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改革!葬送发达社会主义苏联的双刃剑下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强国社区>深入讨论
激进改革!戈尔巴乔夫葬送发达社会主义苏联的双刃剑(下)(旧帖重发)
方圆视点 阅读(1967) 回复(17) 2019-02-28 09:39:28赞
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将向何处去?似乎触发了某些人的“灵感”,遂以十月革命多于70年、而苏联为69年的“解体”“史”,连篇累牍发表自以为破解历史之谜的文章:什么体制僵化呀!计划经济呀!内部腐败呀等等,几乎应有尽有,不一而足!幸好,因预感苏联解体将产生的连锁反应,2016年10月下旬,笔者以原戈尔巴乔夫总统办公厅主任博尔金写的《戈尔巴乔夫传》,摘要整理发在强国论坛的《激进改革!戈尔巴乔夫葬送发达社会主义苏联的双刃剑》,提供了正本清源而又非常难得的第一手材料。现予重发,以正视听!
苏联的末日是这样来到的
有意见的苏共州委和边疆区委书记在小型会议上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了,他们批评戈尔巴乔夫没有明确的改革路线,一些做法令人难以理解,国内经济形势恶化,国际政策目的不明确。党委第一书记们、中央委员们接连走上主席台,批评改革是一种自杀的政策。
很多中央委员、州委和边疆区委书记在发言时谈的都是些批评意见。他们说,总书记没有能力领导这个党和中央委员会。这时有很多党员退党,中央委员会出现了派别组织,一些人主张保留现行原则,一些人倾向于社会民主主义,一些人支持戈尔巴乔夫是把他看作摧毁党和苏维埃国家难得的强大力量;还有一种人是为了捞到好处才依附在党的机构上,一旦好处没有了,就声明退出苏共。
苏联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开始作最后的挣扎,曾经强大的党的核心正在衰亡,整个机体正在坏死。验证了戈尔巴乔夫四年前的一句话:“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查阅出兵阿富汗文件时,突然问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是否知道周围发生的一切,如果知道,那么他想要把党引向何方。博尔金非常震惊,他认为谢瓦尔德纳泽已经开始怀疑总书记方针的正确性,他在为自己选择行为方式。
当改革从促进建设的动力变成破坏党、国家和整个苏联的机器时,改革双刃剑的破坏性威力就始料不及了。
总书记看到经济形势的严峻性,于是不得不投向左翼改革力量,并且在前政敌的旗帜下完成搞垮国家的事业。但是在此之前,他多次在这只即将沉没的船上从左舷窜到右舷,蒙混大家,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正是这种恐惧心理使他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这些下意识的自救行为的后果,但是旁观者对他这种政治上“胆小怕事”的作风看得一清二楚。
1988年6月28日,苏联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是战后第一次代表会议,会议通过以下文件:关于苏联社会的民主化、政治体制改革、同官僚主义作斗争、各民族间的关系、公开性、法制改革等等。年中,党和社会实行的社会经济改革已使很多人接受不了,一部分人觉得这些措施太激进、太不寻常;另一部分人又怕太守旧,结果党内和社会上的人们像暴风雨前的蚂蚁一样惶恐不安,各种力量在新的基础上进行了分化组合,出现了一些新的派系。这是一次空前绝后的会议,会上对领导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发言自始至终争吵不休。
叶利钦和利加乔夫的发言使会议气氛达到白热化程度。利加乔夫早已成为舆论界各种民主派发表言论批评的目标,代表会上,发言人批评他热衷于用行政命令方式领导党和国家,严格控制报刊,破坏意识形态,不坚持党的工作原则等等,实际上他是替戈尔巴乔夫(当时由于各种原因还不大敢碰他)“受过”。
之前在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叶利钦的发言对改革问题作了陈述,中心思想是改革目标不明确、不彻底,中央书记处不胜任工作,有时妨碍事情的发展,没有很好地帮助莫斯科的党组织,它作出的许多决议都默守陈规。他的讲话使与会者群情振奋,把很多人煸动起来,他们纷纷插话,气氛也因此紧张起来。
休会后发言又开始了,有的发言很尖刻,言词激烈,非常不友好,戈尔巴乔夫再也不阻拦大家。中央委员、包括莫斯科的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都发表了意见,他们不仅同意叶利钦退出政治局的申请,而且还坚持要他辞职。最后戈尔巴乔夫说:“鲍里斯·尼克拉耶维奇,你还有精力继续工作吗?”但是已经晚了,叶利钦坚持退出政治局,辞掉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职务。
