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评制点评《焦点访谈》中国战疫生命至上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焦点访谈》20200426 中国战疫的生动实践 生命至上
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04-26 23:27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官方帐号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要尽最大努力救治患者,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生命至上,成为整个战“疫”过程中最高的目标。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武汉市和湖北省其他疫情严重地方的医疗资源顿时出现严重短缺。武汉和当地的医生在拼命工作,但医护力量依然不够;医院在努力收治患者,但床位依然短缺。据统计,疫情初期,武汉日发热门诊接诊量最多时超过1.4万人次,而1月份全市能够收治重症患者的床位仅有1000张左右。
疫情在蔓延,患者在激增,缺医护、缺床位、缺设备……为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力量调遣迅速启动。
从1月24日除夕夜开始,来自全国各地和人民解放军的34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集结武汉。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一批高水平医院先后被确定为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医院。
两座专门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医院——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短时间内拔地而起,堪称奇迹。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挽救生命。
来自全国各地和军队的医护工作者从四面八方向同一个地方集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守护生命。他们中有来自发达地区医学界的顶级专家,也有来自边远地区的普通医生;他们中有年逾古稀的长者,也有刚刚入职不久的护士。
27岁的杜富佳是贵州省湄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病房的护士、时代楷模杜富国的妹妹。从除夕开始,她一直坚守在当地的发热门诊。当听说武汉急需医护人员,她主动请缨,悄悄做好了去前线的准备,还特意剪了短发。
2月21日,她随贵州第八批援鄂医疗队从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武汉,成为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士。
为了护佑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湖北一时间集中了全国最优质的医护力量。从各地调集到湖北的重症专业医务人员达上万人,超过全国重症专业医务人员资源的10%。在白衣执甲、逆行的人群中,不乏院士、教授、著名医院的院长、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其中我们有诸多的院士团队,我们有各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还有我们委属委管医院的‘国家队’,还有各省最强的、最优势的医护力量云集武汉,参与到医疗救治工作当中,为实现我们提高治愈率、提高收治率、降低感染率和降低病亡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1月27日,大年初三,正在天津指导防疫战的张伯礼被紧急召赴武汉。由于在一线工作劳累过度,引发胆囊旧疾,72岁的张伯礼不得不接受割胆手术,与武汉肝胆相照。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在武汉,大批方舱医院收治轻症病人,变“人等床”为“床等人”,为患者康复创造条件。定点医院和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专门收治重症、危重症病人,从死神手里抢救生命。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协同作战,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生命的接力赛。
“一定得让他活!”这是3月25日辽宁医疗队在撤离前将患者小飞移交给福建医疗队时,小飞的主治医生对接手医生说的一句话。患者小飞只有35岁,可是病情却格外严重。为了让他活下去,来自辽宁、河南、福建三支援鄂医疗队共同作战,与新冠病毒顽强搏斗了两个多月。
4月3日,小飞完全脱离了呼吸机。4月7日,医生拔除了小飞的气管套管,小飞终于能够开口说话了。
以生命守护生命。为了挽救患者生命,一线医护人员自己常常处于危险的环境。
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插管小分队被称为站在抢救生命的最前线。但给新冠肺炎患者气管插管非常危险,当患者口腔打开,麻醉医生会直接接触到含有大量病毒的口腔分泌物,同时面部近距离对着患者口腔,大大增加了医生感染的风险。早期危重病人多,插管小分队的任务繁重,很多医生选择长时间待在ICU里,最高峰时一天要为八九名患者进行插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迟晓慧说:“气管插管虽然是一个风险很大的操作,但是我觉得这个风险特别值得去冒。通过你的这种操作,即将要溜走的生命又把他给拉回来了,这是对一个生命的敬畏。”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新冠肺炎患者易凡是武汉中心医院的医生。4月7日,中日友好医院医疗呼吸重症科主任詹庆元在完成任务撤离武汉前,特地来和他告别。两位医生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3月初,在易凡病情极其危重情况下,詹庆元接受重任,绝不退缩,竭尽全力。终于,一位医生挽救了另一位医生的生命。
每个人的健康都值得关注,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只要有一线生的希望,就会尽百倍努力去挽救生命。在新冠肺炎患者中,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又多有基础性疾病,往往病情较重,是救治的难点。但是,在武汉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康复人群中,80岁以上的患者有3600多人,救治成功率接近70%,其中7位年龄超过100岁。针对重症高龄患者,医疗队采取了“一人一策”的方法。一位95岁的老人刚住院时体温达到39度,血氧饱和度低于85%,属于重症患者。考虑到他的年龄,医生采取了相对保守却更为费力的治疗方式,专人随时监护老人生命体征,尽量避免使用呼吸机。
对于高龄患者,不仅治疗难度大,而且医疗资源投入多。但是为了挽救生命,不惜一切代价。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说:“可以说对于80岁以上这些高龄老人的整个资源的投入,确实是高于其他患者,但是我们这一次在救治的过程当中,应该说是对所有的患者都是不惜一切代价,不计成本的。”
据统计,我国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少数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达到几十万元甚至超过百万元。1月22日,在疫情发生之初,我国就实行了对患者免费救治的政策,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疗机构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
70岁的患者鲁江接受治疗近三个月,两度用上ECMO,总共治疗费用近140万元,全部由国家兜底,最终生命得以挽救。
4月24日,随着最后一例重症患者新冠肺炎治愈,武汉重症病例实现清零。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疫情严重时,武汉各医院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床位超万张,今天这里已经空空荡荡,但武汉这座城市,正在恢复活力。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这场世所罕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这场异常艰巨、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国上下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守望相助,书写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