍、军籍,交空军送浙江省国营农场监督劳动。”
1968年5月,由叶群提名,军委办事组下达命令,将本来不是军人的陈绥圻从民航总局调到空军,任吴法宪办公室主任。
对于叶群的关心,陈绥圻有些受宠若惊。她亲笔给林彪、叶群写信:“您对我们的关怀和照顾,永生难忘……”此后,在陈绥圻给林彪、叶群的信中,不断出现效忠的语言。
1970年7月,林立果在空直机关二级部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做了所谓活学活用的“讲用报告”,陈绥圻带头喊起了“向林立果学习”的口号,一连喊了十七句,嗓子都喊哑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吴法宪是最怕死的。实际上他怕死的原因在于有陈绥圻和五个孩子。对妻子的爱怜和对孩子的歉疚使他要争取活下来。
1980年夏天,孩子们来探监。他得知陈绥圻已经从农场回来,而且空军党委已明确指示:“吴法宪的女儿考大学不受吴法宪影响,考得上就上。”他的二女儿吴金秋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三女儿吴梦璀考上了北京无线电技校。他彻底相信了党的政策,他是几个主犯中交代材料最多的一个。
陈绥圻心甘情愿地接受了长达九年的改造。劳动使她成为一个普通劳动者。农场每月发给她五十元生活费,她很节俭,回到北京时还给孩子们带回了一点积蓄。
她是从广播中得知审判吴法宪的。当听到吴法宪还能保住性命的宣判时,她振臂高呼了三遍:“共产党万岁!”不久,吴法宪活着同她见面了。他同陈绥圻在山东济南市过上了他们向往了十来年的平常人的生活。
黄永胜
在几名主犯的妻子中,黄永胜的妻子项辉芳的感情生活是最不幸的。
在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开庭的第二天下午,项辉芳向学习组汇报了自己的四点思想:
一、拥护公审林、江集团,拥护公审黄永胜;二、希望组织上在公审后尽快解决他的结论问题;三、她和孩子有些东西在黄永胜原来的住处,怕被当成黄永胜的东西没收;四、她不是黄永胜的家属,再次提出和黄永胜离婚。
这是一份较有意思的思想汇报,不是简单的划清界限、表明态度。
可以证明,项辉芳同黄永胜在感情上存在矛盾。矛盾之一是黄永胜虽已年过半百,但拈花惹草的习性仍未改掉。黄在聂帅手下工作时,因同一个地主的女儿发生不正当的关系,挨了批评后才到东北去投奔林彪。
到北京不久,项辉芳给叶群写了一封告状信,告黄永胜喜新厌旧、偷鸡摸狗、感情不专一。她没有想到信和汇报都成了后来叶群俘虏黄永胜的王牌。
项辉芳在黄永胜被羁押时还蒙在鼓里。而且在这之前,项辉芳不管与黄永胜如何吵闹,但为了攀附林、叶,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项辉芳同黄永胜的关系越来越恶化,这在林彪、江青反 革 命集团中已不是什么秘密。黄永胜被羁押后,项辉芳也于1971年12月由中央专案组审查。 1978年6月定性为林彪死党,敌我矛盾,开除党籍、军籍,送安徽省监督劳动。同其他被告的家属一样,中纪委于1979年9月宣布对她进行重新审查。
在漫长的审查中,她已知道了黄永胜的一切,并决计重新开始自己的一切。
在军事学院的大院里,人们常见到一个憔悴孤单的女人在夜晚散步。她每月领取六十元生活费,等待和盼望组织上对她的处理和定论。
后来,黄永胜被判决后,项辉芳就同黄永胜离了婚。没多久,黄永胜保外就医,因病情恶化在青岛结束了生命。
李作鹏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经海军党委批准,对李作鹏的妻子董其采进行审查。
董其采对这一决定有点愤愤不平。当李作鹏在关押点感叹这是“城楼失火,殃及池鱼”时,她也在说自己替林彪、叶群当了替罪羊。此时他们似有一种心灵感应。
她同李作鹏俨然是天生的一对顽固分子。在人生旅途中,她同李作鹏配合得十分默契,叶群给她一个很恰当的称谓:董高参。
早在1966年初,董其采就给叶群打电话写信,说:“中央军委和总政的一些人为了保护萧劲光、苏振华,就整李作鹏。
李作鹏现在目标很大,支持他的人很少,在海军不好工作……他只有靠林总了。”
林彪、叶群很喜欢董其采和李作鹏的搭配。1968年5月,董其采在一路绿灯下,调到海军担任海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以帮助李作鹏策划阴谋。
在林彪几员虎将的夫人中,董其采似乎与一般人不同,她性格古怪。如果走在路上看见哪个人不顺眼,她可以上前将其训哭。如果她不高兴,她会谁也不理。这种性格使得她没有更多地参与林家诸如“选美”和生活一类的事情。但她在给叶群的信中言及“我有千言万语,只等有机会向你倾诉……只有你和林副主席最了解作鹏同志和我”,说明她也有失去个性的时候。
李作鹏接受审判时,董其采正在天津附近汉沽的农场里。她知道所发生的一切,唯一担心的是李作鹏的心脏病。
董其采在1979年7月至1981年6月的七次申诉中提出:“在长达十年对我的审查中,在许多重大原则问题上,已构成对我政治上的诬陷……是不折不扣的冤案,坚决要求给予平反……”
尽管如此无理纠缠,中央还是对其实行了宽大政策,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解除了监督劳动,开除党 籍,撤销原行政职务,定为行政十四级,按退休处理。
之后,她盼望已久的同李作鹏在一起生活的愿望如愿以偿,他们被妥善安置在山西太原市的一套公寓里……
叶群认为,黄永胜的夫人是家庭妇女型,眼光不高,善于计较,不太合群;吴宪法夫人活泼能干,擅长外交,但处事属粗线条;李作鹏夫人是一个知识分子,参政主事都行,但好面子,摆架子;邱会作夫人脑子灵活,悟性较好,搞阴谋也有一套,办事很得体。因此,叶群比较喜欢邱会作夫人胡敏。
邱会作
在林彪的几员“虎将”中,邱会作好色有名,别看他瘦得像一辈子吃咸菜似的,但在寻花问柳上很有一手。“文化大革命”初,由于他生活作风腐化,被造反派当成“花花太岁”批斗,造反派掌握的情况有根有据,这些让胡敏不会不伤心。
但是,为了顾及家庭的名声,特别是邱会作的地位,一想到这个地位给她带来的荣耀和特权,她就把打掉的牙吞下肚里。胡敏亲自给叶群打电话,请求林彪保护还沾着其他女人体香的丈夫。
待邱会作过了这一关后,她还亲自上街买了一块画匾送给林彪、叶群表示感谢。
她给叶群的诗文中,称叶群的关怀是“母爱”。“九·一三”事件前夕,叶群与胡敏频频通话。12日晚,叶群逃跑前,还问候了邱、胡夫妇,称赞他们给孙子取了一个好名字。为此,胡敏高兴得又唱又跳。次日凌晨,当她得知叶群和林彪已逃跑的消息时,像是当头挨了一棒。
1971年10月12日,即邱会作被羁押十八天后,总后勤部党委批准开始对胡敏的审查。1978年6月审查结束,她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党籍、军籍,送陕西省农场监督劳动。
劳动是艰苦的,使她这个养尊处优、生活奢侈的总后勤部部长夫人极为不适。但她在这里结识了不少家乡熟人,这给她后来同邱会作定居西安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