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持续22个月的经贸摩擦究竟改变了什么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这场持续22个月的经贸摩擦,改变了什么?
2020-01-14 07:54 来源:新华网 来源:隆东腔M/微信公号“隆东腔”
恩格斯说,新闻工作者的最大荣幸就在于他们能够目睹历史是怎样形成的。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们也有幸见证。
应美方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将于本月13日至15日率团访问华盛顿,与美方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一)
目前,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还没正式签署,内容自然没有公布。
不过,根据双方早前发布的消息,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
协议是好是坏?有些人不看好。有人表示,这份协议太过“脆弱”,随时可以崩盘;另有人说,协议没有触动中美贸易的根本问题;也有人说,协议对两国贸易并无实质性改变,只是让两国“看上去取得某种成就”。
身处多元化的世界,存在这种声音不奇怪。
“隆东腔”认为,根据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这是一个“有原则”“有限度”“有好处”的协议。
首先,协议体现了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双方都守住了各自的位置。
中美双方的各自核心关切,早已摆在台面上了。中方对美方关于农产品采购等核心关切很清楚,美方也对中方的三条核心关切(取消全部加征关税、贸易采购数字要符合实际、改善文本平衡性)不陌生。
此次,双方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如果没记错,这是本届美国政府首次对一国降低已加征的关税。
而中方将顺应国内老百姓“买买买”的节奏,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进口一定量的美国产品。当然,这种“买”是有原则的。
扩大贸易合作必须基于WTO规则和市场化原则,美方需要保障供给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满足中国相关监管要求。
至于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金融服务等方面,实际上中国按照既定的方针节奏,一直在稳步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坚持了自己不可动摇立场,并灵活地提出了弥合双方差异的解决方案。比如,在评估和争端解决方面,实行的是双边双向安排,而非单边单向。
其次,协议前面冠以“第一阶段”,意味着这是一个“有限度”的协议。
美方之前一直要求“一个大交易”,想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打打谈谈下来发现,毕其功于一役太难了,中方“求同存异”的思路破了题。
哪些问题现在能谈成,就放到第一阶段去落实;哪些问题更加困难,就放到后续磋商中去。
接下来,第一阶段协议的落实需要时间进行消化、调整。
最后,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协议。
尽管第一阶段协议没能解决所有问题,前路依旧道阻且长,但是它在促进双边经贸合作、增进中美和全球人民福祉、稳定全球市场预期方面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美国卡托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埃肯森称,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减少了商业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是商业活动的“最大敌人”。
(二)
“隆东腔”看到这样一个比喻,很有意思:
在美方一些人的逻辑中,这个世界存在三种相处模式——
第一种是狮子和老虎,各划一块地盘儿,谁也别惹谁。但是,只要有机会就去灭了对方,把地盘儿抢了。
第二种是狮子跟羊群,狮子只要吃羊的速度不超过羊群繁殖的速度就好。
第三种是狮子跟大象,只有让狮子认识到,大象虽然是吃草的,但是如果去招惹大象也很危险,唯有如此大象才能继续吃自己的草。
第三种是我们所争取的。
从2018年3月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到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即将签署,这场贸易战的深度、广度、长度超出想象。
客观来说,美国是主动进攻方,频频打拳击,中国是战略防御方,以太极见招拆招。
打打谈谈,几经波折。有的时候,进一步退几步,让人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有的时候,峰回路转,让国际社会暂时松了口气。
“隆东腔”深刻感受到,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是多么重要。
当这场博弈由闪电战进入到耐力竞赛,
美方不得不承认,本来准备高举高打,但没料到这么难打。
吵归吵,闹归闹,谈还是要谈的。
去年12月,我们注意到积极迹象——
北京时间12月13日晚23时,中方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美已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美方也就协议中共识发布信息。
一向惜字如金的美方贸易代表莱特希泽频频接受采访,公开表示:“我们是自由市场体系,他们是国有社会主义体系,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让这两种体系可一起共事,这正是我们开始做的。”“希望我们能找到一个让我们都变得富有的方法。”
事情已经起了变化,这是双方理性计算的结果。
(三)
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矛盾冲突”与“合作互利”共生于中美关系里。
一方面,过去40年,中美两个大国在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经济、安全、网络、海洋、外太空等等领域,双方“低头不见抬头见”,两国关系已经“大到不能倒”。
另一方面,双方真是太不一样了,也时不时会在全球“互踩脚趾”。基辛格说,在中美这两个具有不同历史观的伟大国家之间,分歧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中美关系而言,经贸磋商的意义在于,双方相互摸底,不断磨合,积累经验,可以逐步将这种理性对话的方式拓展到其他更复杂的问题上,将“合作互利”的一面压过“矛盾冲突”的一面。
就像当年周恩来总理在与基辛格会面中所说的,舵手必须懂得该怎样驾驭风浪,否则会被大潮所吞噬。
从这种意义上说,持续22个月的磋商,是值得的。
岁末年初,大家都喜欢回忆回忆往事。
2000年前后,中国在卯足劲儿冲刺WTO,并于2001年正式加入,从此轻舟驶过万重山。
2010年,仿佛“忽然”之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2020年,不出意外的话,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即将签署。
日子一天天溜走,日历一页页翻过,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悄然开启。
(原题为《这场持续22个月的经贸摩擦,改变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