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评制点评沈志华们想给中国上什么药?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长河红阳:沈志华们想给中国上什么药?
察网 发布时间:2020-03-14 11:37察网官方帐号,优质原创作者【长河红阳,察网专栏作家。】【本文为作者长河红阳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我们的抗疫战争牵动了国人绝大部分的注意力,有个对中国经济攸关的领域似乎淡出了我们的视界——中美贸易战。不过,这个领域有帮人正惦记着——“华东师大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做学问的先生们。这个“中心”,据它的官网介绍是这样的:
【华东师大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以冷战史为研究主题的学术机构。中心主任:沈志华】
一、异乎寻常关注贸易战,有何居心?
一见沈先生的名字,我就失笑,实在因为沈先生的学问做的实在有些那个……,不过本文要提到的文章《日本是如何应对美日经济摩擦的?》,却不是沈先生的大作,是这个机构的另一位先生徐显芬的大作。这篇大作收在这个“中心”出笼的一本书——《冷战启示录》里。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日本处理日美贸易战的法子——对美国俯首称臣。徐显芬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建议咱国学日本,同样用低调、隐忍、退让的法子向美国俯首称臣。徐先生的这篇文章,有一个“总则”,看上去是说日本应付美国贸易战的对策枢轴,实际上是主张咱国该怎么应对美国发起的你贸易战呢。看下图:
图中文字: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到90年代中期,美日之间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经济摩擦。美国先对日本发动激烈的贸易战,后来发展到金融摩擦、投资摩擦,乃至 “经济体制摩擦”。面对美国的高压攻势,日本始终坚持协调磋商的姿态,以经济对策应对经济要求,借此提高本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并利用 “外压” 推进国内的结构性改革。】
这是这篇文章的日本总则。日本用什么具体措施应对美国贸易战,文繁不引,各位自己搜索文章,这里只对这个“总则”发表看法。因为这个“总则”最终的着力点实在让笔者看着危险,危险之处不在于对日本有什么影响,而在于这篇文章要中国学习日本也如此那般,那对中国可就太危险了,所以不得不说几句。这个着力点是这样一句话:
【利用 “外压” 推进国内的结构性改革】
从这句话里的“利用”看,美国对日本的霸凌式的贸易战,居然是个很难得的机会,日本借着被美国欺凌的机会,压力指向国内,来了一场“国内的结构性改革”。语气上看,这看像个好事情。然而:
一方面,徐先生的“国内的结构性改革”是在被外力强压欺凌的前提下发生的,而且是不对这股外力欺压做有力的反击的前提下,把这股欺凌的力道转移到国内,迫使国内做一些改变,适应、顺从这种欺辱。在一般国家来讲,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太过于软懦了!但是,在日本来讲,又没什么不可以的,众所周知,日本与美国的关系,犹如主子与奴才的关系,甚至于更不堪。市面上有本书——《美国的艺妓盟友》,这个书名很形象的道出了美日之间的关系实质。固然,“艺伎”在日本的地位,不可完全类比于中国的娼妓,但是,对那些多金而又行止不端的男人们逢迎、恭顺的事情,免不了要做。美国这个出入“风月场”的大爷是金主,是日本这个“艺伎”的衣食父母,那么,美国不高兴,日本诚惶诚恐那是自然的,做出什么谄媚举动也是可以想见的,包括在解决贸易摩擦上的卑微恭顺。可是,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也能类比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吗?中国也应该做美国的“艺妓盟友”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然而徐先生写文章的用意就在于,劝中国从日本借鉴经验,甘做美国这个大佬临幸的“艺伎”的角色!
既然徐先生就这个意思,那么我们中国是不是也应该学日本,是不是要学日本以卑微姿态迎合美国欲望,这可是要好好订对一番的。须知,我们的这个红色共和国政府,取得治理中国的合法性的关键之一就是抗美援朝!对美国这个侵略成性者恭顺,那是要动摇国本的!与其这样,当年何必把蒋介石踢出大陆,再打抗美援朝?!
