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俄纪录片中国的重生凸显中国70年蜕变奇迹

已有 261 次阅读2019-9-22 23:03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俄纪录片中国的重生凸显中国70年蜕变奇迹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俄播出纪录片《中国的重生》 凸显中国70年蜕变创造发展奇迹
2019-09-18 21:32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9月18日报道 《俄罗斯报》9月17日发表了该报记者季阿娜·科瓦廖娃采写的题为《中国腾飞》的报道。科瓦廖娃在报道中称,日前,俄罗斯各大电视台纷纷播出了最新出炉的纪录片《中国的重生》,介绍新中国成立最初的峥嵘岁月。

报道称,其实,片中所用的影像素材并非全新,只是“先前从未公之于世”。这些素材由10多位苏联最杰出的纪录片大师在70年前实地拍摄而成。1949年,苏联派摄影师们前往百废待兴的中国,纪录新中国的诞生。这批资料的备注名便是《苏联摄影师眼中的中国》。它们在苏俄纪录片档案库里沉睡了半个多世纪,所幸全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历史频道总编辑杰尼索夫从浩如烟海的胶片中发现了它们,并决意向人们展现:如今我们所熟悉的中国,在70年前曾经遭遇哪些困难,有着怎样的市井生活?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教研室主任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说:“这部纪录片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它出自苏联人之手而非中国人。我们通常从屏幕上看到的都是中国人对本国的诠释。这部片子则属于旁观者视角,因而会令观众产生震惊感。”

他说:“我们还有机会目睹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的独家画面。包括毛泽东在内,他们看上去都非常普通。但在他们朴素的外表背后,是对国家疾苦、对民族发展方向的最深刻洞悉。”

马斯洛夫说,如今的中国官员在很大程度上也继承了这种工作风格,态度格外认真。另一重要之处在于,北京的政策以广大民众的福祉为导向。也就是说,它意识到自己的权力直接取决于民众的信任。毋庸置疑,这也成为支撑中国蒸蒸日上发展的主要基石。

报道称,纪录片中包含了对北京及其他若干城市的直升机航拍镜头,战后的疮痍触目惊心。马斯洛夫说,对比今日北京、上海等地的繁华,这说明中国并未受到旧有体制的束缚,裹足不前,而是阔步拥抱新未来,从一个落后且受制于人的国家,蜕变为全球发展的领军者。

马斯洛夫说,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大关键性的转折时刻。首先是在1958年左右完成经济重振,打造起了新的教育体系。当时,中国已意识到自己可以在国际舞台上独立行事。第二个节点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邓小平宣布国家不仅应该摆脱贫困,还要富裕起来、不断发展。这也是民族成长的心理转折点。第三个节点落在2013-2014年,中国已经开始引领全球发展趋势。

马斯洛夫说:“或许,只有在目睹了当年的画面之后,我们才能最真切地理解中国在这70年间创造的奇迹。”

马斯洛夫称,中国是个理性的国家,政府的每项举措都与国家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相契合。从当年的镜头中不难窥见,它的交通运输设施几乎是空白。如今,中国步入发展内需阶段,投入大量资金扶持国内贸易。如火如荼的道路建设不只覆盖中部地区,也惠及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区。过去,抵达那里难于上青天,只能借助飞机。最重要的是,国家愿意且敢于为此类项目投入巨资。放眼中国,立体纵深的交通网络早已将各地紧密连通起来。

《俄罗斯报》观察家、1953-1960年间曾任《真理报》驻华特派记者的欧福钦说:“中国人的强大之处在于,他们一直善待并珍视本国的历史,他们擅长寻找新的增长点并抓住机会。与此同时,从不忘却、践踏过往的历史,这是中国人所具备的非常重要的品质。”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