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抹红恶风下理性选民的抉择
普评制为什么要点评列宁关于解散立宪会议的讲话?因为香港迟迟未能止暴制乱,全国百姓全不满意!
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辩证法和螺旋上升。 吴仁宝讲,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头撞南墙,一次不行,两次不行,十次八次还不行?为什么非得要在普选制这一棵树上吊死?列宁一看普选产生的立宪会议对革命不利,然后就用士兵把立宪会议驱散了。再看看我们的特区政府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天在出席记者会时表示,2019年区议会选举【明明可以以暴乱持续为由取消或推迟区议会选举。断了反对派的念想。然而却】是排除万难才得以进行的,感谢那些不惧挑战、甚至顶着人身威胁坚持参选的候选人。林郑恭贺当选人,称地区行政是香港政治制度中重要一环,与民生息息相关,希望当选人能够在未来四年担当重要责任,特区政府会与新一届区议会加强合作,共同解决地区问题。【这和选前希望用选票教训反对派一样荒唐可笑!】
面对香港乱局,我不得不再次呼吁:
想想吧!没有驻港解放军,香港这一次真不知道要流多少血?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一个70岁老人已经被砖头砸死,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已经被差点活活烧死,黑衣暴徒的口号非常明确,那可是要玉石俱焚啊!
醒醒吧!一味地妥协和退让换来了什么?一味地怕怕怕又换来了什么?靠号召大家不要沉默,老百姓就不是沉默的大多数了?靠号召大家用选票教训反对派,那么多反对派区议员就不会当选?靠号召新当选的反对派区议员,配合政府警方尽快止暴制乱,香港就能尽快止暴制乱?香港的精英当权派们,不要再做白日梦了好不好?啊!啊!啊!…………
香港的区煽暴派议员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普选产生的?产生之后他们再用公帑tang3公开支持黑衣暴徒,还有,
香港煽暴派获美国政府支持 单次”活动经费“超1100万元_凤凰网
2019年10月29日 - 香港
你不想办法停止普选?你不想办法掐断香港煽暴派的资金来源?你不想办法成立评判罢免法官委员会?彻底解决司法不公的问题,如何尽快止暴制乱?
邓小平在讲到基本法要为香港未来设计制度时说:“香港的制度也不能完全西化,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香港现在就不是实行英国的制度、美国的制度,这样也过了一个半世纪了。
现在如果完全照搬,比如搞三权分立,搞英美的议会制度,并以此来判断是否民主,恐怕不适宜……对香港来说,普选就一定有利?我不相信。”怎么就没人听?没落实呢?香港回归之后如果还是政府主导,没有司法主导,没有立法掣肘的话,董建华就有可能会把居者有其屋的问题给解决了,不至于到现在积重难返。归根到底,搞普选的国家内耗严重,发展速度就慢,就会被不搞普选的国家或者地区赶上来,四小龙是如此,苏联东欧是如此,中国更是如此,根本就不是什么意识形态问题,而是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的问题。
在《普评制论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这篇文章里,我已经把问题说的非常清楚:特别是在那众多、纷纭复杂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背后,究竟是什么在决定着大国的兴亡、命运?!!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邓选2卷27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研究,历史告诉我们: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在前进、在变化(即世袭制在向民选制,民选制在向民评制方向前进)才是大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迄今为止,有哪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被外国军队所打败的?迄今为止,又有哪个国家的军队是靠普选制战胜敌人的?还有哪个国家的企业或跨国公司是靠普选制战胜竞争对手的?有吗?没有啊!
从香港回归以来的六次区议会选举来看,投票率基本维持在三成与四成多,这意味着香港民众一度并不那么在意在社区中替自己服务的人属于什么政党,把事情办好就行。其中,1999年35.82%、2003年44.1%、2007年38.83%、2011年41.49%、2015年47.01%,而在今年猛然跃升至71.23%,足以证明这一届区议会选举的不同寻常甚至异常。随着投票率的陡然上升,候选人得票也自然水涨船高,但另一个异常的现象出现了:建制派的得票率较上届增加了将近53%,而“泛民”方面的增加率是将近271%。【我说什么来着:选出一个希特勒危害全世界,选出一个陈水扁危害全台湾。由于有基本法管着,香港无法选出希特勒,也无法选出陈水扁,但是,选出反对派议员还是会危害全香港!!!
1991年6月12日,把叶利钦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7月10日正式任职,仅仅半年之后,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所以
27年前我就确定普选制的第一大弊端:选人不准,用人不当。参见
【博客中国】普评制论人类社会各统治阶级护身符的历史作用和历史比较(全文)
作者:普评制 时间:2009-06-02 09:45
文章指出:如果我们不向人类社会各统治阶级的更替史进行认真、刻苦地学习与研究,如果我们还把实行普选制当做是自己的最高理想,那我们就有可能还会重蹈巴黎公社、十年“文革”、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南斯拉夫一分为五的覆辙,使中国人民遭受更多、更大的历史灾难。
台湾还不是因为普选,把能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的黄大洲选下去了,把不能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但是会打选战的陈水扁选上来了,然后才从四小龙第一变成四小龙最末的吗?参见
【美国中文网】普评制点评除了选举台湾还剩什么
2019-10-5 03:54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
【美国中文网】普评制点评海峡两岸除了选战台湾还剩下什么
2019-12-3 22:37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
【面对香港台湾民主之乱局,我不得不再次强调:27年前我就确定普选制的第一大弊端:选人不准,用人不当。
普评制论人类社会各统治阶级护身符的历史作用和历史比较(全文)
作者:普评制 时间:2009-06-02 09:45
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是
选出一个希特勒危害全世界,选出一个陈水扁危害全台湾。 全世界的精英们为什么还要迷信它?