另一方面,徐先生的这个话、这个意思看着眼熟,沈志华先生曾经在《沈志华 余伟民:斯大林是怎样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战后苏美从合作走向对抗的路径和原因》一文中,借讲说冷战史的时候,表达过这个意思——面对美国二战后对苏联的压迫,斯大林应该进行国内改革,倒向美国。他的原话:
【二战后期出现的新形势和苏联已经确定的与美国及西方合作的方针,在形成新型大国关系保障的安全机制的同时,也为苏联的国内体制改革提供了外部条件】
和美国打交道,一定要把自己内部做个大更改、大改革,否则,不会处理好和美国的人合作关系。这个话说的太荒唐,打比方,张三家里有钱,顿顿海鲜鱼肉;我家穷,只能天天吃素;按着沈先生的意思,我要和张三打交道,就必须不管家里经济状况,寅吃卯粮不管明天、后天怎么过活,今天一定要鱼肉满桌?
他对冷战时候的苏联的评论观点,显然被他的同仁徐显芬先生挪移到了中美贸易战领域,难道说,这是他们这个“中心”的共识?
综上,徐先生对中美贸易战的看法就是,中国应该学日本对美屈膝;沈志华先生对中美贸易战的看法也差不多,原话在《沈志华 余伟民:斯大林是怎样掉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战后苏美从合作走向对抗的路径和原因》一文中:
【就当前中美经济摩擦和“贸易战”而言,首先必须看到,这种矛盾是两国经济合作和相互依存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破坏这种相互依存关系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解决的办法就是谈判,因为经济利益是可以分割的,可以让渡的。一句话,凡是人民币可以解决的问题,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在此意义上讲,中美贸易战与冷战时期美国与日本和欧洲的经济摩擦没有本质的区别。】
沈志华说了:既然美国是讹诈来着,那就把钱给它!
这就是退让、隐忍嘛!对这样的意见,笔者绝不赞同,具体的反对言辞,文繁不引,各位参看《长河红阳:一个巴掌拍不响,还是耳光打了他人脸——就冷战与沈志华等商榷》
再方面,到底这个“国内的结构性改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话说利比亚一小撮人借北约(美国)力量,残害了卡扎菲,处处要和美国学,这个“结构性改革”到位不?很到位!彻底不?绝对彻底!但是利比亚老百姓活得舒坦?伊拉克也这样,杀了萨达姆,“结构性改革”也很彻底,那里的老百姓活得怎样,大家都看新闻嘛!
三方面:外部的欺凌就是欺凌,勒索就是勒索,不做抵抗的话,我方的利益就是百分之百受损。什么样的“国内的结构改革”就能使利益受损得到弥补?难道,沈志华先生和他的同仁有“五鬼搬运”的神通,能把美国国库的银子再搬回我方?这实实在在无法理解!
说起来,徐显芬先生是在说贸易战,是在说经济,可是“国内的结构性改革”这几个字的含义,绝不只限于经济领域的贸易战,还有更的所指!而且即便是经济上的变动,引出的连锁反应,也绝不仅限于经济上的受损与大变动。倘若“结构改革”触及到某些群体的利益、甚至于是生存状态,那么,这些群体的奋力反抗会惹出大祸端的!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鸦片战争的内核,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一场由贸易顺差/逆差引发的战争。自认输家的满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承认鸦片贸易合法,作为一种十恶不赦的犯罪行为一变而为合法买卖,这实实在在就是把外部的压迫转为“国内的改革”。代价是,中国白银海量外流,导致中国当时的铜钱/白银比价暴涨;同时,满清政府还要顽固地坚持以白银纳税。这样一来,作为纳税主体的农民,用手中铜钱兑换白银的代价骤增,等于变相的加大了被压榨的烈度,危及他们的生存底线,最后逼出了摧垮满清统治根基的太平天国运动。
按着最普遍的历史事例看,举凡屈从外部压力而做的内部“变革”,都是要付出惨重付代价的!对外软弱,以外力欺凌“倒逼”国内改革,进行“国内的结构性改革”,祸患无穷!我们千万小心徐显芬的这个文章!此先生和那个“中心”的先生们,对中美贸易战的异常关心,没什么好居心!
