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毛泽东在延安被迫吃鸡是革命任务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陈云:毛泽东吃鸡是革命任务
2020-04-17 10:21 星岛环球网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 据司马璐后来说,在他的印象中,当时一般的党员对陈云都相当敬重,觉得他为人正派,他所见到的陈云为毛泽东吃鸡作解释的这段话,中共任何文件中都找不到了。
毛泽东在延安被迫每天吃鸡:这是革命任务
1943年12月9日,毛泽东和陈云、林伯渠参观陕甘宁边区第三届生产展览会。(资料图)
毛泽东诞生于1893年,于1976年去世,享年八十三岁。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国内和平时期,毛泽东的身体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就是到了晚年,他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这些固然与他的饮食习惯以及坚持运动的爱好离不开,但周边人士对他在生活中的“特殊”照顾不无关系。
1935年1月中旬的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确立了在中共党内的领导地位。出于战略的需要,毛泽东率红军转战陕北,并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一年后的1936年10月9日和22日,红二、四方面军到达陕北,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随中央机关由保安迁往延安,直到1947年3月18日红军撤离,也就是说,毛泽东在延安整整呆了十年之久。
当时的延安,堪称中国内地最贫穷的地区之一。这可以从与毛泽东关系亲密的美国记者斯诺在后来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窥豹一斑:“1936年底,当中央红军进驻延安并把它作为陕甘宁边区的行政首府时,延安只是一个约有一万人的贫穷沉闷的集镇。”“整个陕甘宁的贫穷落后全反映在延安的萧瑟之中。”
而当时的周恩来也对斯诺说:“陕北的农民太穷了,他们的土地非常贫瘠。在江西和福建,人们是打着包袱来参加红军的,而这里的人民参加红军连双筷子都不带,再也没有比他们更穷的了……”可见,当时的红军身处延安,在物质条件上确实很难得到更多的供给。
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也意识到延安地区的困难,熟读史书的毛泽东自然不会不懂得与民众同甘共苦维持政权的道理,因此一直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
但当时的中央领导人为了保证毛泽东的身体健康,提出了一些“特殊”待遇——每天让毛泽东有鸡吃。对于当时的延安民众而言,鸡肉已经是非常奢侈的“生活高级品”了。
由于生活艰苦,而我党又是以“平均主义”的旗号进驻延安以及其它革命根据地的,因此,毛泽东所享受的“特遇”自然引起民众以及党内的质疑。对此,时任中央组织部长的陈云出来为此事作说明。
陈云当时负责中共官员的工作分配,高级干部由毛泽东(有时也包括刘少奇)决定,中级干部由组织部(有时由陈云亲自谈话)决定,下级干部由所在单位决定。
据中共党史专家司马璐回忆:他最后一次到中央组织部,高文华(中共湖南省工委书记)在低头看有关司马璐的材料。然后他站起来,走到窑洞的后边。一会儿,陈云随高文华走出来,陈云也在这个窑洞里办公。然后,司马璐被陈云叫去问话。
当时,陈云写过一本小册子,叫《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是早年中共学习的必读文件。陈云当年作这项政治报告时,司马璐也坐在下面听。当时,司马璐坐在前面的地上。陈云讲完问道:“同志们有什么问题吗?”
一位比司马璐年纪略长的官员从他身边走过去向陈云递了一张条子,随后,陈云说:“刚才这位同志问,既然共产党是讲平等的,为什么我们大家的生活这么苦,毛主席却总有鸡吃?”
陈云接着做出回答说:“是的,毛主席总有鸡吃,这不是毛主席愿意的。毛主席希望和我们大家过一样的生活,但是同志们想想,毛主席的健康对中国革命多么重要!所以,毛主席不愿吃鸡,党中央的命令一定要毛主席吃鸡。和我们每一个革命同志一样,毛主席吃鸡也是一种革命任务。”
据司马璐后来说,在他的印象中,当时一般的党员对陈云都相当敬重,觉得他为人正派,他所见到的陈云为毛泽东吃鸡作解释的这段话,中共任何文件中都找不到了。
文章摘自《老年日报》2007年6月5日 原题为《陈云:毛泽东吃鸡是革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