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遇险特务猛地抡起木棒砸向毛泽东后脑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毛泽东延安遇险记:特务猛地抡起木棒砸向毛泽东后脑
2019-04-18 09:01 星岛环球网 来源:中华网
核心提示: 在这危急关头,蒋泽民迅速稳住了脚跟,侧转身子,就在刺客再次抡起木棒时。居然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如同饿狼一般扑向蒋泽民,想要进行生死较量。这家伙邀功心切,手拿木棒行刺,可谓不择手段,如果持枪暗杀,危险性可就大了。
1941年9月中旬的一天,陕西省绥德地区一位国民党副专员从西安返回途中来到延安。他在这里参观了几天,被延安人民民主团结的气氛和火热的斗争生活深深吸引住了,内心深处受到强烈震撼。他在回到绥德之前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希望见一见毛泽东主席。
毛泽东简单了解了这位国民党副专员的情况,听说此人抗日积极,工作努力,在老百姓中间有不错的口碑。毛泽东有意提高了声调说:“好呀。‘磨擦’专员跑了,抗日专员来了,这是喜事啊。”
一位国民党的地区副专员,为何引起毛泽东这么大的兴趣,为何很快就要见他,而且还要请他吃饭?这就不能不说到这位副专员不久前的上司、“磨擦专家”何绍南。
此人是死硬反共分子,深谙蒋介石的反动旨意,处心积虑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可是,由于大势所迫,表面上又不得不大唱团结合作的高调,背地里却干起了反共反人民的勾当。他将保安队分组驻扎各县,加强国民党的统治,同时还在各县组织暗杀队、石头队、棒子队。对八路军留守部队疯狂进行各种破坏活动。
对于绥德的这位反共专员,边区政府决定把他赶走,肖劲光起草了给蒋介石的电报,毛泽东亲笔修改电文,措辞非常强硬:“请将该犯官何绍南加以逮捕,并解至陕北,组织巡回法庭,命民众代表参加审判,置以重典,以肃法纪,而快人心!”
蒋介石接到这封电报,踌躇难决,思量再三,认为当前还不是同毛泽东公开翻脸的时候,只好丢卒保车,匆忙把何绍南给调走了。
这位“磨擦专员”走后,绥德地区何去何从,成为边区政府格外关注的问题。所以,当这位绥德地区的副专员在参观延安以后并提出要见毛泽东的时候,自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毛泽东在百忙中决定抽出时间接见,并打破常规,亲自陪他吃饭。
有人突袭毛主席
上午11时许,毛泽东带着陈伯达和政研室的两位书记员,由叶子龙和蒋泽民跟随,去接见绥德地区那位副专员,然后一起去大边沟青年食堂吃饭。
快要走到青年食堂的时候,保卫参谋蒋泽民从车窗里看到食堂东厅前的场地上聚集着一大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弱,还有五六名警卫战士在那里站岗值勤,维持着秩序。
早已过了开饭时间,这些群众为何还聚集在这里?职业的习惯让他马上警惕起来。
毛泽东先下了车,紧跟着,那位副专员和陈伯达、叶子龙等也都下了车。
群众见来的果然是他们盼望的毛主席,人群—下活跃起来,拥挤着直往前凑,想尽量靠近一些。毛泽东侧着身子,微笑着向拥来的群众频频招手。场面虽然不大,却很让人感动。那位副专员从未遇到过这种场面。看见老百姓这么热爱共产党的领袖,他的眼里也泛起了激动的泪花。
蒋泽民紧走两步,抢在一个台阶上,冷静地观察着热情的人群,他知道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倍加小心,沉着应对。果然,他发现一个青年人站在人群的后面,倒背着双手,也在拼命往前挤。
别人都在鼓掌,或是举起双手欢呼,这个青年人为何倒背着手呢?蒋泽民立刻警惕起来,向旁边横跨一步,换个角度向他身后望去,只见此人的手里拎着一根1米多长的木棒,沉沉地拖在地上,像是刚从柳树上砍下来的树枝。
这个人是谁?想干什么?蒋泽民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从头到脚打量这个可疑的人:瘦高个儿,20多岁,皮肤较白,相貌端正,穿着旧衬衫和旧裤子,地地道道当地人打扮,如果不注意看他,不会觉得此人有什么特别。可是,蒋泽民敏锐地感到,此人不像是普通的青年农民:那副白白净净的面孔,平平展展的衣服,尤其是那双贼溜溜的眼睛,还有拖在身后的木棒。
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蒋泽民快步冲到毛泽东的身边,侧身随他走动,而眼睛却在监视那个青年人的一举一动。这时,走在前面的副专员已经进了食堂,毛泽东向后转转身子,礼貌地向群众微笑着挥了挥手,也向食堂走去。就在毛泽东跨进门口的一刹那,那个青年人一个箭步蹿到门前。猛地抡起手中的木棒,向毛泽东的后脑部位狠命砸去。动作快如闪电,令人猝不及防!而毛泽东丝毫没有察觉,仍然向前走着。
化险为夷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呼喊、开枪或者推开那人都已来不及了。说时迟,那时快,蒋泽民猛地抬起右臂,一下挡住砸向毛泽东的木棒,只听“砰”的一声。木棒重重砸到蒋泽民的右臂,由于用力过猛,身体失去重心,他的身子晃了两晃,险些被木棒砸倒。眼前冒出一片金星,右臂顿时失去了知觉。
在这危急关头,蒋泽民迅速稳住了脚跟,侧转身子,就在刺客再次抡起木棒时。他伸出铁钳般的左手。一把将木棒抓住,刺客拼命想夺,然而却让蒋泽民夺了过去,随即飞起右脚,—下踢倒了刺客。
不料那家伙也有些功夫。居然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如同饿狼一般扑向蒋泽民,想要进行生死较量。在这危急关头,警卫班的冯永贵带两个战士飞快赶到。照准刺客的腹部,冯永贵一脚踢了过去,真是又准又狠,刺客像只口袋被摔到地上。那家伙尚未反应过来,就被两个战士死死压住,冯永贵迅速掏出一团东西。塞到他的嘴里,那家伙想要喊叫什么,已经来不及了。
战士们把他捆得结结实实,塞进汽车里面,押送到边区保卫处。经过反复查证,才知是潜入延安的特工,只不过是个外围人员,尚未配备枪支,主要任务是刺杀中共中央高级领导人。这家伙邀功心切,手拿木棒行刺,可谓不择手段,如果持枪暗杀,危险性可就大了。
走在最前面的副专员对此毫无所知。毛泽东就这样平平安安、又说又笑地进了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