二、日本搞成了“国内的结构性改革”,好处在哪里?
就日本来讲,冷战时期与美国的贸易战最终的结束,是以“广场协定”为终止符的。“广场协定”之后,日元汇率狂升,导致金融、房地产泡沫吹胀,后又被欧美刺破的惨重损失这都是经济学常识。所谓“失去的十年”什么意思,徐先生总不会不知道吧?日本那样的处理法子,实在和城下之盟没两样。徐先生在劝中国也来一个城下之盟被美国欺凌?然而,“广场协定”对日本的金融打击有多大,徐先生并不认真探讨,反而用外贸上的日本顺差加以掩饰:
【“广场协议” 达成一年零五个月之后,日元对美元升值了55%。到1988年初,与协议达成之前相比,日元升值幅度接近100%。日本虽然回应美国,大幅度促进了日元升值,但是这并没有取得减少美国对日贸易逆差的效果。“广场协议” 后,1986—1988年,日本的贸易黑字不减反升,1985年日本对美贸易顺差已经达到465亿美元,1986年和1987年分别上升为553亿美元和568亿美元。】
可是这区区500亿美元级别的外贸顺差抵得过日本银行旷日持久的巨额不良资产吗?“广场协定”之后,日元兑美元汇率暴涨,直接影响到了日本出口企业的生存。这些企业为了对冲主页上的损失,纷纷把投资转向了股票、房地产等行业,加上欧美资本大举进入这些行业,吹胀了这些行业的泡沫。吹起了泡沫之后,欧美资本又从股指期货上下手刺破了这个泡沫,股票、房地产业骤然崩盘,导致这些企业在其中的投资灰分湮灭。而这些投资中,有巨额的银行资金流入,所以顺带着把日本银行也也拉入了不可自拔粪坑。从股市、房地产泡沫被刺破之后到2008年,日本国债余额681万亿日元,占GDP的100%!国际上评价财政赤字风险的指标之一是负债率(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不超过60%)。显然日本的财政赤字风险危如累卵!(荣跃 《毁灭颠覆——重重迷雾笼罩的金融危机》153页)
徐显芬不是说日本借用外力的欺凌搞成了“国内的结构性改革”吗?那么这个搞成功的“结构性改革”为什么不能把日本的财政赤字给改成良性的60%以下?这个所谓的“国内的结构性改革”到底起了什么好作用呢?这是两个年份的区区500亿美元贸易顺差能比的吗?
三、日美一家窝里斗,中国不能比!
