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消猜疑香港商界巨擘九字妙解邓小平讲话

已有 346 次阅读2019-9-1 16:01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打消猜疑香港商界巨擘九字妙解邓小平讲话

昨天,我刚刚发表了普评制点评邓小平大智慧处理香港回归的文章,文章说:
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核心内容有两条一、【五十年不变的核心是指实行开放政策而不是指其它政策。】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核心是指参与者必须是爱祖国爱香港的人,香港特区政府的特首是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所以,干预首先是香港行政机构要干预,并不一定要大陆的驻军出动。】

8月22日,我刚刚写了《普评制点评郑永年香港风波将如何收尾?》这篇文章。文章说:

我很想看看 郑永年:谁主香港?如何对香港进行第二次“回归”? 这篇文章,只可惜被澎湃新闻给删了。于是看到了下面这篇文章,知道了“断水就能终结香港乱局”是标题党的说法,只不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两个国家可以威胁断水,中国和香港是共产党领导的一个国家,是不可能用威胁断水的办法解决问题的,那样只会适得其反,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乱上添乱。至于,香港风波将如何收尾?我认为,还将像占中那样收尾。【什么意思?香港暴乱已成强弩之末,马上就完蛋了。】

8月19日,我刚刚点评了《用心险恶临走前英国居然在香港埋下这么多雷》文章说:

纽约大学政治学教授熊玠撰文写道,英国人在1985到1997年之间,对香港的制度任意地大改特改,尤其是在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任内(1992—1997年)。

熊玠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香港的立法局,有史以来就不是民选的。由于它一直是由港督所指派,所以才叫‘局’,意即它是行政结构的一部分。但是在1995年,港英政府破天荒地产生了一个民选的‘立法会’。其目的,由今日回首观之,就是英国人在临走之前,要制造一个英文里说的‘期望高涨、无法满足的革命’。在2016年香港立法会惊爆宣誓闹剧,部分新当选议员企图涂改就职宣誓的誓词。另外还有人趁机冒出支持香港‘独立’的主张。凡此种种,俱是证明了英国人临行前蓄意在香港制造‘期望高涨、无法满足的革命’,的确见效了。”【这个结论无比正确。为什么?首先,你们看看普选产生的巴黎公社。

恩格斯在1871年4月11日当时就说:“在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领导的时候,事情进行得很好,而在选举(指1871年3月26日所举行的公社选举。3月28日中央委员会就把全权交给了公社)以后却是只讲不做了”(马恩全集17卷672页)。什么叫只讲不做了?即巴黎公社就是一个争吵不休的剧场,只议不决。因此,到5月28日,巴黎公社就彻底失败了。我们再看看苏联是怎么解体的?

1989年1月,苏联开始采用戈尔巴乔夫的办法,选举产生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然后

那些能让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才能通过竞选,当上人代会代表、苏维埃主席、加盟共和国总统。具体表现在

1989年3月,萨哈罗夫当选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成为民主改革势力的领导者之一。1989年12月12日,第二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萨哈罗夫代表跨地区议员团再次提议取消宪法第六条。

萨哈罗夫发言同期声:“根据权力分立的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应作出以下决议:一、取消苏联宪法第六条;二、改变苏联法律制度。苏联的法律如果要在加盟共和国境内生效,就必须经加盟共和国最高立法机构批准。”

戈尔巴乔夫:“我提议对宪法第六条的动议进行表决,请各位代表进行表决。是赞成,是反对,是弃权。”

投票的结果是这项提议仍没有被列入大会议程,但得到超过1/3的支持票。
两天后,萨哈罗夫突发心脏病去世。所谓“民主派”知识分子借机将葬礼演变成一场政治示威。
面对“民主派”掀起的修宪狂潮,戈尔巴乔夫最终决定迎合。【为什么?因为这个结果,符合他新思维的本意,而绝不符合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本意。】

 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 1990年3月12—15日在莫斯科举行,20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设立总统制、修改宪法和选举总统。经过几天激烈的辩论,大会通过了设立国家总统职位和规定总统一系列权力的苏联宪法修正案。选举戈尔巴乔夫为苏联第一届总统,选举阿·卢基扬诺夫担任最高苏维埃席。大会修改了苏联宪法(基本法)中规定共产党在苏联社会中的领导作用的条款,从而开辟了在苏联实行多党制的道路。因此,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才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全民性和有竞争的总统选举,有数名竞选者参加大选。在经过几十天的激烈选战和宣传活动之后最终叶利钦以高票当选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同一天,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发表《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俄罗斯联邦保留退出苏联的权利。这是什么意思?由于