从此,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叶利钦和利加乔夫、大部分中央委员和叶利钦之间的斗争已经公开化。尽管还有一些人对他表示同情,还同他保持联系。叶利钦被逐出政治局和党的莫斯科市委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将联合起来,与苏共展开广泛的斗争。叶利钦在人民中的威望越高,戈尔巴乔夫心里越紧张,现在他认为这样的新部长是政治上最危险的敌人,虽然总书记试图同叶利钦言归于好,使他能俯首听命,但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了。
世界六分之一土地上的自由和公开性的创始人,正在密切注视着自己的臣民,尤其那些对国内事件有主见或反对进行冒险革新的人。
一次代表大会接近尾声,没有给叶利钦提供发言的机会,叶利钦直接走上讲台。戈尔巴乔夫示意博尔金让叶利钦在第一排坐下,让他发言。叶利钦作了批判性发言,同时对利加乔夫的讲话和许多问题作了答复。谈到了改革中的不足,党内变革的速度缓慢和可能出现的个人崇拜。叶利钦提议撤换总书记,让几乎所有政治局委员辞职,改组机关和公开党的预算。会场上情绪有些失控,对已经习惯于稳重的讲话和稳妥的决议的党和人民来说,这次代表会议仿佛是一枚特殊炸弹加速了苏共的分裂。
党内生活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这些变化震撼了国家,震撼了全世界,当时人们都明白,如果国内不恢复应有的秩序就会失去所有已经取得的成就,就会毁掉国家。博尔金同戈尔巴乔夫就此交换过好几次意见,但只有一次他说了句:“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他在考虑对策,但周围的人都不知道,无论中央政治局,还是后来的总统委员会和安全会议以及政府都不知道,就连他最亲密的战友也因不了解他的真实意图陷入迷茫。他是否有一个消灭党、瓦解国家的战略计划呢?博尔金认为不会有这样的计划,但他有个摆脱不掉的念头,有一个最终目标,可是如果不消灭现存制度就达不到这个目标,他满怀激情而又小心谨慎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强调建设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列宁搞普选,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并用士兵解散了制宪议会,是在加强党的领导。戈尔巴乔夫搞普选,把反对派选上来,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是在削弱以致最后取消党的领导,使苏联解体成为必然。】在他试图改变社会的同时,不由自主地摧毁了【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制度,连政权已经腐烂的根基也被拔掉了。这个政权如同随风草一样,在这个巨大的国度里飘来飘去,等待着自己的命运和铁腕人物的出现。
无论是十九次代表大会的代表,还是中央委员,在通过各项决定时,都没有意识到这是在为自己的下台打基础。几十年形成的社会发展基础受到改革尝试的冲击。
国内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选举运动。每一个席位都有好几个人竞选,竞选情绪越来越激动,谁对当权者批评愈多,讽刺指责得愈激烈,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如果你谩骂党,你就大可放心,因为你肯定会当选。另外一种许诺就是提高生活水平,成功也就随之而来。
【面对香港乱局我不得不再次强调:
27年前我就确定
普选制的第一大弊端:选人不准,用人不当。参见
【博客中国】
普评制论人类社会各统治阶级护身符的历史作用和历史比较(全文)
作者:普评制 时间:2009-06-02 09:45
有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是
选出希特勒危害全世界,选出陈水扁危害全台湾。
选出反对派议员危害全香港!!!
普选选出叶利钦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苏联解体。
普选制的劣迹斑斑
全世界的精英们为什么还要迷信它?
为什么一点儿经验教训都不吸取呢?!!!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列宁才是实事求是的高手,在革命的关键时刻,
他指出:谁要是说我们以前拥护过立宪会议而现在却把它“驱散”,那他就是没有一点头脑,只会说一些漂亮的空话。因为过去,同沙皇制度和克伦斯基的共和国相比较,立宪会议在我们看来,要比那些臭名昭彰的政权机关好,但是,随着苏维埃的出现,这种全民的革命组织当然无可比拟地高出世界上的任何议会,这种现象我还在4月间就已着重指出。苏维埃彻底摧毁资产阶级和地主的所有制,促进彻底的革命,即扫除一切资产阶级制度残余的革命,推动我们去引导人民建设自己的生活。
同时还指出:只要卡列金仍旧存在,只要在“全部政权归立宪会议”的口号下仍旧 藏着一个“打倒苏维埃政权”的口号,我们就无法避免内战,因为我们决不会为换取世上任何东西而让出苏维埃政权!(热烈鼓掌)立宪会议再次表示要拖延苏维埃向它提出的一切迫切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任务,我们已经给了回答:一分钟都不能拖延。【什么意思?就是要把在事实上,支持港独,反修例,反23条的立法会议员清除出去,让一切应该通过的法案及时通过,不能拖延一分钟。】根据苏维埃政权的意志,现在解散不承认人民政权的立宪会议。里亚布申斯基之流的大本营被粉碎了,他们的反抗只能加速和引起内战的重新爆发。
