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评制点评国医大师张灿玾五代悬壶济世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我是60岁以后,才开始领悟,这其中道理的。】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七大所正式确立的思想路线,更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吴是将近70退下来,将近80答记者问时才讲的这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吴仁宝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付出很多代价,经历很多挫折,甚至失误后的宝贵领悟。
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3页、33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到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曼德拉也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家国传承】国医大师张灿玾五代悬壶济世 怀仁安道求真
2016-06-11 20:04:06 齐鲁网 张靖 崔文一
齐鲁网6月11日讯(记者 张靖 崔文一 巩胜义 孔凡兵)88岁高龄,行医68年,国医大师张灿玾五代相传悬壶济世。克己修身,安道求真,老人用生命书写着医者仁心的家国传承。
国医大师张灿玾告诉记者:“荣成县下回头村保元堂记,这就是我祖父创立的保元堂。这就是我父亲23岁就考试就考中医士,据说考的还是名列前茅。这个是看好了病,人家送给我父亲的一块匾,叫术高岐黄。”
张灿玾1928年出生在中医世家。1943年,胶东抗战形势越来越严峻,小学毕业的张灿玾,被迫辍学回家,开始学医生涯。
张灿玾介绍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祖父就教我怎么去认药,怎么炮制药。老百姓对他们特别的尊重,特别的友好,而且我祖父我父亲行医的时候也是有求必应,不管谁生病,随叫随到。在古代称医学为医乃仁术,仁者爱人,这种技术不是一般的事 ,做买卖赚钱盈利啊,就是得爱护老百姓,关心老百姓。”
演出抗日戏剧,担任小学教师,都没耽误张灿玾研读学习,医术日益精进。1948年,20岁的张灿玾开始独立应诊。在老人看来,是新中国的中医政策成就了他。
张灿玾说:“国民党的那个时候他不要中医,他说中医不科学,草根树皮还能治病吗?一九五四年,毛主席说话了,说连唱戏的都解放了,直到现在中医还没有解放?撤了一个副部长一个党组书记,中医观念才转变了。”【这段历史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还是重温一下,毛主席有关医疗卫生的语录吧!
几年来,都解放了,唱戏的也得到了解放,但是中医还没有得到解放。原因是中医在野西医当权。中医药是人民群众赖以防疾治病的主要力量,看不起中医药是一种极端卑鄙的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应当看到中医有本事,要当专家来看,按专家接待和待遇。今后医科大学毕业生要学二年中医。(《在中央常委会上的讲话》(1955年春)。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45页)
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工作,而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书读得越多越蠢。现在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五亿多农民。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对卫生工作的指示》,一九六五年六月二十六日)】
新中国的一切都充满生机和活力,先后在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教学研究班学习的张灿玾,1959年调入山东中医学院,坐诊执医,教书育人,著书立说。《针灸甲乙经校注》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担任华北山东片中医古籍整理学术带头人,先后出版《针灸甲乙经校注》、《黄帝内经文献研究》、《中医古籍文献学》、《保元堂三世医案》等30多部学术专著。2009年,从医60年的张灿玾教授荣获“国医大师”称号。现在,每年还要整理100万字的医案文献。
张灿玾认为,“安道求真”,道是一种规律性的东西,理论性的东西,求真就是追求真理,任何一个人也好,任何一门学问,永远在路上,西医也好,中医也好,永远在路上。怀仁为本,师德为先,就是得有好的医风医德,没有好的医风医德不是好医生。
吟诗抚琴,笔走龙蛇,先生孜孜不倦,在经典传统文化中寻求灵感,汲取营养。怀仁为本,将军肝胆;克己修身,笃行务本,国医大师就这样济苍生苦厄、育桃李芬芳,先后培养出18名博士生,很多人已经成为学科带头人。如今,张灿玾的儿孙都投身中医事业,儿子张增敏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综合实验室主任,专门研究针灸实验;孙子张鹤鸣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中医药大学张灿玾大师工作室,帮爷爷整理文献,接受言传身教。
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综合实验室主任张增敏说:“在科研方面他的态度非常严谨,我们学习他的严谨态度,在我的研究中把我们的中医事业发扬光大。”
附录:
重温毛主席1965年的指示
徐爱民 2006年02月28日09:18 来源:【东方网】
新华社2月27日播发了来自河南郑州市卫生行业的长篇通讯,介绍他们履行人民医生的社会责任,推进医疗公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应对时代挑战的做法,联想到党中央、国务院近来关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的一系列新政策,让人感到格外振奋。同时,笔者由此想到了毛主席1965年“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工作,而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生,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
奉行救死扶伤是革命人道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医疗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当然,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医疗工作者想通过自己的医术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无论医疗体制改革再深入,医疗工作者发财的心情再迫切,革命人道主义的宗旨还是丢不得的。一些医疗工作者利令智昏,把患者看成是谋取金钱的筹码,没有把患者看成是亲人,把自己神圣的职责与人民的幸福、健康联系起来,只为金钱服务,只为富人服务,也就把自己的道德情操滑落到了见钱眼开的“江湖郎中”行列。在这股歪风下,郑州市卫生行业能够大力倡导救助弱势人群,彰显了人民医生的高贵品格,显得非常难能可贵。
有人说,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事处处讲利益,苛求人民医生奉行高尚道德是不是有些不尽人情?我们要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些钱赚得,有些钱就赚不得,在人命关天的事情上就该把生命和健康放在前头,把金钱往后边搁搁。毛泽东曾指出“人是世界上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作为财富的创造者,没有了人,要那么多金钱还有啥用?同样道理,少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一些只知道赚钱的医疗机构和医疗工作者还有啥价值?毛主席1965年“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尽管是针对当时卫生工作脱离农民群众而言的,但现在读来仍感到是洪钟大吕,震耳欲聋。对照郑州市卫生行业的高尚行为,重温毛主席1965年“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希望所有的医疗机构和医疗工作者都能经常地扪心自问: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否坚守着?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是否奉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