我们都知道,苏联虽然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但作为苏联支柱的则是俄罗斯。这不仅因为俄罗斯有170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约占整个苏联面积的76%,也不仅因为俄罗斯有1.39亿人口,约占苏联人口的52%,而且还因为在自然资源和经济实力等各方面,俄罗斯相对于其他共和国具有绝对的优势。一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苏联可以没有波罗的海三国,可以没有外高加索三国,但绝不能没有俄罗斯”。而且,“6·12”事件在苏联解体过程中的巨大效应还不限于俄罗斯这一个加盟共和国自身,而是构成了苏联解体多米诺骨牌效应系列中一个强大的加速器。在这一事件的推动和示范下,至1990年12月,又有9个共和国相继发表了独立宣言。这9个共和国是:乌兹别克、摩尔多瓦、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土库曼、塔吉克、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

戈尔巴乔夫在谈到“6·12”事件的历史效应时,不无形象地说道:在这一事件之后,在苏联境内,“开始了‘主权国家大检阅’”。长期在俄罗斯工作的意大利记者朱利叶托·基耶萨也宣布“1990年6月12日是一个转折的日期”,断言:“它对后来许多事件有影响,它注定了苏联的频死期及其速度、方式,并迅速使挑选不同抉择的可能性丧失殆尽。正是在这一天,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以绝大多数的选票赞同了其主席鲍里斯·叶利钦宣布俄罗斯为主权国家的提议。这就是所有接踵而至的分离主义倾向的起点和开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把“6·12”事件界定为苏联解体一系列事件中事关全局的中心事件。【看明白没有?普选制是苏联解体的唯一祸害。】再看

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
1990年7月当选为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并成为苏维埃联邦委员会成员。
1991年12月1日当选为乌克兰首任总统。1991年12月12日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

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
1991年9月19日,白俄罗斯政坛上发生了一起不寻常的事件,学者出身的舒什克维奇当选为白俄罗斯独立后第一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一举登上了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元首的宝座。【看明白没有?没有普选他们怎么能成为苏联解体三巨头?】

1991年12月21日,11个共和国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签字加盟了独联体,苏联彻底被宣判死刑。叶利钦发表讲话时说:“我曾经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冥思苦想苏联的未来,现在已经不需要了。”大家看好了,从叶利钦当选俄罗斯总统到事实上的苏联解体才1年半多几天!!!由此可见,普京在“别斯兰人质事件”之后,果断取消地方领导的直选方式有多么重要?要不然会不会至今还暴乱不断啊!

“占中”于2013年3月27日发起,至2014年9月28日正式启动。(请注意:占中是发生在议员半普选之后而不是这之前。之前吃肉砸锅党也有,但是,在立法会还没有形成政治气候!)

陈冯富珍称,香港目前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时代。自己在香港出生、成长、工作,然而离港十几年再回来时,“真是不认识香港”。(2012年:立法会议席总数由60席增至70席,其中功能组别和分区直选议席各为35席,所以叫议员半普选。)

原全国政协常委九龙仓首席顾问 吴光正 我都七十几岁了,我有感触是不是?对我来说好大感触,在香港我七十几年都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所以我出来发声。所以第一,暴力很恐怖,很惊人的,但如果你不出声,沉默的话,你会引发更多暴力。来源:直播港澳台 2019-08-18】

什么意思?那说明现在的情况还不如回归前!为什么?因为

熊玠:“第二个例子:有两个在港英时代维持香港治安很关键的重要法规,被英国人在临行前贸然取消了。一个是‘公安条例’,另一个是‘社团条例’。在‘公安条例’没有取消的时期,如有人群要上街示威游行,非得先向香港警察申请并取得许可之执照不可。如警察不批准,游行就是非法,警察立刻可以抓人。在‘公安条例’取消以后的香港,示威游行的人群,只需要在上街游行的同时向警察通知一声就够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动不动就有示威游行发生。在以前的‘社团条例’之下,港督对于任何香港社团,只要他怀疑有里通外国的情形,立刻可以宣布这个社团为非法组织,并吊销它的执照,其中包括接受国外的捐款。今日回头来看,英国人将这两个法律取消,其用心凶狠恶劣,实无以复加。”还有