为什么一点儿经验教训都不吸取呢?!!!
总而言之,香港的长治久安还得靠香港人自己先觉悟起来!
下面请看
旺报社评》抹红恶风下理性选民的抉择
19:59 2019/11/25 言论 言论部
台湾民主化进程启动逾30年,经歷大小选举无数,政权和平转移的宪政机制虽已建立,但选举风气日趋恶化,充斥抹黑、抹红。今年选举进入白热化阶段,选民看到的不是政策论述,而是一个又一个爆料,韩国瑜的房产爆料、大陆假间谍的澳洲受访,真相慢慢揭露,选民并不意外,因为这些才是民进党选举的常态,眾媒体乐此不疲跟进报导,不过是扮演助攻角色。
然而,即便是最不关心政治的人也应该知道,选举的初衷是选贤与能,而不是看不同阵营候选人相互攻讦比烂。但民主制度就是选民当家作主,选票掌握在选民自己手中,谁也夺不走,选民应该花点时间思考一下,如何让手中的这张选票发挥作用,而不是陷入含泪含恨投票,选后又极度失望,4年后又含泪投票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抉择并不难,只要搞清楚谁可以为国家带来安定繁荣,让自己过好日子即可。台面上有蓝绿的竞争,实际上也有大陆的间接参与,这不是民进党所谓的「干预」选举,而是透过政策和蓝绿比赛「爱台湾」,大陆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台湾民心,他们无法成为候选人,不能从事竞选活动争取台湾选民的选票,但他们仍然可以努力获得台湾人民的认同。
换言之,台湾人民与其被缺乏新意的爆料影响心智,不如拿出点时间研究一下红、蓝、绿各自对台湾人民提出的政策论述,这些政策论述大多都是白纸黑字,很多已经处于落实过程中,没有落实的政策也可以通过背后执行者过往的行事习惯,推断有没有执行下去的能力。
对执政的民进党,选战不断抛出弱势福利、政策补贴、减税政策,却未提出财源规画,明显是政策买票,将来不是大幅举债就是难以为继。过去4年蔡政府的施政,证明这个政府缺乏治理能力,却任人唯亲、酬庸分赃。过去4年无法带给人民实质的生活改善,现在却大玩数字游戏,将0元的台商回流投资金额灌水成7000亿,理智的选民该「停、看、听」,长期支持民进党的绿营选民也该好好反省,多年来的统独争议有没有带给自己实质的好处?当把意识形态摆在一边,看看民进党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能让自己感到骄傲?
对在野的国民党,选民也无须客气,如果国民党不能证明自己比民进党更能带领台湾脱困,选民就无须在两个烂苹果中做选择,还有其他反对两岸对抗的政党可以支持,让国、民两党都减少立法院席次,对选民可能更好。如今的国民党,为了应付民进党的抹黑已疲于奔命,虽有非战之罪的味道,但也证明了国民党长期能力不足的问题,没有能力拿出前瞻的政策,更没有本领说服选民支持国民党,高层反而忙着卡位布局,自乱阵脚。
大陆反而是最专注政策论述的一方竞争者,继去年出台惠台《31条》后,今年又出台惠台《26条》,许多民眾都感受到这些政策的诚意,认为大陆认真听取了台人的心声后,提出的针对性举措。但是,大陆不能止步于政策的出台,政策的执行比政策本身更重要,立意良善的政策未必带来预期的效果。大陆必须加强过程管控,继续倾听民意,让惠台政策能够真正发挥效用,最终让台湾民眾直接受益,否则一切也都只是空谈。政策执行层面如何让台湾人感受到自己不是「外人」,如何让在台湾生活的台湾人分享中国人的荣誉感,不容易,但很重要。
回到这次大选的思考,大陆既然还不是台湾选民投票选择的对象,那么在这次选举中,选民能够决定的,是选择能与大陆展开对话、处理好两岸关系的候选人。理智的选民不应该沉溺于爱台湾、抗大陆的话语陷阱中,而要意识到,大陆是台湾不可忽视的利益相关者,只有面对它、处理它,台湾才能找到自己的未来。
无论民进党还是国民党,也都必须了解,在两岸问题上没有迴避的空间,一味宣扬政治正确,无助于解决台湾的困境。蔡政府已经难以期待,只能用选票给予教训。泛蓝基于下架蔡英文的共同目标,须团结一致支持韩国瑜。在立法委员选举中,则可以支持其他泛蓝政党,这既是要给国民党足够的民意压力,也希望更多政党能有自己的发声机会,给台湾政治带来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