立宪会议立即解散,苏维埃革命共和国一定胜利。(热烈鼓掌,转为经久不息的欢呼)
《列宁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关于解散立宪会议的讲话 》】
所有的批评言论都说到了人们的心里,他们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期望很大,但是四年之后他们的希望破灭了。生活困难和混乱现象越来越严重。人民感到,困难重重,民族关系加剧,供应恶化。
戈尔巴乔夫越来越坚定地认为,他的总书记身份与他十分喜欢的一系列国外之行,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谈判不太相称,这种身份对西方的伙伴也不相适应。于是先在一小部分亲信中谋划,然后在政治局委员中讨论。原来,大家都在等待这一决定,大家一致认为,改革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党的领袖没有领导苏联最高苏维埃。
1989年5月25日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代表大会开的时间越长,形势越明朗:由于出现矛盾,代表大会不可能作出建设性的决定。与会的民主派发狂了,他们说代表大会有一个富于挑衅性的和被操纵的多数,说中亚代表在表决时总是轻率地协同一致,为了对付对苏共路线的这种强大支持,反对派甘愿支持那些主张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的民族主义势力,不时有人叫嚣要求主权,成立独立国家,对此谈得最多的是莫斯科和波罗的海三国的代表。
代表大会上的争论证实:相当一部分居民早在选举期间就已经不再支持党了,而苏共中央对此却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人民代表大会扩大了苏共与全体居民之间的裂痕,鼓舞了那些曾对政治斗争漠不关心的人。代表大会的结果证实一个痛苦的事实——政治局和总书记没有威信。他们没有能力在关键时刻动员党的力量去实现既定目标。
总书记对最高苏维埃领导人,尤其是苏联总统的角色无疑很满意,他对从事党内事务已经感到厌倦,觉得是个累赘,似乎应当放弃党的领袖地位,专心从事国务活动。而现在,当他得到国家首脑职位后,就要放弃党的领袖的活动。1990年3月27日,戈尔巴乔夫选为苏联有史以来第一位总统。
利加乔夫在报刊上和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表批评意见后,总书记已经同他在思想上分道扬镳了,戈尔巴乔夫已不再喜欢利加乔夫。
1990年7月2日召开的苏共最后次一代表大会——二十八大,来自马加丹的一名矿工建议,将党的全部权力交给党代表,宣布全体苏共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辞职,不选他们为领导机关成员,因为他们没有完成苏共二十七大的决定。还建议对每一位中央书记和政治局委员作出个人评价。戈尔巴乔夫答应回头讨论这个问题,随机应变,使斗争降温,但他永远不会“回头”讨论这个问题,只是为了消气。
戈尔巴乔夫在二十七大上声明,实行私有化就意味着党选择的道路及其工作方法是错误的,所以必须纠正这种私有化的情绪,然而他在二十八大的报告中却说各种私有制形式是必要的。“市场”这个词,过去总书记提起来就谈虎色变,现在成了消灾灭祸的法宝。许多人还在重复戈尔巴乔夫昨天的口号,而今天这些口号已经被改变和抛弃。
戈尔巴乔夫强调改革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实现非国家化和私有化,二是向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过渡。他提出,必须破除国有制和“行政命令体制”,“最主要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是通过财产非国有化、取消垄断、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我们应实现所有制私有化”。所谓“混合经济”、“经济多元化”,原来就是全面私有化!(《苏联兴亡传》)
会上的情形跟人民代表大会一样,也是争抢麦克风发言。政治局委员个个懊丧不已,无精打采,他们感到,对他们许多人来说这或许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了。会上经常有人指责中央和戈尔巴乔夫无所作为,而且指责十分尖刻,只有神经坚强的人才经受得住,但终于触及到他痛苦的地方,人们呼吁总书记埋头国内事务,少到国外去周游,这个批评击中要害,戈尔巴乔夫忍不住了,开口骂了这位批评者。
苏共二十八大发生一件不寻常的事。叶利钦要求发言,当时他已完全站在反对派方面,因此人们对他的发言特别注意。他的话十分尖刻,简直有些残酷。他着重批评党的机关,认为真正的希望在于多党制,在于让苏共党员有可能决定自己的政治选择。他建议改变苏共名称,使它脱离一切国家职能。
戈尔巴乔夫担心的不是这种关于国家和党的预言,他感到不安的却是叶利钦关于现苏共领导人前途的话:“可以认为,人民将会要求对党的各级领导人因他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而服从法律制裁,我这里仅举一个例子,即由于禁酒运动而造成的损失。”