港英时期另一个重要机构是高等法院和终审法院。它们沿袭了英国的传统,属于判例法系,法官的判决在司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这与中国内地实行的大陆法系截然不同。法官的任免也沿袭了英国的终身制,一旦港督任命,除非死亡或主动退休,法官可以终身任职。在港英时期,任命的法官绝大多数为英国国籍。这一问题遗留至今。2016年产生的新一届香港终审法院的常任和非常任大法官任命中,17名大法官中仅有两人为中国香港籍,其余均为外国国籍或双重国籍。不少人认为,他们的判例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今年7月14日,暴徒杜启华把一名警察的一截手指生生咬断,结果两天后,法官就以1万元保释金、不准涉足新城广场为条件,同意了杜启华的保释请求。司法界对暴徒的轻判,对警务人员权利的漠视,也对暴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警察捉人、法官放人,司法不公,暴乱难平。解决办法是选出优秀的工、农、警、商、企、科、教、文、卫、等各界代表组成评判罢免法官委员会,每半年评一次,彻底解决司法不公的问题。】

张俊义还提到一点:“英国在撤退前培育了一批信奉西方价值观的公务员队伍,特别是亲英的高级公务员。被称为‘乱港四人帮’之一的陈方安生就是一个典型(其他三人为黎智英、李柱铭、陈日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香港一些人从心底里认可西方价值观,不认可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陈方安生正是彭定康一手提拔的,1993年11月,彭定康让她接替霍德,成为首位华人布政司(回归后改称政务司司长)。【秋后算账,开除港籍。】另外,

千万别忘了这样一个事实,

前港督彭定康在1992年进行的政制改革中,提出在1995年立法会选举中新增9个功能组别,即“新九组方案”,并更改功能组别选举方法、法团选票改为个人选票;最后功能组别符合选民资格增加至270万人,实际登记人数115万人(见2003年美国人权报告第三节、香港政策研究所报告PDF第43页)。彭定康的这次改革被北京政府批判为钻《基本法》漏洞,时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的鲁平在1993年3月公开骂他是“千古罪人”。

8月11日,我刚刚点评了《香港被捕年轻人错把无知当热血是最大的愚蠢》

文章说:不知道还有谁记得这个老人。

他是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他叫贾法里。

在他的国家被轰炸、全是焦土的时候,他一个人在联合国向美、英、法三国辩解,三个国家的代表直接离席,直接不和他谈。

他只能一个人默默坐在一个角落一边流泪,一边叹息。

你讲理,别人不讲理,只有自己的国家繁荣富强了,你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你才能和他们去讲一讲理。

弱国无外交。今天的香港如果没有强大的中国来庇护,现状可想而知。

那些闹着要独立要分裂国家的年轻人,把他们丢到一个战乱的国家,被饿过,被打过,被羞辱过,怕了,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明白,和平、稳定到底有多么重要。

一个人命运是和自己的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而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们为什么能够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请记住毛主席所说的这一段话: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98-1099页。

这就是人们长说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同样是在毛泽东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为什么会出现文革全面内战?那就是因为实行了直接民主制才破坏了民主集中制所造成的。全民公投、全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全民普选,人手一票都是直接民主制。】

文章提到贾法里让我想起顾维钧,

1919年1月28日,中国代表团曾向巴黎和会提出两项提案: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权益;但提案全被否决。巴黎和会最终引起中国的民众抗议,爆发了五四运动。

顾维钧单靠一己之力,他在外交上所做的种种努力,也仅仅是代表中国对列强说了一个“不”。这是弱国仅有的一点权利;而弱国无外交,才是中国所要面对的现实。顾维钧在回忆录中描述了当时的心情:“一切都是那样暗淡,那天色,那树影,那沉寂的街道,我想这天必将被视为悲惨的日子,留存于中国的历史上。”

我记得那时,中国实行的就是普选制。各个党派内斗严重,东亚病夫,一盘散沙就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四分五裂的中国还想不让列强干涉中国内政那可能吗?俗话说的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什么缝?裂缝啊!没有裂缝,苍蝇怎么下蛆?没有普选就没有两派恶斗!没有两派恶斗何来裂缝?没有裂缝哪来外国干涉?