作为美国的盟友,日本就是“艺伎”的角色,而且,某种程度上讲,还是“日美一家”。这不仅仅是美国用强力改造的结果,还是“胡萝卜”驯化的结果——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的帮助占了大头,绝不逊于日本人自身的努力。所以,美日之间的贸易战,乃是“一家人”里的争斗,这可是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绝对不能比的。
且说日本在二战后,面临着巨额的战败赔偿,它须向深受其害的东亚各国做出经济补偿。作为主宰日本命运的美国,除开麦克阿瑟为代表的那路好战分子之外,总的意见是把日本搞残了:一方面要把日本的武装彻底解除——军队放下武器,涉及军事的工业部门也彻底摧毁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削弱日本再次武装自己的经济能力——拆除大部分工业设施和装备作为战争赔偿,补偿东亚各受害国在对日战争期间的损失。至于说要为日本保留多少工业生产能力,当时美国总统特使、盟国赔偿委员会代表鲍莱在1945年末、1946年春两次赴日本实地考察,回国后先后提出《先期赔偿计划》、《最终赔偿计划》两份报告,提出,在赔偿结束后日本应该保留的工业生产能力应该是1926年-1930年之间的水平。也就是日本大规模对外侵略前的水平。但是,这样的,对日本保留工业生产能力的处置方案,遭到了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组成的部际协调委员会内军人势力的强烈抵制,它们建议应该为日本保留的工业生产能力应该达到1930年-1940年之间的平均水平。也就是保留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能力。
到底该对日本采取何种措施,有两个大事件使美国做出了选择:
“柏林事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前一个事件中,美国和西欧赢了面子输了里子——用代价极高的空运为它们控制的柏林西区运送物资;在后一个事件里,整个中国大陆红旗飘扬。作为受激后的必然反应,美国国内的反共浊浪滔天,日本作为抵御共产党势力扩张的桥头堡作用显著突出。当时执掌日本政坛的实力政客还都是被麦克阿瑟释放的旧日本时期的战犯。而这帮人一贯而坚决的反共立场也受到美国的激赏。所以,彻底解除日本武装的工作戛然而止,替代的工作是重新武装日本;而旨在削弱日本经济实力,遏制日本重新武装自己的战争赔偿计划也立刻终止。扶植日本经济,使它能在反共上尽力发挥作用也成了美国政、军两界的头等大事。只是这一项废除战争赔偿的决定,就让日本捞了一大票——剩下的就是赚到的。日本战后经济的崛起,美国出力很大。
作为一个资源小国,日本要想壮大自己的经济,必须走外向型经济的路子。这个经济类型对汇率极为敏感。理想的汇率应该是这样的——对外进口原材料和能源时,日元对外币的比价要高一些,用最少的钱买到尽可能多的物资;在对外售卖商品时,又要尽可能使日元与外币的比价尽可能地低,使日本的商品具备价格上的竞争优势,扩大出口。但是,这样的好事,一般来讲,实不可能。但是,在美国的主导下,这样的美事竟然成真了,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在一段时间内就是这样制定的。如1948年1月,在日本向美国出口商品时,美元对日元的比价是1:5600;在日本进口物资时,美元对日元的比价按1:1200计算。这实际上,就是美国硬生生的向日本人口袋里塞钱。在这样的光景下,只要日本人不是懒得骨头掉渣,想不发财难上难!而日本经济从战后初期的凋敝走向复兴,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借助于这股力量。这样的美事,一直持续到1949年4月25日,美元与日元比价最终定为1:360为止。这个比价虽然比不得1:1200和1:5600,但是,比之现在的汇率,那对日本经济的助力也绝不是现在可以想象的!对日本所谓的“经济奇迹”,我们切不可在日本人自身上找主要原因,而要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美国对日本的助力上。如若不信,请把美元对日元的比价抬高到1:10看看!!且不说什么1:10,就是“广场协定”后,美国逼日元升值到1:200对日本经济的打击有多大,自有若干文章和专著可以围观么!日本所谓“失去的十年”,祸根不就有日元对美元升值么?1
美国对日本,恩同再造,那么,这个大恩公要想从日本身上敲一笔,以美国的流氓秉性看来,应该的;而日本也是帝国主义国家,也有流氓本性,也认可美国的这予取予夺是合“规矩”的,那么贸易战中对美屈膝,也不是什么心理上很难接受的事。那么,我们中国呢?中国经济从没受过美国任何恩惠,全是自己苦干、实干挣钱,为什么要在对美贸易战里,自甘下流随美国操弄?那位徐显芬先生,中日经济的不同,你不知道吗?你了解日美“蜜月”吗?不了解就多看看书,看正经书,说正经话!OK?