这是对总书记本人的警告。至于叶利钦的发言,是最后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了。他同共产党告别时,警告苏共及其领袖将不会得到好结果,最后果真应验了。他宣布自己退党,于是,代表大会资格审查委员会认定他作为代表的资格失效。无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之间、叶利钦同中央之间的冲突有多严重,这种抗议性的退党给许多代表和共产党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党的信任危机以及后来党的瓦解起了不小的破坏作用。
戈尔巴乔夫过得很自在,他有外汇存款,一次次出国访问使他收入颇丰,而他又特别喜欢出国访问。
戈尔巴乔夫不仅打算在苏联实现大规模的转变,而且也想在整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这样做。让全世界都按新的方式思维,不过各国人民当时还不知道他的这一打算。他访问罗马尼亚期间与齐奥塞斯库有过多次谈话,在一次会晤中两人谈到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说可以改变政治方针,但应该先在本国搞,可以把这种革新意图通报给别国,而决不能要求他们也这样做。
戈尔巴乔夫迈出史无前例的一步——到俄罗斯联邦人民代表大会上作了发言,他的发言使人明白他支持党的候选人而不支持叶利钦,但叶利钦还是当选了。
博尔金得知,克格勃主席克留科夫曾向戈尔巴乔夫报告,苏联情报机构获得西方特工机关关于搞垮苏联的计划,关于彻底摧毁苏联大国地位的必要措施的情报。
戈尔巴乔夫和布什之间密切的私人关系, 使戈氏确信华盛顿之行开始奉行的方针能够实现。然而美国首领和实业家都是实用主义者,他们宁可慷慨解囊向戈尔巴乔夫个人提供各种货币奖金和其他奖赏,而不提供许诺的贷款。奖金的数额十分巨大,以致要派专门的密使去领取。戈尔巴乔夫还经常收到相当贵重的金质、银质和白金奖,以及用贵金属制作的收藏硬币,且都没有上交贵重礼品管理局。由于贷款被冻结,苏联无法缓解逐月恶化的经济状况。
鉴于苏联政府的决定和总统的命令在地方上越来越不受重视,各加盟共和国只是有选择地执行中央的决定,加之国民经济崩溃,对内政策没有效果,决策的改革没有实现,加盟共和国在要求有自己的军队和国防工业之后,又要求有自己的货币、边界、海关、国旗等等,签订中央和加盟共和国联盟条约就成为必要,所以就有了加剧苏联解体的新奥加廖沃会议。
新奥廖加沃在距莫斯科35公里处的总统官邸。由于中央软弱无力,没有能力领导一个大国,实际上不得不将权力下放给更有能力的地方领袖。许多人认为至少是免于灭亡的一条生路,苏联总统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给自己保留某些维持总统权力机构的权力,能够保全他的面子的象征。为了给中央争得这些,就要全力以赴、不惜任何手段进行斗争,为进行这场决斗选中了新奥廖加沃。
戈尔巴乔夫说:“只要我当总统,就不允许破坏联盟,为此在苏联宪法中避免作出仓促决定的机制”;“我不反对主权,但是一想到被某些人挑起的民族不和的严重后果就感觉非常不安。我不愿参与国家毁灭,我也不相信能够‘文明分离’”;“我再说一遍:联盟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存在。我决不后退……”
提交会议讨论的条约草案叫“主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俄罗斯的立场在这场讨论中至关重要,因此大家都注意倾听叶利钦的意见。他说,应该对草案进行详细讨论,但主张叫“主权国家联盟”。应该把权力最大限度授予地方,如果确定了所有权和税收问题,条约就可以签署。乌克兰的立场与俄罗斯接近,也很强硬。
许多前自治共和国领导人也主张作为主权国家签署条约。会议气氛从一开始就非常紧张,反对的意见越来越尖锐,戈尔巴乔夫建议对条约草案进行加工,以求立场接近一些,下次会议接着讨论。
1991年7月23日再次举行会议。戈尔巴乔夫神情沮丧,国内形势继续恶化,政治激情达到白热化。他的神经质传给了与会者,加入联盟的资格问题讨论两个半小时没有任何进展。叶利钦坚持每个共和国必须执行单渠道向中央缴款的原则,戈尔巴乔夫则认为中央应向每个企业征税,有权调整税额。还说“如果不把这一条写进条约,我在这里就没有事可做了”,并开始收拾文件夹。
戈尔巴乔夫欲以“准备回家”施加压力,可叶利钦不买账,说“别逼我们在您缺席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戈尔巴乔夫窘住了,他不知该怎么办。在最后一刻戈尔巴乔夫宣布休息,他找不到任何更好的办法了。
晚饭时商定由叶利钦、卢基扬诺夫、帕夫洛夫和杰缅捷伊解决条约这一条的提法。还有许多未达成协议的问题,关于新联盟的命运,它的经济、军队,还有更多的未知数。这将给中央留下什么?它还能联合苏联曾经联合的那些国家吗?现在就已经有许多共和国不参加讨论条约草案和拒签条约,这不仅是波罗的海三国、摩尔达维亚和格鲁吉亚,乌克兰也不准备签署条约。俄罗斯的许多前自治共和国也越来越坚决地谈论自己的独立。到8月中旬15个加盟共和国中只有8个在条约上签字,其余的根本不想签,或是想拖延时间。
主权化过程和选举本国总统的运动在各共和国展开,它们通过了只反映“本”共和国利益的各种决定,无视苏联内阁决议和苏联总统的命令。国内掀起一场同中央争夺权力的斗争,各共和国领导人都想闹独立,捍卫自己的主权,相互之间越来越不理解。上交苏联的财政在减少。