【新加坡前卫政治《普评制》】 普评制寄语台港百姓 
普评制发表于 2010-5-4 14:52:44 查看: 3057|
http://www.lee-philosophy.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50&fromuid=1763
这篇文章2005.5.22草,最早发表在我个人付费的《百姓论坛合建网》, 2006.12.7改 12.12二改之后,最先发表在

【人民网两岸论坛】 寄语香港百姓  (  mayc53  2006-12-13 17:43:02 )  12019字  ( 0/64/0 )  
2008.12.21三改,这是因为通过央视海峡两岸、天津今晚报、以及网上的相关报道,使我对台湾实行普选的具体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才被改为现在这个题目。2009.4.30四改,内容就现在这个样子了。文章指出:

    在香港搞不搞普选,最没发言权的就属英国。英国统治香港一百五十多年,哪一年开始搞普选不行?!为什么非得等到中国把香港主权收回来才突然醒悟,要让香港搞普选?!!居心何在?!!!

   原来在普选条件下,只要有足够的钱,就可以干涉政治,甚至是别国的政治。陈水扁就深谙此法,他不但买通美国的议员、咨询公司,影响美国的对华政策,还花钱贿买象巴拿马这样一些小国的领导来支持他搞台独,……

    只要你们国家实行普选制,美国想干涉你们国家的政治就一定能干涉成。离我们最近的就是乌克兰,远一点的就是智利,其前总统阿连德虽然是民选总统,有那么多的民众支持,还不是死于非命……

    普选是个双刃剑,美国总统也怕它。里根在大选期间公开反华,上任之后又亲华……没有哪位总统敢得罪犹太人,如此这般……“全是大选惹的祸”。

    人们的善良愿望,总是想通过大选获得民主、和平、统一和稳定的发展。然而结果却总与人们的善良愿望背道而驰。

…………

   1989年2月26日邓小平又特别指出:“中国正处在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如果追求形式上的民主,结果是既实现不了民主,经济也得不到发展,只会出现国家动乱、人心涣散的局面。对这一点我们有深切的体验,因为我们有‘文化大革命’的经历,亲眼看到了它的恶果。中国人多,如果今天这个示威,明天那个示威,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会有示威游行,那么就根本谈不上搞经济建设了。我们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但匆匆忙忙地搞不行,搞西方那一套更不行。如果我们现在十亿人搞多党竞选,一定会出现‘文化大革命’中那样‘全面内战’的混乱局面。‘内战’不一定都是用枪炮,动拳头、木棒也打得很凶。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邓选》人民出版社 1993年10月第一版第三卷第284-285页)假如,

    今天的香港硬要实行普选制,那就犯了齐白石晚年对其关门弟子许麟庐所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大忌。虽然不会像台湾那样产生大的麻烦,但是小的麻烦也还是会不断产生的。结果怎么样?

2010年6月下旬,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了关于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修订议案。修改内容包括:立法会议席总数由60席增至70席,其中功能组别和分区直选议席各为35席。【仅仅普选一半议席,香港就乱成什么样了?如果落实双普选那还了得?!!!】

李光耀曾说,最羡慕香港背靠内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香港这些年的发展却不如新加坡。最大的原因在于,新加坡政府可以主导经济政策,上下一心谋求发展。香港政改不过,国家当然还是坚定实行“一国两制”政策不会变,但香港如果内部继续虚耗,竞争力持续减弱,未来能否搭上国家发展的“高铁”,令人忧心。【和台湾一样普选之前是四小龙第一,普选之后是倒数第一。普选之前苏联GDP的增长率是1.9左右,普选之后是-2。

到了台湾才知道文革还在搞。巴黎公社就是一个争吵不休的剧场,台湾立法会上演全武行,比巴黎公社更进了一步。香港才普选一半的立法议员,街头政治就让全国人大关于双普选的决定落空,这当然是好事。不过最近让香港暂缓修订逃犯条例就是十足的坏事了。全世界发生了那么多的颜色革命,全是卢梭直接民主制惹的祸。这话要是让卢梭听到,一定会气的蹦起来!“你们没长脑袋啊!我当初可是说直接民主制适用于小国寡民,没让你们到处乱用。还说‘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也永远不会有。’”民众说:我们又不是研究人员,哪能知道那么多?

