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普评制点评中医抗疫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已有 277 次阅读2020-3-1 18:54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普评制点评中医抗疫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中医抗疫 传承数千年民族智慧
2020-02-29 15:00:01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图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医疗队员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工作。

  数千年抗击瘟疫的历史,为中医治疗疫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华社发(傅新春 摄)

  连日来,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2月26日,武汉目前唯一一家由中医医疗团队整建制接管的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首批23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

  2月20日,中医专家团队在武汉的临床研究显示,10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缩短2天,临床治愈率提高33%,普通转重症比例降低了27.4%。

  2月17日,10个省57个定点医疗机构701例使用“清肺排毒汤”的确诊病例中,有130例治愈出院,51例症状消失,268例症状改善,212例症状平稳没有加重。

  ……

  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中医药在湖北地区确诊病例参与率达75%以上,在其他地区超过90%。

  中医药学,是一代代中华民族的行医者在与疾病的不懈斗争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的科学认识,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国文化精髓,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保佑着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当前抗疫战场上,古老的中医焕发着新的生命力,成为抗击疫情的利器。

  抗疫一线,中医阵线齐集发力

  2月25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一位住院仅6天的新冠肺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愈出院。

  “在我们重症病区,以中医治疗为主,中医治疗率100%,中药治疗率100%,目前多数病人核酸检测转阴,明显好转。”治疗该病患的第四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领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救医学科主任方邦江介绍。

  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也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自1月25日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组建以来,已有577名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支援武汉。全国各地的中医工作者也尽锐出战,深入防控一线,目前全国中医系统600多家中医医院共派出近4400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目前已更新到第六版。从第三版开始,中医诊疗方案就纳入其中。

  为不断优化中医诊疗方案,自1月21日以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任组长的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紧急赶赴一线,密集开展调研、查房和诊疗方案修订工作。在进入隔离病房查房会诊、广泛听取一线医生意见的基础上,救治专家组顾问和成员、部分国家中医医疗队专家结合临床治疗经验,不断完善修订,推出了现行“第六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的中药诊疗方案。

  在抗疫一线,新冠肺炎患者对中医药治疗的认可度很高。

  患者金某在国家中医医疗队接管隔离病区前已经入院治疗,医疗队接管病区后,队员发挥中医药特色开具中药处方,并根据患者用药反馈、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处方。经治疗,金某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符合出院标准。

  “喝中药、做中医护理,效果好得很,感谢中医医生。”2月6日,金某出院时十分激动,他还鼓励仍在治疗的病友,“你要相信中医医生,他们很有经验,加油,下一个出院的肯定是你!”

  黄璐琦院士介绍,根据临床调查,重症患者有80%愿意接受中西医治疗,轻症患者90%愿意用中药进行干预,隔离患者希望中医药早期介入。

  湖北之外,中医人抗疫的步伐也一刻未停。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31个省(区、市)的省级专家组中都有中医专家参与,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单独设立了省级中医药专家组。

  北京地坛医院自收治第一例患者起,中医药人员就开始参与治疗;广东组建了省级中医药防治专家组,成员涵盖省级中医医院和省市定点收治医院中医科;江西省明确,要确保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至少有一名中医医师全程参与医疗救治,所有病例全程使用中医药。

  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联合发文要求,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强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介绍,截至2月17日,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共计60107例,占比85.2%。

  扶正祛邪,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博大智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是基于深沉的文化自信作出的战略部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中西医结合。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全国各地统筹中西医资源,协同攻关、优势互补,打出中西医结合救治组合拳。

  抗疫战斗刚一打响,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即组织黄璐琦、仝小林、张伯礼、刘清泉等一批中医药专家进入武汉对患者进行诊察,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介入新冠肺炎救治。

  “我们对百余名患者进行诊察分析以后,结合武汉气候特点,判断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湿瘟’的范畴,其病因属性为‘湿毒之邪’致病。”第一批进入武汉的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属“邪气”,形成传染性强的肺炎,在防治上须注重“扶正与祛邪”。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介绍:“中医主要是针对病人的病情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其实质上是通过调节病人自身的身体机能,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再跟病毒进行斗争。”

  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剂临床筛选研究”,在河北、山西、黑龙江、陕西4省开展“清肺排毒汤”救治确诊患者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对214例患者临床救治总有效率达90%以上。