正像专家分析的那样,这对整个旧联盟是一个相当大的危险,因为只要为数不多的共和国一旦签署条约,就会消灭作为法律主体的旧联盟,因为在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结构,那些没有签署条约的国家就可以认为自己被排除在了联盟之外,旧的结构就不复存在了。
戈尔巴乔夫是在失去大多数人民的尊敬、失去威信和权力之后离开总书记-总统职位的。确切地说,他是在瓦解了国家,抛弃了使他掌权的党变得无用之后被迫辞职的,他任总书记的六年是导致苏联解体、经济崩溃、人民贫困悲惨的六年。
六年之中他更换了所有的政治局委员、三位总理、部长会议主席团所有成员和各部部长。苏联最高苏维埃在这几年先后由三人领导——葛罗米柯、戈尔巴乔夫、卢基扬诺夫,给苏联带来悲惨的后果。
世界政策中的新思维以及其他具有良好目的的改革举措导致国家军事防御体系的崩溃,所以美国总统布什说美国获得了“冷战”的胜利。
戈尔巴乔夫同里根和布什在雷克雅未克、华盛顿、马耳他、莫斯科的会晤,两位领袖宣布的目的和意图导致西方把赌注押在戈尔巴乔夫身上,并对戈尔巴乔夫及他的改革进行史无前例的宣传,戈尔巴乔夫对这些溢美之词没有警惕,而且很受鼓舞。
戈尔巴乔夫早就考虑分裂党,把社会民主派从党内分离出来。社会与党的许多改革思想越来越抵触,对总书记越来越反感。这种情况迫使他加紧行动,他的许多行动说明他分裂苏共的意图,他客观上要肢解国家,因此需要在各共和国建立不大的或被削弱的党。他没有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是采取秘密手段破坏苏共和苏联。
事态的发展,使反对苏联瓦解的势力非常不安,他们认为,如果苏联瓦解,随之而来的将是经济、财政、军队、所有其他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崩溃,整个文化的衰落、民族关系的紧张。所以,不容许按照这种方案发展,这是1991年8月发动事变的人唯一的任务,他们企图制止祖国解体,警告社会注意这种可能出现的后果,防止随着苏联解体出现的无谓牺牲。遗憾的是,最糟糕的预言被证实了。在前苏联各个地区流血冲突日益激烈,其他共和国开始排挤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经济联系中断,军队散架。
戈尔巴乔夫主张“新思维”,最大的“成绩”就是宣布解散苏共,结束苏联的历史。他主张大力发展私有经济,建立“真正市场经济”,实现言论自由,开放党禁等等。(《苏联兴亡传》)
紧急状态呼之欲出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苏联兴亡传》披露:1991年1月14日,叶利钦在记者会上宣布,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四个共和国的总统或主席,决定签署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各个领域的“四方条约”,结果遭到哈萨克总统和苏维埃的谴责,叶利钦另立中央的计划胎死腹中。
2月13日,莫斯科数十万人集会支持改革,支持国家统一和军队统一,支持戈尔巴乔夫,反对叶利钦。数万莫斯科人举行“保卫叶利钦”的民众集会,向戈氏宣战。
2月19日,叶利钦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要求戈氏下台,号召别与中央合作,公开宣布与戈氏决裂。戈氏感叹:“我看走了眼,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提拔重用叶利钦这个无良心道德的家伙”。
3月17日,苏联就是否赞成保留联盟问题举行首次全民公决,在全苏登记的1.85亿选民中,80%参与投票,其中74.6%的公民赞成保留联盟,对以叶利钦为首的分裂势力是个沉重打击。
4月19日,苏联最高共维埃通过禁止政治罢工的法律草案。戈氏在向传统派靠拢之际,以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派公开向中央宣战,要求戈氏下台。
《戈尔巴乔夫传》记载:1991年初在组织专家小组会起草新联盟条约期间,戈尔巴乔夫委托安全会议成员制定必要时在个别地区或全国实行紧急状态的措施。很难说这是为保护联盟做的准备还是怕中央垮台,或者说是怕总统的职位丢失而采取的措施。根据后来发生的事件,后者倒象是真的。
1991年8月17日,因病住院的博尔金接通知到克格勃接待大楼。“你能走一趟吗?应该向总统讲明国内局势的全部真相。签订联盟条约势必会加剧紧张局势,引发冲突和内战。他相信你”。次日,一架空军“图-54”飞机载着巴克拉诺夫、舍宁、瓦连尼科夫和博尔金前往戈尔巴乔夫休假地克里米亚福罗斯。
一副病态的戈尔巴乔夫问:“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不事先通报?电话怎么都不通了?”舍宁答:“我们来的目的是讨论国内局势问题”。戈尔巴乔夫又问:“你们代表什么人?以谁的名义讲话?”瓦连科夫接着说: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那么人民、军官、整个军队的备战都将面临重大考验。他的话被打断了。博尔金讲了政府的最高苏维埃反对他们没有参加讨论的新条约。气氛有所缓和。