卢梭的直接民主制确确实实代表了最底层最广大劳苦大众最高度的政治理想,在推翻封建独裁统治的过程中,的确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当人们推翻封建统治,实现直接民主之后,老百姓淂没得到幸福生活?巴黎公社失败了、文革失败了、苏联解体了、那么多的颜色革命发生了、村主任普选30多年,农民生活幸福吗?台湾民主、香港民主严重的弊端就摆在那,人们为什么就不深刻反思反思普选制科学可行吗?!!!】

我写《寄语香港百姓》的目的就是不想让香港搞普选从而乱港。只可惜,人微言轻,十二三年过去了,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最近,

全国港澳研究会举办“重温邓小平同志有关香港问题的重要讲话”专题座谈会
来源:新闻联播 / 发布日期: 2019-8-24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徐泽表示,近期,在香港发生了损害香港根本利益,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暴力活动,且长时间地持续。如果任其蔓延发展,香港就有沉沦的危险,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场,是要守护“一国两制”,还是要毁掉“一国两制”的决战。当此之际,我们有必要重温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从中汲取辨析问题的智慧,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开拓前行的动力。【那想当初,邓小平是怎么说的?

他英明指出:“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难道就不会出现吗?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难道香港就不会出现损害香港根本利益的事情?能够设想香港就没有干扰,没有破坏力量吗?……总有一些事情没有中央出头你们是难以解决的。中央的政策是不损害香港的利益,也希望香港不会出现损害国家利益和香港利益的事情。要是有呢?……基本法要照顾到这些方面。有些事情,比如一九九七年后香港有人骂中国共产党,骂中国,我们还是允许他骂,但是如果变成行动,要把香港变成一个在“民主”的幌子下反对大陆的基地,怎么办?那就非干预不行。”

干预首先是香港行政机构要干预,并不一定要大陆的驻军出动。只有发生动乱、大动乱,驻军才会出动。但是总得干预嘛!”

你看,邓小平的讲话,是不是具有高度的预见性?还有,小平同志讲:“制度是决定因素”(邓选2卷273页)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才能起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呢?!!!小平同志又说:“最重要的是用人权”(邓选3卷166页)。当谈到港人治港参与者的条件时,邓小平果断地说:“参与者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爱国者,也就是爱祖国爱香港的人。首先,你们看那些反对派立法会议员是爱祖国爱香港的人吗?再看,那些警察抓,法官放的法官是爱祖国爱香港的人吗?那些煽动支持暴乱的港媒、“香港记协”、学生会、基金会、等等团体是爱祖国爱香港的人吗?香港特区政府不出来监督把关谁又能代表中央政府出来监督把关呢?!!!香港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坚决彻底贯彻邓小平关于只有爱祖国爱香港的人才有权参与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指示。】

下面请看

香港商界巨擘九字妙解邓小平讲话 打消市民对回归的猜疑
2017年06月27日 10:47:54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香港于1997年回归祖国,而香港回归的构想与谈判,在80年代就开始了。1982年,邓小平在北京会见了香港各界的重要人士,而这些在香港影响巨大的名流对于促进回归、传递国家的决心与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姜楠: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执行“一国两制”的城市,香港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回归祖国的愿望顺利达成,并最终实现。二十年来香港社会在“一国两制”实践中平稳运行,保持了持久的繁荣稳定,这一成果来之不易。香港的回归是历史使然,也是人力所推动,不仅有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也有邓小平时代两地政商精英的合作推动。今天我们就用五天的时间来讲述邓小平与香港几位著名人士之间的故事。

解说:上午,密集的流动开启了香港新的一天。作为全球生活节奏最快的城市之一,香港人的脚步永不停歇。岁月轮回,光阴流转,数十年如一日,香港人就以这样的快节奏创造了一个奇迹,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香港人前进的脚步,不过1982年6月一条消息却打乱了香港人的生活节奏,这年6月16日上午,一张照片登上了北京和香港两地媒体,这张照片中诸多香港名流在座,而坐在座位中央的是邓小平。

王耀成(作家):这些人呢在香港都是社会名流,影响很大,这12个人实际上是代表香港方方面面的。

张浚生(原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各界都有,工商、文化、新闻、工会、金融等等各方面,12个人都是各方面的头面人物。

解说:尽管中共官方媒体对这条消息的报道只有短短100多字,除了邓小平会见十二位香港知名人士的简单介绍外,没有任何其他信息,但是在现场的香港人士还是认真记录下了这重要的历史时刻。

王耀成:我看后来王宽诚写的,小平同志在第一时间向他们传达我们国家的决心,1997年我们一定要收回,也是通过他们呢,给香港社会传达一个信息,就是你们不要惊慌,我们收回,我们只会让香港更加繁荣。

