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钦哉上将起义后拒不当官还要住到山洞去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这个国军上将起义后,拒不当官,还要住到山洞去!五年后才出山
陈冠任 发布时间:02-2419:31优质原创作者
冯钦哉上将,是山西省万荣县人,也是一个大怪人。
他于1890年4月出生在万荣县一个普通农家,经常参加田间劳动,养成了勤朴之风。
但是,他自幼性格暴躁,脾气很大。一次,他不知何事,竟一怒之下,把村中大庙里的佛像的眼珠子抠出来。这一下,吓得全家惊慌不安,将他撵出了家门。
他离家后,无路可走,只好当了吃粮的兵。
在军中,他耿直执拗,举止粗野,也不爱动啥脑子,经常与同事发生龃龉。后来,靠着杨虎城的提携,他才一步步从连长做到了师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时任师长的冯钦哉到南京出席一次会议,蒋介石要他出兵“剿共”,他在回答后带上一句:
“打下来也是丢人!”
蒋不解,他直杠杠地说:“日本人已经占领了我们的东北,你不开兵打日本人,反而打甘肃的老百姓。”
蒋介石觉得刺耳,却没有发作。
1936年12月12日早晨,冯钦哉突然接到杨虎城的急电:
“西安政变,兵谏于蒋,联共抗日,希共谋此举。”
杨虎城令他立即率部进驻潼关,防堵中央军入关。
可是,冯钦哉却拒绝了杨虎城的命令,反而向南京方面表示:
“一不作共产党,二不拥护小张(张学良),三不与中央军作战。”
于是,他被孔祥熙委任为讨逆军渭北司令,准备对杨虎城动武。
西安事变后,冯部扩编为第二十七路军,他升任总指挥,从此脱离了杨虎城的西北军系统。
然而,他追随老蒋,也没得很好结果。
1938年春,冯钦哉(为军团长)率部到晋南打游击战,击败日军小林联队,恢复一座县城——算是收复失地了,不料,11月重庆方面却下令他遣散指挥部,调任第十四集团军为副总司令。冯钦哉失去指挥旧部的权力,对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大发脾气:
“现在抗战需要招集人马,你为什么要遣散我的人?如是你说的,你混蛋,是政府说的,政府混蛋。我不干了,请派人接替。”
之后,他以第十三集团军代总司令名义兼第98军军长,率部进驻晋东南,协同八路军开展游击战争。在这一期间,他与八路军将领过从甚密,官兵常在一起联欢,关系融洽。他还请彭德怀到部队讲解游击战术。
他与八路军关系亲密,不料引起蒋介石的不满,将他调任第一战区为副司令长官,驻洛阳。
冯钦哉升大官而丢兵权,于是每日打牌,在牌九中虚度时光。
1940年2月,他赴重庆见蒋,说:“我在山洞里无事,只好日日打牌,要求带兵打回山西去。”
蒋介石说: “很好,很好。你应该多读读书。你对我有什么看法,详细谈一谈。”
冯钦哉不满地说: “古语讲,‘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部下者亡。’”接着又说: “我愿意当一个老百姓,可又没一个地方能当安稳的老百姓,只好打麻将,混到死。”
蒋大笑: “研究一下,给你5个军,打回山西。”
5个军,比一个集团军司令的兵还多!
冯钦哉抱着希望,在重庆苦等了整整一年,也没等到一个兵。
1948年底,北平被解放军包围。冯钦哉时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蒋介石派飞机接要员南下。不少人劝冯钦哉走:“你西安事变时反对中共,快走,不要等着当俘虏。”
他回答:“到台湾去也不怎么样,而且有危险。留下来看吧,反正共产党不杀俘虏。”
此话,说明冯钦哉看事情,也看得一清二楚,不糊涂。
之后,他还专门去了一趟陕西榆林,把私交甚好的邓宝珊接到北平,由邓为傅作义于中共谈判的全权代表。最终,傅作义达成了北平和平解放协定——可以说,冯钦哉也是北平解放的功臣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多次征求他的意见,要给他安排工作,冯钦哉都加以拒绝,说:
“政府给我发了解放证、市民证,我是求仁得仁,志满意足了。绝对不求做官,愿当老百姓。”
与他关系很好的邓宝珊、南汉宸(中共要员)等人再三动员,他还是不从,说:
“你们就是把我枪毙了,也不做官。我要学傅青主。老百姓是国家的主人,官吏是人民的奴仆,我要当主人,不当奴仆。”——这个理论,也很时髦。
不过,他要学习的傅青主是谁?明宋清初人,明亡后,住在一个山洞中,拒不出官,甚至以死拒官,借以明志。
冯钦哉自然没山洞住,于是在北京的家中,养起了鸡——换一种方式住“山洞”。
他学傅青主学了五六年,后来经过多人耐心劝告,才终于出山,在北京市担任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职务。
1963年1月,他在西安家中病逝,终年74岁。
与冯钦哉相交甚深的中共著名领导人南汉宸(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后来说:
“冯钦哉将军在北平和平解放中,是下了大功的。在抗战中,他与共产党、八路军团结抗日,对敌作战,是真诚的。有人说他是一个怪人,其实他是一位正直的爱国之士,是我党的真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