除了如上两个方面,美国曾对日本大开方便之门外,在现代工业技术的引进上,美国对日本也是大力扶植。关于这个,大名鼎鼎的稻盛和夫曾经提到过:
【大约3年前,在现在争吵得厉害的日美半导体纷争刚开始的时候,世界各半导体企业都购买京瓷的半导体陶瓷封装。因为关系亲密,我有机会与各大半导体公司的领导人会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当时,日本向美国出口的半导体产品不断增加。美国以半导体为主业的企业经营者逐渐流露出对日本的不满,开始了针对日本的指责和非难。当时他们的逻辑是以下这的,这个逻辑现在也没有变。
“战后一贯以来,日本从我们这里引进技术,彩色电视机是这样,汽车也是这样。现在大家一看就明白,美国的彩电一大半都是日本制造的。确实,日本产品的质量好,所以美国国民喜爱是理所当然的,汽车也是这样。但是,结果是所有精密的工业产品技术都让日本掌握了。最近,世界各国都没有划时代的技术革新。从阿波罗宇宙飞船这项大型事业中产生的半导体技术,是美国的重大技术革新,这项技术也转让给了日本。我们希望,最后剩下的这项卓越的技术革新成果,就是半导体技术,应该托付给美国来做。日本把电视机、汽车甚至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自己的东西,连最后的半导体日本也要干吗?你们的电视机、汽车等各种东西我们都买。就半导体,除了部分提供本国内以外,其余从美国购买,你们认为怎样?否则,就会失去世界范围的协调平衡。”
同时,有的美国经营者还说:“战后我们一直把美国开发的新技术转让给日本,这种做法错了。”英特尔的诺依斯博士、AMD的桑达斯主席等,他们各位的意见,我想大体都是这些内容。
这些话语给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产业界释放了一种强烈的信号。迄今为止以技术转移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去粗取精,形成了更高级的技术和产品,这是日本发展的原动力。这一要素今后将会逐渐消失。】
这段话,是1979年稻盛和夫在企业内部的一篇讲话,收进《赌在技术开发上》。
这段话里,稻盛和夫以汽车、彩电、半导体为代表,说明了美国以及美国的跟班西欧对日本引进其先进技术的大力扶植,这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础。
在此,我想纠正一个错误观点:日本经济崛起有“工匠精神”在内。“工匠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国家都有,但是,限于文化、科技的发展方向与水平高低的不同,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如果美国以及西欧对日本封锁那些工业技术,就像冷战时候对待中国那样,日本的“工匠精神”能给日本带来工业强国的地位吗?能给日本带来一流制造大国的能力吗?窃以为,美国对日本要是用上了封堵中国的损招,那么,一定首先把日本的自有的工业基础摧毁,而后禁绝所有先进的技术流入日本,日本的工匠精神嘛,不过体现在糊几把折扇、做几套不如景德镇的茶具等等。最上档次的不过打造几把刚口不错的倭刀。
休提什么日本的“工匠精神”!醒醒!
对了,说几句日本的炼钢。日本是曾经的钢铁大国,它闻名于世的造船、机械等重工业制品全仰仗发达的钢铁冶炼作基础。然而,我们要清楚,日本钢铁冶炼的发达,同样是美国恩赐。
日本在二战结束前最高的钢年产量是1943年的765万吨,因为战争的破坏,到1946年,原钢年产56万吨。在战后经济恢复初期,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倾斜生产方针”,推动钢铁冶炼的业的复苏,从金融、能源、价格差额补贴等方面对钢铁冶炼行业进行全力扶植。然而,这个政策只是“软件”,必须有坚实的“硬件”去执行。这个“硬件”就是美国对日本输入的钢铁冶炼技术。1949年,美国派出第二次废钢调查团访日,留下两名成员,走进日本各钢铁厂,从技术和管理上对日本无保留地进行指导;1950年,又有10名美国钢铁技术人员陆续访日,对日本各钢厂进行巡回式的实践与理论指导。从1950年开始,日本开始与美国签订钢铁技术引进合同,其中的重头是轧钢技术。富士在1951年、八幡在1952年,和美国阿姆柯公司签订技术引进合同,先进的带料轧钢机进入日本,落后的递回式轧钢机很快被淘汰。日本钢铁钢业引进了大量的美国机械设备,其中70%是轧钢设备。而且,随着对引进设备的安装,还附带引进了很多相关的技术。之后日本的轧钢技术迅速赶上美欧。2