解说:这是中共领导人第一次向社会公开谈及香港回归的问题,当时的中共中央已经决定解决香港回归问题,并确定将在这年9月同英国方面正式展开谈判。面积仅1066平方公里的香港,牵动着两地人的神经。1842年、1860年、1898年,通过战争和强权英国先后三次强迫中国割让香港九龙,并租借新界99年,但是小如弹丸的香港在20世纪却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短短40多年时间里,香港从一个偏僻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1980年代香港以生产总值2600多亿港元,人均38939港元跻身世界第十名,排名直追日本,超过了许多大国。这个仅有500多万人口的城市,成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发达经济体。商业带来的繁荣和活力使得香港成为资本主义的一个样板。而就在香港高速发展的1970年代,内地深陷文化大革命的沼泽,这让中国内地错失了第三次全球化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与香港拉开了巨大差距,这增加了香港回归的难度。

叶中敏(香港《大公报》主笔):香港跟祖国的母体脱离了150多年,香港也确实有它的一套制度,跟香港人的一些价值观,生活习惯,这个跟内地都不同,你说一下子收回就第二天就变成跟一个内地城市,跟深圳广州一样了,马上就是变成内地的来管,恐怕两方面都需要时间的,不可能的,一下子你说香港人怎么适应内地的制度,内地管的人怎么来管香港这个地方。

张浚生:更重要的是说我们要采取适合于这个地方的继续能够发展的政策,他的生活方式已经那么多年了习惯了,而且这个呢他当时生活得还不错,你硬去改变它,有什么好处呢?

解说:一百多年的分离带来两地陌生疏离,两套制度体系之下的社会究竟如何才能够合并到一起,这既是邓小平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代中国人所面临的历史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担任中华总商会会长的王宽诚在八十年代再次走上历史前台。当时的王宽诚是香港极具影响力的实业家,旗下业务横跨金融、地产、船务、食品、百货、贸易等众多领域。在香港工商界,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如今高楼林立的香港北角,曾经一片荒芜,这里是王宽诚在香港真正的的落脚处,也是他的崛起之地。1949年利用内地移民蜂拥进入香港的契机,王宽诚大举进入地产业,用多年积累的巨额资金买下了香港大块土地。

叶中敏:没有人相信香港的土地会值钱的时候,他在北角买进大片的土地,王宽诚先生眼光是很好的。

王耀成:他看到香港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那么又是这个国共内战这么个大背景下面,他断定香港将来的房地产(有发展),所以他就在北角就购买大量的土地,他那个香港当时他买的那些土地呢,基本是荒山,那个价钱是便宜得不得了啊,可是他当年你记得他是320万美金到香港的,所以他可以买大量的地皮,就造了很多的房子,山脚的沿街的可以造成商铺,其他地方他也可以盖成一些公寓。

郑介初(王宽诚好友社会活动家):来了以后他买了房地产盖了房子,正好1949年大批人来,他房地产就赚了很多钱,所以他北角的地皮多嘛,所以有外号叫北角地王。

解说:审时度势,敏锐捕捉商业机遇,果断出手,这是江浙商人的特质,也是王宽诚取得商业成功的秘诀。伴随着香港发展的黄金时代,王宽诚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也因此获得了举足轻重的社会影响力。

姜楠:在宁波商人中王宽诚以节俭闻名,在香港过生日是个大事,有钱人家常常要去酒店开生日宴会,一般人家也要买个像样的蛋糕庆祝一下,但是王宽诚舍不得,嫌这样太浪费,于是他想出个办法跟自己的小孙子一起过生日,一个蛋糕两人共享。但就是这样节省的的一个人,却在身后立下遗嘱,将自己财产的一半一亿美金贡献出来,成立王宽诚基金会,资助那些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读书。

解说:浅水湾香港闻名的度假区,半山别墅,见证着香港发展的黄金时代。1980年代的王宽诚以卓越的商业成就影响着香港社会,他担任中华总商会的会长,其旗下聚集起一群爱国工商界人士。避免香港回归带来大面积震荡,将社会耗损降到最低程度,邓小平希望香港工商阶层能够发挥作用。

张圭阳(媒体人):因为当前1981年的时候,马上1982年就展开中英会谈,所以在北京政府来说那个时候最关键的是怎么样向香港居民讲清楚北京对香港以后的想法,怎么样把香港做生意的人稳定下来。

