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与四人帮在文革期间为何没动粟裕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林彪与“四人帮”在文革期间为何没动粟裕?
2020-05-12 09:09 星岛环球网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 毛泽东也没有忘记立下了“淮海战役第一功”的粟裕.1967年7月,毛主席亲自指示任命粟裕兼任中国科学院代表。1972年在陈毅追悼会上。毛泽东主席更是紧紧握着粟裕的手说:“井冈山时期的战友不多了。”毛泽东的一句话,使身处逆境的粟裕感到了莫大的欣慰,也正是有了毛泽东对粟裕的一系列关照,“四人帮”才不敢动他。
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粟裕虽然上了“黑名单”,但这位开国大将却没有受到冲击。在庐山会议上他“一声不吭”,在江青面前他“装聋作哑”,这是他的机智沉着。人们更想知道的是:是谁保护了他?他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与林彪、“四人帮”集团又是如何相处的?
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
1958年军队发生了一次反对教条主义的运动,粟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撤掉了总参谋长的职务。此后他被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这实际上是个闲职,也就是没有了在军事第一线工作的权力。到了“文革”中,在有些人看来他不过是一只“死老虎”,斗争的锋芒主要不是针对他了。更重要的是,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
1967年3月,周恩来总理找他谈话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你一时还是打不倒的。”也正是最高统帅的话,才有了他在“文革”中忍辱负重的特殊经历。
1967年,“中央文革”大反所谓“二月逆流”,有人在国防工办也喊出了打倒粟裕的口号,说他是“二月逆流”的成员。这个时候,周恩来出面了。在国防工办的造反派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手里举着毛主席语录,厉声质问:“谁说粟裕是‘二月逆流’的成员。你站出来!”“谁说的,你站出来”周恩来连说三遍,没有人敢站出来。粟裕这才没有被打倒。
1970年1月,当粟裕任职的国防工业军管小组解散时,周恩来总理又一次把粟裕召去,进行个别谈话,他对粟裕说:“部队你已回不去了,就留在我身边.在国务院做点工作吧!”就这样,粟裕留在国务院业务组,再一次得到了保全。
毛泽东也没有忘记立下了“淮海战役第一功”的粟裕.1967年7月,毛主席亲自指示任命粟裕兼任中国科学院代表。1972年在陈毅追悼会上。毛泽东主席更是紧紧握着粟裕的手说:“井冈山时期的战友不多了。”毛泽东的一句话,使身处逆境的粟裕感到了莫大的欣慰,也正是有了毛泽东对粟裕的一系列关照,“四人帮”才不敢动他。
林彪欣赏粟裕的才能
粟裕得以保全可能还和林彪对他军事才华的欣赏有关。林彪欣赏粟裕是众所周知的。解放战争中其他战区的战况通报林彪基本不看,华野的战报林彪都认真研读。豫东之战胜利后,林彪感慨地对刘亚楼说:“粟裕尽打神仙仗。”林彪自比天马。从不夸赞其他人,唯独对栗裕是个例外,而且把栗裕的用兵比做神仙。
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批判粟裕时,站出来替他说话的主要是林彪四野的将领。1965年10月,当时主持军委会议的林彪特意找到在上海养病的粟裕说:“你现在身体不好,好好养病,病好了后要多到军队走走看看,了解军队的现状.有什么建议就对我讲。”粟裕感到林彪当时还是比较真诚的,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林彪表示同感。
1969年,中苏边境紧张.在林彪的同意下,由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政委纪登奎出面把粟裕大将请出来,由其出谋划策。粟裕果然不辞劳苦。带了几个军事参谋跑到中苏、中蒙边境防区漫山遍野地转了几个月,搞出了一份防御作战方案。经军科院等专家看过后予以肯定。可能是这些原因,林彪集团在“文革”中没有猛烈地打击迫害粟裕。
庐山会议上“一声不吭”
1970年8月的庐山会议.是在浓浓的云雾中召开的。没有参加那次会议的入很难理解当时山上的气氛.
在那艰难的日子里,一些受难的老同志托粟裕转信。粟裕处理的原则是:凡是托他送周总理的,他都转上去,但是一些军队干部托他向林彪及其死党转呈自己的申诉时,他都一律拒绝,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并不能直言,推托说:“我很难得见到他们。要相信党,问题总会解决的。”粟裕是带着军事科学院的中央委员上山的,他们被编在了西北组。
林彪在开幕会上作了一个很有点火药味的发言,他攻击那些同意不设国家主席的人说:“毛主席的这种领导地位可以说是我们胜利的各种因素中间的决定因素。”“这个领导地位.就成为国内国外除极端的反革命分子以外,不能不承认的。”
第二天,就有人开始串联了。吴法宪要求全会听林彪的讲话录音,还说,有反对毛主席当国家主席的人等等。到了8月24曰的下午,陈伯达、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人分別在华北组、中南组、西南组和西北组发言,支持林彪的讲话.不点名地攻击张春桥等人。会议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这时候,粟裕已经预感到这里面有名堂,是两个集团之间的斗争。而对这两个集团,粟裕都有自己的看法。对林彪、江青的所作所为,他是怀有高度警惕的。
由于设国家主席的呼声越来越高,军事科学院的几位中央委员怎么办呢?总得有个态度吧。有人对粟裕说:“粟裕总。咱们也该表态了吧。”粟裕说:“别急,再等一等。”按说他是军队的代表,应该表示支持林彪的意见。但他就是不吭声。他觉得这背后有名堂,果然不出所料。当天下午,他出席了各组组长参加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毛主席在会上大光其火,点名批评陈伯达等人的发言。
会议决定:立即休会,停止讨论林彪讲话,收回六号简报。这时候,小组的同志们才感到粟裕的深思熟虑,说:“多亏了你,要不然我们就犯错误了。”
在江青面前装聋作哑
1975年的四届人大要开幕了。粟裕被推举担任了解放军代表团的团长,那时正是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候。江青一伙企图组阁的阴谋被挫以后,怎么能甘心呢!对这一点,粟裕是心中有数的。他一面邀请叶剑英、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接见全体代表,一面高度警惕“四人帮”一伙插手军队,拉拢部队代表。
会议刚开始不久,江青说是要到军队代表团看看,粟裕听了没有理会。江青不甘心,便自己闯到解放军代表团住地,粟裕只好应付。当时在场的还有几位代表团副团长,而代表们均分散在各自房间看文件,谈话间,一位副团长慑于江青的“威势”。当着江青的面提醒粟裕说:“粟裕同志,是不是把代表团集中起来,请江青同志给大家讲讲话。”
粟裕赶快和旁边的一个人说话,装作没听见,谁知那位副团长不理解粟裕的意思,真的以为他没听见。又说一遍:“粟裕同志,咱们集合全体代表,请江青同志作指示吧。”
在别人看来,粟裕这回是听清楚了,可他依然和那位同志说话,没理这个茬儿,江青这时已经完全明白了粟裕的意思,便站起身,愤愤地走了。有人说,粟裕的耳朵很灵的呀,怎么就是没有听见要请江青同志讲话呢?
事后,江青也没能对粟裕怎么样。因此,有的老同志对粟裕说:“装作听不见,也是你对付江青的一招呀!”粟裕只是笑,不作回答。
1984年2月15曰下午2时,粟裕走完了他光辉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