藉由美国钢铁技术的引进为基础,日本才逐渐的取代美国成为曾经的世界头号钢铁大国。再由钢铁行业的发达,在岸信介内阁时期,引进美国的焊接技术,以及发动机制造的技术更新,日本具备了建造超大型油船的能力,造船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一。3
如果再继续找,这样的证据还会很多很多,所以日本的经济崛起,至少一半归功于美国的帮助。它们是“一家人”,它们之间的贸易争斗,近似于“夫妻吵架”。但是,美国针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那是绝对的敌我交锋。如徐显芬先生说,我们要学习日本应付美国的前例,对美屈膝,要么此先生无知,要么此先生和沈志华先生一样,有些让人起疑的用心。
四、五个药方,个个有砒霜
咱国如何向日本学,对美屈膝的,徐显芬先生开了五个“药方”:
【第一, 中美贸易摩擦估计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可能会逐渐升级,最终是美国要求中国改变国内的经济运作体制,要与中国进行 “结构性磋商”,以对中国进行 “脱胎换骨” 的改造。美日经济摩擦的直接起因是美日贸易不平衡,但实际上种种协商解决的办法都并没有改变这种贸易逆差不断加大的状况。后来,美国更加着力要求日本开放市场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与当前美国对中国施压——敦促中国履行入世承诺、加快市场开放和体制改革非常相像。当年美国高喊 “日本异质论”,其核心目的并非排斥与遏制日本,而是要改造和同化日本。】
在徐先生看来,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目的是要改造中国,压迫中国成为美国中意的“中国”。就像日本成为美国的“艺伎”一样。如何就能做到这一点?开放市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开放市场,当然是中国单向对美国开放市场,这是直接让渡国家利益,如同南美那“切开的血管”,中国能这么做吗?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就是摧毁中国所剩无多的大型国企,资本家一统中国经济,这样的经济体制改革完成后,就能顺理成章地在资本家中挑选人物治理中国,搞什么宪政民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使中国变色,和平演变是也!
这个药方有砒霜!徐显芬操这个心,沈志华也操这个心,可不要能让他们如愿,该让他们堵心、绝望!
【第二、中美贸易摩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产物。如果是相互依存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那么就可能需要长期处于 “协调与对立” 并存的关系之中。在对立中协调,在协调中对立,这会成为长期交往的基本方式。这里始终坚持协调的姿态很重要,不可轻言 “经济冷战”。其理由是,美国不仅对中国挑起贸易争端,同时也向它的欧洲朋友和亚洲盟国日本等国发难。特朗普政权四面出击,对其主要贸易伙伴加拿大、 墨西哥和欧盟也附加征收25%的钢铁关税和10%的铝关税。特朗普政权也对日本扬言要加征汽车和农产品高关税。如今有人在高谈中美之间正在形成 “经济冷战”,实际上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亨廷顿当年也曾经认为 “经济冷战正在美日之间形成”。但我们今天已经知道,后来事实的发展并非如此。】
文中的所谓“协调”,有商量着办的意思。如果双方的立场有异,利益有冲突,而且还“不可轻言‘经济冷战’”,那么以谁的利益为先商量着办?以谁的意志为主商量着办?这是一定要搞清楚的。按着徐先生主张的,咱国该向日本学习的文章立意,显然事事遂了美国的心思算了。这就是对美屈膝,利益受损的乃是中国。中国,还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么?日本逢迎美国乃是美国曾经给了它胡萝卜,美国给中国什么好处了呢?再者,美国对欧洲、加拿大、日本等等征税,说到底人家是盟友,一家人!折腾一会儿,还是要和为贵。人家不可能真翻脸!然后关起门来开个老鼠会对付中国,那是说翻脸就翻脸,一定要从中国这里讹诈到一些利益不可。中国能和这些国家类比吗?这个药方也有砒霜!