顾文福(新华社时政记者):希望他们做工作,让他对香港有信心,因为香港人对大陆这个回归了以后信心在于你香港能不能保持稳定,能不能发展,只要发展了他自然有信心了。就是希望他们起一点积极作用。

解说:邓小平所接见的12位香港人士都是香港的工商阶层,也是邓小平眼里的爱国爱港人士,担任中华总商会会长的王宽诚更是邓小平最信赖的香港人士。这是1949年后香港商业组织插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插旗者是时任中华总商会会长的王宽诚。王宽诚跟内地有着密切交往合作,其渊源还得从1949年讲起。1949年王宽诚在香港的事业已经做得风生水起,但却忧心如焚,这年5月上海解放的隆隆炮声震动了香港,香港社会惶恐不安,香港靠近大陆,以解放军锐不可当之势香港尽管被英国占领但也是危在旦夕。新生的共产党政权究竟会给自己的未来带来何种变化,王宽诚内心惶惑。

王耀成:那么王宽诚当年也面临着,因为他对共产党并不是很了解,将来共产党会怎么样,实行什么政策,对商人怎么样,所以他也是忧心忡忡啊,用他自己的话讲,他说我那个时候也是欲走不能,忧心如焚。

解说:王宽诚的资金已变为大块土地,欲行不得,内心的忧虑和惶恐煎熬着王宽诚。

张浚生:考虑了很长时间,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讲,尽可能的留在自己的祖国,要留下来的话那么究竟新的政府跟旧的政府有没有什么差别,那么他就是想要去了解。

解说:王宽诚决定冒险前往大陆,实地考察探访。

男:主要是看一看共产党政府怎么样。

解说:就在新政权开国大典之际,王宽诚低调出行,离开香港北上考察,从东北、华北、山东到上海,历时三月,王宽诚的足迹遍及新老解放区的主要城市。

郑介初:1945年8月大连就解放,解放以后呢,到1949年他去看的时候粮食呢增产已经加了一倍,但是粮食价钱呢掉了三分之二,本来卖450块苞米玉米,那时是关东币了,450,到了1949年150,粮食降价了,生活提高了。然后他还除了参观展览,还去看了工人的宿舍,他去看了工人宿舍,他觉得很干净很满意。

张浚生:即使新解放区上海,他因为上海出来的,上海那个十里洋场过去的这个社会那种腐败的现象那种黄赌毒什么的,很快就完全消除了。

解说:新生的政权带来一股健康清新之气,这与王宽诚过去的观感完全不同。

男:他还提出共产党的干部廉洁,跟国民党不能比,工作比较勤恳,效率也比较高,军队呢纪律好,不扰民,这是他对共产党的初步的了解,就是这个政府不同,不一样。

张浚生:他通过一个实际考察以后,看到这个共产党领导的这个新的中国是完全跟旧中国不一样。

解说:目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王宽诚由衷发出欢呼,这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政治局面吗?北上的考察令王宽诚激动不已,当他结束北上,重新踏上香港的土地时,已完全是另外一副心情了。

王耀成:那么这个回来了以后呢,他自己说了,我就像换了个人一样了,共产党可以,共产党这个政权是稳定的,所以这次是王宽诚一个很大的很大的一个转折。

解说:后来王宽诚在回忆这次经历时说,结果目的达到,更重要的要了解的都彻底地了解知道了,回港后心中有数,从此好像船有了舵。

姜楠:香港的工商阶层中,有像王宽诚这样的群体,他们跟祖国有过更加深入的交往,彼此非常了解,有着基本的信任,但是也有另外一个群体,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1949年国共政权更迭之际从内地转移到香港的,这些人几乎都是在同国民党政府的合作中发展起来的,对共产党政权并不是真正了解,他们只是在香港远距离观察内地。而内地持续近三十年的政治社会运动给了他们一种负面印象,因此他们对北京政府带有一种成见甚至是偏见,稳定这一部分人是确保香港顺利回归的一个重要因素。

解说:1982年6月15日邓小平集中接见王宽诚等12位香港人士,正式向外界宣布中方决定解决香港问题。这场历史性的谈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帷幕。6月15日王宽诚等12位香港知名人士如约前往北京钓鱼台,同邓小平会面。