谈话结束后,他们走出庄园,巴拉克诺夫失望地说:“他不久前认为实行紧急状态是唯一的出路,现在怎么变了?”因戈尔巴乔夫处理问题从不说“行”或“不行”,以免打击积极性。当晚回到莫斯科,天已经黑了。他们一行进入克里姆林宫政府大楼,先期到达的克留奇科夫、帕夫洛夫、亚佐夫、普戈等,在场的人激烈争论起来,焦点是如果戈尔巴乔夫突然拒绝实行紧急状态怎么办。
有人说,既然总统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干脆一切照旧吧。“绝不能让国家继续垮下去了,已经没有退路了,或许,还是不让戈尔巴乔夫出面为好,免得损害他的国际威望,我们应该主动承担责任”等等。随后,博尔金迷迷糊糊睡着了,也不知作了什么决定。
博尔金第二天打开电视,一切全明白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告成立,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和国家安全会议的其他成员接管国家政权。播音员缓慢地,以一种忧伤的语调宣读这一文件。
《苏联兴亡传》披露,叶利钦得知发生政变后,主持起草《俄罗斯领导人告公民书》,要求紧急召开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还政权于戈尔巴乔夫,取消国紧委所有决议,举行全国无限期大罢工。叶利钦感到,到白宫(俄罗斯议会大厦)比在家里更能扭转局势。助手反对,担心可能遭到伏击。在卫士冲锋枪护卫下,叶利钦乘专车直奔白宫,一路畅通无阻。事后得知,克格勃负责人曾拟定一份逮捕叶利钦等70人的名单,但未下发执行。
叶利钦到达白宫时,所有电话、传真和专用通讯工具都处于正常状态,《俄罗斯领导人告公民书》很快就向全国散发出去。迫于形势,叶利钦等人秘密在叶卡捷琳堡建立了备用指挥部,正在国外访问的俄罗斯外长也接到命令:若叶利钦等人被捕,要他在法国巴黎组建俄罗斯流亡政府。
坦克此时正按国紧委的命令向白宫开进,市民分头围住一辆辆军车,有个军官跳上装甲车顶,对人群大声说:“我们是来维持首都秩序的,不是来镇压人民的!看,我的枪未上子弹,我们的步兵战车里未装炮弹!”
从白宫办公室目睹这个场面后,叶利钦果断走出大楼,他要争取更多的支持者。12时15分,叶利钦在众人欢呼声中跳上坦克,宣读《俄罗斯领导人告公民书》。出乎意料的是,他登上坦克发表讲话的场景竟在苏联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里播放。
与叶利钦等人的果断反击不同,国紧委行动迟缓,下午5点在外交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表明“采取最果断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的决心。9时34分,电台和电视台播发国紧委《告苏联人民书》,说苏联各族人民的命运正处在危急时刻,国家面临危险,戈尔巴乔夫发起的改革已经走进死胡同,各级政权失去了人民的信任,整个国家失去了控制,公民的人身安全日益受到威胁等等。
8月21日零时45分,6辆坦克和20辆水陆两用装甲车从不同地方驶向“白宫”,“白宫”内外形势分外紧张。在新阿尔巴特大街下的隧道附近,一名中校军官拉住一名俄通社记者说,有3辆坦克和40辆装甲车正从列宁大街和捷普雷斯坦大方向驶来,准备进攻“白宫”。
8月21日上午,鉴于政变接近失败,国防部长亚佐夫下令调进莫斯科的两个师撤出市区。
8月22日2时30分,俄罗斯检察长斯捷潘科夫带着50名检察官和警察,逮捕亚佐夫、克留奇科夫、季贾科夫等政变分子,把他们押送到“水兵寂静”监狱。苏联内务部长普戈得知政变失败的消息,跑回家里先向妻子开了一枪,然后对准自己的嘴巴开枪,其妻未死成了终生残废。
政变失败后,国内外舆论认为,国紧委走错了一步棋——未首先把叶利钦干掉。
8月22日,苏联元帅、总参谋长谢尔盖·费多罗维奇·阿赫罗梅耶夫交上离开戈尔巴乔夫的辞呈,在办公室开枪自杀。他的遗言写道:“当祖国即将灭亡,我生命的全部意义遭到毁灭时,我无法再活下去,我的年龄和所走过的生命历程给我权利去死,我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了”。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建议苏共自行解散。在1989年苏联十九大时,他就说:“苏联的政治体制改革,不仅要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和‘舆论多元化’,还要苏共退出政治体制的核心,国家权力向苏维埃转移。
8月29日,叶利钦下令在苏联全境停止苏共活动,查封和没收苏共4228座办公大楼、180个社会政治研究中心、16个社会政治研究所等设施。在莫斯科广播电视大厅,面对全世界的观众,叶利钦威严地用手指着并排站在麦克风前的戈尔巴乔夫:“签字!”戈尔巴乔夫诚惶诚恐,顺从地在一张事先准备好的“解散苏共”纸上写上“米·谢·戈尔巴乔夫”几个字。
激进改革革除的不仅是戈氏总书记-总统职权
戈氏恢复总统职权后,西方国家的领导者有所保留,仅支持戈氏为苏联保持一个联盟国家所作的努力。他们并不希望联盟分裂瓦解,避免南斯拉夫一样的民族冲突。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宣布苏联不复存在。签字仪式结束,大家一致推举东道主舒什凯维奇与戈尔巴乔夫联系,电话接通后,戈尔巴乔夫要求与叶利钦通话,叶利钦接过话筒,语气强硬地说:“苏联已经解体,你必须辞职!”