【第三,利用 “外压” 来部分缓解国内的阻力以推进深化改革。有些评论一味批评日本。说是日本在美国的高压外交下采取 “道歉外交”,被动应对外来压力。我们不可忽视的是,日本利用 “外压”,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并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也可以在应对美国贸易霸凌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和寻找解决本国经济内部结构性问题的办法。从消费者利益来看,对一些指责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可能不无裨益。】
首先,徐显芬还在絮叨什么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砒霜”成分一直有,不过绝对办不到!你死了心!而“产业结构升级”,正是我国“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这正是现今美国对华贸易战要打击的目标!这个战争,从打击中兴通讯开始,现在正胶着于打压华为,徐先生无知吗?日本可以弄什么“产业结构升级”美国人不予干涉,人家是一家人;中国要使“产业结构升级”,美国不允许!中国不做鞋帽袜子裤头内衣,做起了芯片,美国不满意,这才开打贸易战!此乃是时政常识,徐先生无知吗?
【第四,中国国内各种行为体可分角色对付美国。日本在应对美国的压力时,政治家、 官员和学者显示出一种和谐的分工,政治家显示一种协调的姿态,而实际参与谈判的官员则坚持国家利益寸步不让,与美方交涉时争得面红耳赤。学者的立场则可以更为自由多面,向美国传递日本国内更加真实多面的实情,比如既有前述前川这样的 “日本责任论” 观点,又有东京大学教授小宫隆太郎的 “非日本责任论” 说辞。】
这一条,无非是说,中国要允许“多种声音”评论贸易战,既允许捍卫中国利益的声音,也要允许为美国说好话的声音——卖国言论无罪!徐先生所谓的“学者的立场则可以更为自由多面”,就这意思!
所谓“自由”是个好词,但是对照事实,多少十恶不赦罪人假汝之名为祸人间!
【第五,避免调动民族主义情绪卷入贸易摩擦乃至经济摩擦。因为贸易摩擦或者经济摩擦,终究是一种 “利益可交换” 的角斗,而一旦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被卷入其中,就很容易形成 “意识形态” 层面上不可调和的状况,使中国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徐先生说:“贸易摩擦或者经济摩擦,终究是一种 ‘利益可交换’ 的角斗”,那要请问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贩运由罪恶变为合法生意,这其中,英国受益,那么中国得到了什么样的补偿?中国得到了什么样的可交换的利益?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就是实打实的讹诈与欺凌!美国对中国出让了什么利益?对中国老百姓的财富进行打劫,你徐先生居然还主张,不让创造财富的老百姓发声参与,你到底想说什么?中国人的财富被打劫,百姓有激烈反应那是必然,然而,你却给这样的反应戴上一顶“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帽子,还说什么“一旦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被卷入其中,就很容易形成 ‘意识形态’ 层面上不可调和的状况,使中国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你和你的“同仁”们不就是主张:在向美国屈膝这件事情上,应该搞暗箱操作愚弄中国百姓吗?可是现在是军阀时代吗?!愚弄、压制中国百姓莫谈国是,欺骗压迫百姓“道路以目”,这样主张的人有几个好下场的?压制百姓的人不会是你和你的“同仁”,但是躲在背后出主意的人却是你和你的那些“同仁”!说你们是一群狗头军师不屈枉你们!可是,想做狗头军师也要看时代,你们痴心妄想!你们那点点底料,都看得清楚,少胡说八道!有的是人盯着你们!
因为外部的欺凌与压迫,迫使国内做一些改变以应对,有两样选择,一样就是徐显芬和沈志华之流主张的对外屈膝。于此,有拳拳爱国之心的普通抓儿女,发声痛斥,责无旁贷,本文即是;另有一样选择,全国动员,一致对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抗美援朝既是!深望,以1950年之精神,再打一场经济卫国战争!
(参考书目与文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