王耀成:我看后来王宽诚写的这个过程啊,他们到了人民大会堂,还没有进去,看到那个门里头,邓小平和廖承志已经在门口等了,那这个也说明什么呢,也是一种规格啊,邓小平亲自到门口来,人民大会堂的门口来等你们,那说明中央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对这些人的重视。

他坐下来就说,中央决定1997年收回香港,然后就说请你们来意思就商量商量会遇到些什么问题,那时候小平已经考虑得很那个了。

解说:在后来出版的《邓小平》文选中,清晰记录下了这次谈话的内容,“我先把中央已决定的原则与大家讲一讲,到1997年必须收回香港主权,这是原则问题,不可讨论的,但对香港仍要继续维持自由港,贸易金融中心不变,即根据宪法草案第三十条原对台湾的也可用之香港,使其继续留在资本主义制度。”不过邓小平没有想到,中共中央第一次公开向香港各界表明中央政府的香港政策的消息,尽管得到香港社会各界欢迎,但是也带来一些人的疑虑。

程介南(香港建港协会执委):问题提出来以后呢,就引起香港整个社会的一个轰动,大家产生了很多的疑虑,很多疑问,很多担忧,很多问号。

解说:坐在现场聆听谈话的《镜报》社长徐四民,后来回忆当时同王宽诚一道受邓小平会见后的情景时说,“你们今天看资料,看到那段历史时,可能没有多大感受,可我当时可是十分意外,没有心理准备啊,以中国当时的国力可以顺利收回香港吗?在过渡期间,香港会乱吗?中国可以管理好香港吗?可以保障回归后的香港持续繁荣吗?”

每周三的傍晚,暮色降临时,人声就鼎沸起来。期待一场跑马的过程,就是收获希望的过程。跑马今天已渗入香港人的日常生活。

郑介初:那香港人跑马是不得了的,每次跑马人山人海,交通都堵的。

许礼平:那老百姓兴趣都是跑马了,看看报纸,跑马,那也是一种文化,他们每个礼拜辛辛苦苦赚的钱,看看有没有机会用那个马来改变命运,就好多人是在这上面,

王耀成:香港这个马会是很厉害的了,人家说香港马会就第二港督,这个参加赛马的这个人很多很多,而且这个香港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一大块就是靠这个跑马跑来的。

解说:延伸于经济社会各个环节,跑马的影响力无可替代。香港的回归是否会中断这样的生活方式?王宽诚回港的第一时间,他就把邓小平的谈话向工商界朋友做了解释。

张浚生:他理解的很快,他当时对这个小平同志讲了以后呢,他把它归纳了几句话,而且他利用这个机会呢就是说他不是自己有一个酒店叫新都城嘛,他经常在那搞些餐叙的时候,就跟他们介绍。

王耀成:原来上海过去的这帮朋友,请王宽诚吃饭,实际上就是想从王宽诚这里得到一些消息吧,王宽诚就跟他们分析,就是香港不会乱。将来回归以后香港不会坏,后来他就归纳了这么几句话嘛,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个三照就非常好的概括了整个香港的经济社会。

张浚生: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归纳的非常精辟,就是香港1997年要回归祖国,但是回归以后呢,一切都基本上延续原来的不变。

许礼平(作家):舞照跳,马照跑,股照炒,就是表示维持你原来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让大家放心。

王耀成:王宽诚这个三照他是非常形象的,把小平同志五十年不变的承诺,用他的生动的语言,香港市民听懂的语言传达出来了,也是很形象的解读了什么叫“一国两制”。

解说:把邓小平的愿望通俗转化,王宽诚的“三照”总结是建立在对香港人生活的深刻理解之上,这种心有灵犀,是相似的命运经历,带给他们的智慧和情怀,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朴素认知。

王耀成:我觉得从深层次来讲,就是我们搞改革开放,香港的资本家会达成某一种共识,我们搞改革开放,我们向世界敞开我们的大门,宣布我们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我们不再搞政治运动了,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在这个问题上,和祖国的这个距离可以拉近了。因为你这个社会就是正常社会了,你不是搞政治运动的社会了,你是搞经济建设的社会了。

姜楠:1980年代由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是中国重回世界经济秩序的一项重大举措,正是基于对邓小平所推动的改革开放的认同,香港社会各界才在香港回归问题上同北京方面快速达成一致,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改革开放是香港回归的基础,通过开放发展商业,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两地精英共同的认识和心愿,香港工商界的理解支持为香港回归注入了稳定剂。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我们明天见。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