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评制点评陈朝平》两制台湾方案雏型已现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陈朝平》两制台湾方案雏型已现
21:10 2019/11/07 言论 陈朝平
总统蔡英文(前中)5日表示,中国现在推动对台26项措施,就是为实现一国两制方案,且在大选期间提出,自然让人想到意图影响选举。(中央社)
不论你的政治立场是蓝、绿、白、黄、橘,应该都会同意对于下面这段陈述:「中国大陆国台办的工作人员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搜集台湾媒体信息以及各种民意调查的资讯,藉以了解台湾舆论和民意。」
如果大家同意上面的陈述,那么,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国台办不可能不知道以下的信息:1、根据台湾媒体分析,中共介入台湾歷届大选,结果都对蓝军不利。2、今年年初习近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已经被蔡英文操作成没有「九二共识」,也没有「一中各表」。台湾朝野咸认,习近平让蔡英文民调上扬。3、陆委会屡次发布民调都显示80%台湾民眾不接受「一国两制」。4、香港反修例暴动后,让蔡英文再度捡到枪,民调超前稳步上升。5、民进党持续炒作「今日香港、明日台湾」以及芒果乾议题。6、台湾部分媒体持续炒作中共介选台湾,并暗指北京属意某蓝营候选人。7、蔡政府与民进党修订国安五法,并将中共代理人法案付委审查。8、民调显示蔡英文仍然领先韩国瑜。
选战方殷,国台办明知台湾民意风向不利「一国两制」,明知选情对蓝军不利,为何要在此时祭出26条措施,「坐实」了台湾指控这是「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行动方案」?(苏贞昌甚至牵强附会地发现26条就是台语压迫、抓牢牢的谐音)又为何要在此时再丢下一把大枪让蔡英文去捡?北京真不明白26条可能对蓝军候选人造成困扰吗?
国台办怎可能不明白?国台办与各部委连署抛出26条措施,试图「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说明了:
一、北京根本不关心谁当选下届「台湾领导人」,台湾主政者是蓝是绿,无关两岸统一大计的宏旨。
二、北京根本不担心香港反送中暴乱,继续坚守「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承诺。习近平接见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将反送中定位为风波、而非暴乱或顏色革命,且表示高度信任林郑与其管治团队,即充分说明北京的态度。
三、关于两岸统一和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北京有自己的时间表。台湾既无想法也无政策,北京决定自行推动进度。
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案需要两造同意,台湾提不出方案,大陆来提。好比甲乙双方订约,乙方放弃草拟契约条款的权益,甲方势将片面拟定「制式契约」。26条之后,还有后续。
五、台湾政治领导阶层既非对手,北京决定绕过台湾领导阶层,同时「去中间化」、「去代理人」,直接诉求台湾工农商学与台湾民眾。
六、26条的部分措施符合「准国民待遇」,部分已达「国民待遇」,「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雏型,似乎越来越清晰。
上述六点显示,北京对于「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愈来愈有信心。相形之下,陆委会与各部会只能因袭旧例,一味指责其为统战,「名为惠台,实为利中」。两岸折衝,首要利己,殆无疑虑,但若能惠台又利中,谁曰不宜?既然陆委会每每强调「对等互惠」,那么,是否也请蔡政府提出「既利台,也惠中」的几条措施,让台湾人民瞧瞧,让各国瞧瞧?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