三国独立表明,起草新联盟条约一事进入死胡同,各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建立独立国家成为现实。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总统已被排除在苏联政治进程之外,本人事先一无所知。8月19日总统被废黜后,不到4个月,又第二次被废黜。
12月21日,独联体首脑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举行,宣布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会议通知戈氏:苏联的历史已经结束,苏联总统的职权已经停止。
12月23日,叶利钦来到克里姆林宫,与老朋友、老对手戈尔巴乔夫单独会谈8个小时。戈尔巴乔夫同意交军权和涉及2.7万枚核弹的“核按钮”,同时把一批珍贵历史文件亲手交给叶利钦——有救命之恩的政敌。这批珍贵的历史档案,是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一代代亲手交下来的,其中有一些是斯大林的绝密文件。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缀有镰刀锤子图案的苏联国旗,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个春秋后,在阴沉的暮色中缓缓降下,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徐徐升起。易帜一事表明,由列宁亲手缔造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从此成为历史。在克里姆林宫顶上闪耀了74年的红星陨灭。
12月26日20时,身为苏联末代红色沙皇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一脸悲戚,与站在克里姆林宫大门口神色凝重的总统办公厅主任博尔金等人握手告别:“就此离去,我心不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夹着一个皮包,沿着昏暗的路灯光走去,向深深的暮色中走去。
导致苏共被削弱和党的领导者中出现冒险主义倾向的最深刻的原因是,苏共和社会失去了一个全民族的伟大思想。
戈尔巴乔夫上台导致党失去了社会领袖的地位,不仅如此,他还加快了党的垮台。千百万忠诚的共产党员信任他,选他为党的领袖,而对这些共产党员的命运负有责任的他,却第一个宣布与共产党脱离关系。第一个背叛了党,而且是当众公开宣布的。
戈尔巴乔夫既然当不了全党的领袖,他就要做一部分人的领袖。搞幕后阴谋不可能有好下场,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8月拒绝支持苏共,实质就是叛党,时隔四个月就失去了一切:总统权力和一切政治影响,变成一个领取退休金的人,像西方多数退休者一样,只能到处旅行。
他推行的所谓“改革”,事实上成了特权阶层抢夺国家财富的政治闹剧。改革前的管理者,随着苏联的解体变成占有者和所有者,结果是,国家官员,党的领导者、共青团积极分子成了俄罗斯企业家,90年代初的第一批百万富翁和“新俄罗斯人”。与美国争霸的发达社会主义苏联毁于一旦,这就是戈尔巴乔夫激进改革的严重教训和政治后果。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以1988年6月召开的苏联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启动政治体制改革为起点,到1991年苏联解体,速度之快冲击之烈,远比与美国抗衡的核武库中的原子弹、氢弹威力大得多,比与美国“冷战”的威力大得多。
对戈尔巴乔的激进改革,西方领导人的评价就是绝妙的讽刺:美国总统老布什说:“世界上虽很少有人能改变历史的进程,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却做到了。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他在历史上的地位都无可质疑”。
老布什还激动得全身发抖,语无伦次地说:“我们……坚持不懈斗争了几十年,今天……终于看到战胜共产主义的曙光!”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与戈尔巴乔夫私交甚笃,她的评价是:“我喜欢戈尔巴乔夫先生,因为他帮助结束了冷战,我们可以一起打交道”。
英国继任首相约翰·梅杰说:“全世界——尤其是苏联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对于这位事实上是因他从事的大量改革和勇气使自己倒台者,我们无法报答。”
循着历史的轨迹,我们被尘封的改革历史卷着走,从1862年后的德国、1933年和1965年的美国,再到1985年至1991年的苏联,绕了个大圈子,终于走出迷宫似的历史领域,回到正确认识改革的现实基地上,终于可以得出结论:苏联解体,并不是发达社会主义苏联气数已尽,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出现难以解决的矛盾引发突变——西方国家从1862年起,就对资本主义制度实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性质的改革,现在正在放弃资本主义,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是以“消灭共产主义”为目的,以攫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为保障,被西方以金钱收买、物质利诱、舆论支持为其推波助澜的戈尔巴乔夫及其家人,以激进改革把发达社会主义苏联送进了坟墓。
至亲被镇压被关押而对苏共心怀异志的戈尔巴乔夫,竟被历史推到苏共总书记-总统的高位,以获得西方喝彩的激进改革,把苏联一步步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彻底摧毁苏联和华约集团。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改革是把双刃剑,或曰成也改革,败也改革!问题的关键只在于:到底以什么人或哪些人的利益作为决策改革的根本立足点?