  “清肺排毒汤”类似古代中医防疫的“大锅汤”。国医大师薛伯寿认为,治疗新冠肺炎,筛选中医药有效经方复方非常必要,早预防早治疗,能大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减少后遗症。“‘清肺排毒汤’就是对张仲景相关经方的融合创新运用。此方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既防疫邪入里,又调肝和胃,顾护消化功能。”

  2月6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

  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在中医治疗的“临床治疗期”推荐了通用方剂“清肺排毒汤”,并分别对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恢复期从临床表现、推荐处方及剂量、服用方法三个方面予以说明。同时,方案增加了适用于重型、危重型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的具体用法。

  在武汉,“清肺排毒汤”被配送至江汉区、江岸区、硚口区部分社区隔离点,以及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体育馆等方舱医院和相关定点医院。在全国,不少省份已将该方确定为省内备案制剂,四川省已将其纳入医保。

  “中医治疗的原则是治病求因,辨证论治。治病求因就是知道病因,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治疗;辨证论治,就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不同地域和气候,用不同方法进行加减。因为是寒湿疫,所以治疗是以温肺驱寒、健脾利湿为主。‘清肺排毒汤’,就是基于此认知来推荐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刘剑锋介绍。

  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患者除了国家指导的“统方”外,对合适的患者,尤其是轻症中症状偏重的患者,医生们运用中医理论体系辨证施治,对症对人开具药方。

  抗疫战场,中医从未缺位

  回望中华民族历史,中医和疫病的抗争从没有停止过。

  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传染病。”《中国疫病史鉴》主笔梁峻介绍,两千多年前的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疫病的记载,汉代张仲景创作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伤寒杂病论》,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在世界医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以狂犬脑治狂犬病的免疫疗法。其后的医书,对疟疾、麻疹、白喉、水痘等急性传染病及其辨证治疗办法都有明确记载。

  2018年,美国人威廉·麦克尼尔撰写出版了《瘟疫与人》一书。书中,麦克尼尔谈到了一个令他十分迷惑的现象——中国清代瘟疫高频率流行,人口却出现激增,清中期突破一亿,末期达到三亿,而同时期的欧洲总人口才一亿五千万,而且是低度增长。这其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中医的贡献功不可没,尤其与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的推广有关。

  曾经肆虐人类的天花,1980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在全世界彻底消灭。人类医学史上的这一伟大成就,缘于中西医早期的一次碰撞:中医人痘接种术的实践运用与西医人的科学实验精神。

  中国人最早预防的方法是接种天花,让未曾发痘的小儿穿上天花患儿的内衣,或将天花病人的疱浆挑取出来,阴干后吹到健康人的鼻孔中,接种上天花后就不再感染。接种术发现后,大大降低了中国天花病的死亡率。

  中医人痘接种术于18世纪流传国外,启发英国医生詹纳发明了“牛痘”来代替“人痘”。后来,牛痘接种术又传向世界各地。今天,由当初牛痘发展起来的疫苗技术已成为现代医学对付瘟疫最有效的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屡建奇功。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暴发流行乙型脑炎,死亡率很高。在疫情紧迫的情况下,政府派去了中医名家蒲辅周。蒲老结合中医理论及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明朝末年的中医名家吴又可在创作《瘟疫论》时肯定没有想到:他为防治传染病所开的一剂药方,在360年后的2003年,又被现代人用来应对一种全新的传染病——SARS。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惠及全球数亿人。

  在人类历史上,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几乎每一次瘟疫,都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而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国之所以人口众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中医药守护着中国人的健康。

  “几千年抗击瘟疫的历史,为中医治疗疫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抗击疫病的战场上,中医药从未缺位。”刘清泉说。

  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国家层面制定了中西医联合救治新冠肺炎的会诊制度。刘清泉说,不要去比较中医、西医到底谁好谁坏,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的指导理念略有差异,综合在一起就能够加速病人痊愈。

  自古至今,疫病都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大敌。凝聚着东方古老民族智慧的中医与体现着现代人类科技智慧的西医,都是人类的守护神。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仍在继续,西医正在探寻病源并努力发明疫苗,中医也在展其所长、持续发力。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中西医联手,这场仗,我们一定能打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胜军 陆丽环)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