笔者不愿冒昧作出结论,也不想请总是让人困惑迷茫甚至恐惧的专家、教授、理论家或改革家作答,只想听听被恩格斯称为“德国资产阶级官方哲学家”的黑格尔是怎么说的——因为只有从直观的社会科学领域进入思想意识形态最抽象、最幽深的哲学领域——黑格尔称为“科学之王”、“世界智慧”的哲学领域,才能找到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案。
1817年至1828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任教,系统讲授他的“艺术哲学”即《美学》。讲义有段关于世俗政权——公团(社会)的重要论述,其中讲到:
“这种公团为着维持或改革它的现状,就要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这种行动可能是一般性的,形成当时所要涉及的主要任务。要决定和执行这些行动,就必然要有些相应的个别人物。这些个别人物如果能证明自己的个性适应当前情况的内在规律所提出的共同目的,他们就是伟大的杰出的人物;如果他们没有能力去实现这种共同目的,他们就是些庸人;如果他们不为当时大事业而奋斗,只听他们自己的那种与共同目的不相容的个性去摆布,他们就是些坏人”。(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39-40页)
本文评论:
看着就想笑
一个几亿人的大国(联盟)被一个或几个人搞垮了?那也太脆弱了点儿吧?
1楼 2019-02-28 09:49:45
高山美(重新注册):
这并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三国的蜀国不就是断送在刘阿斗之手吗?!春秋战国吴国的夫差不是因中了勾践的“卧薪尝胆”之计而亡国了吗?!历史上这样的事不胜枚举,苏联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02月28日 13:45
真理论者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激进改革”,而是苏共改革的方向错了。现代社会发展规律是:由过去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私有制经过现代社会财富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而发展...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激进改革”,而是苏共改革的方向错了。现代社会发展规律是:由过去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私有制经过现代社会财富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而发展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财富公有制,这就决定了只有公有化方向才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唯一正确方向,可是戈尔巴乔夫所领导的苏共却反其道而行之,沿私有化方向进行改革,违背了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结果导致了苏联解体的恶果。
3楼 2019-02-28 11:00:42
qnyt:
一个大国的高层,有没有可能听一个或几个美国经济学家的所谓意见这种可能呢?完全可能!!!为什么会这样??是高层没有能力,还是别有用心?问题在这里!!
02月28日 10:27
方圆视点:
不是美国经济学家,是1946年任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临时代办、1947年任美国国务院计划司负责人的凯南,当年设计的民主化政改——“遏制”政策,被戈尔巴乔夫当做肢解苏联的“改革”方案了!
02月28日 10:32回复
不是作家的作家
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播飞速,苏共没有稳住阵脚,苏共总书记也变得失去党的原则、宗旨,哪有不垮台的。它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4楼 2019-02-28 11:53:31
夕阳宇楠
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是赫鲁晓夫全面否定了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搅乱了苏联人民的思想和信仰,失去了奋斗目标;主要原因是戈尔巴乔夫全面推行其改革新思维,事实表明就是他把苏联改革引上了邪路;重要原因是前苏联政府官员腐败,引起民众的不满,可事实也表明苏联亡党亡国后,这些腐败官员是最大的受益者;关键原因是前苏共放弃了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媒体严重失控,各种谣言四起,正能量受到压制,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直接原因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前苏共中央任用了一批叶利钦之流的叛党分子,这些人兴风作浪,甘当走狗,借助西方势力和本国敌对势力,把一个有世界霸权地位的苏联推上了不归路。这是教训,我们应该汲取。
5楼 2019-02-28 12:43:54
真理论者:
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并没有导致苏联亡党亡国,戈尔巴乔夫搞私有化改革才导致了苏联亡党亡国,你离开私有化改革来谈“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纯粹是无稽之谈,瞎扯。
02月28日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