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45万精锐主力为什么打不过10万蒙古军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金国45万精锐主力为什么打不过10万蒙古军?
原创| 夜读史书 发布:2019-04-05 21:00:53
当时金国动员的总兵力约有45万人,从双方兵力对比来看,金国方面显然具备碾压性优势。然而战争结果却让人目瞪口呆:金国不仅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无力回天。那么问题来了,金国45万精锐主力为什么打不过10万蒙古军呢?
1211年二月,成吉思汗率领约10万蒙古军向金国发起攻击,蒙金战争正式爆发。
金国统治者卫绍王完颜永济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任命重臣独吉思忠(又名独吉千家奴)、完颜承裕率金国主力向中都(今北京)西北方的桓州、昌州、抚州开进,准备正面迎战蒙古大军。
当时金国动员的总兵力约有45万人,从双方兵力对比来看,金国方面显然具备碾压性优势。然而战争结果却让人目瞪口呆:金国不仅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无力回天。那么问题来了,金国45万精锐主力为什么打不过10万蒙古军呢?
有人可能会认为金国军队承平日久,战斗力每况愈下,所以才会在对面骁勇善战的蒙古人时一触即溃。然而,在蒙金战争爆发几年前,金国和南宋还刚刚经历了一场史称“开禧北伐”的战争。金军迅速击败了南宋这边发起的攻势,逼的南宋朝廷不得不罢兵求和。从“开禧北伐”的过程和结果来看,金军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强悍。
金国之所以在以众击寡的情况下遭遇大败,最关键还是人的因素,也就是两位军事统帅独吉思忠、完颜承裕太过无能。
两军对垒和流氓打架斗殴完全不同,并非人多的一方就有优势,还得看统兵将领能否把队伍带好,否则人越多反而越容易出乱子。独吉思忠率军抵达前线后,第一个想到的事情不是如何同蒙古人作战,而是让全军开足马力干起了泥瓦匠的活儿:修建防御工事。【看到这,不禁让我们想起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李德让红军战士不断地修碉堡,最后一败涂地。真是应了那句话,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啊!】
然而,独吉思忠让金军累死累活修筑的长达三百公里防线却几乎没发挥任何作用。成吉思汗率主力迅速突破乌沙堡后,整条防线就沦为了摆设。
在中都的卫绍王听闻乌沙堡陷落的消息后,下令解除了独吉思忠的指挥权,将统领全军的任务都托付给了完颜承裕。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完颜承裕比独吉思忠更没用。
完颜承裕担心成吉思汗会率蒙古骑兵长驱直入,攻击中都。于是便下令放弃桓州、昌州、抚州三个重要城镇,让全军退至野狐岭(今河北省万全县)一带,打算依托山势来阻挡蒙古人。这是一条让人匪夷所思的命令,假设当时金军在桓州、昌州、抚州都留有重兵,成吉思汗如果绕过这些城镇而直接攻打中都的话,那不正好将自己陷入金军主力的包围圈中吗?要知道此时金军人数可比蒙古军多了四倍以上。作为一名军事天才,成吉思汗怎么可能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可是,完颜承裕却以自己的白痴思维去判断成吉思汗一定会这么做。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完颜承裕在下令退守野狐岭的时候,却没有将这三个城镇的百姓、粮食、财物一起转移到后方。结果,蒙古人轻松占领了这三个重要城镇,并获得大量粮食、财物,军心大振。而金军这边士气却低迷到了极点。
那么,完颜承裕退守野狐岭的策略结果又是如何呢?答案是一败涂地。完颜承裕下令全军沿山势,分据险要,严防死守。野狐岭一带山势险要,蒙古骑兵难以发挥机动性强的优势,完颜承裕认为如此一来必是万无一失了。可是他却忘了,蒙古骑兵在山地无法发挥机动性优势,他手下的45万大军分散在各个山头,也一样丧失了机动性优势。
成吉思汗在看出完颜承裕布防上的致命失误后,下令全军朝完颜承裕所在的中军大帐发起总攻。金军虽然总体兵力远高于蒙古军,但由于被分散到各个山头,无法及时调动。结果完颜承裕的中军被击破后,金军兵败如山倒,全线溃退。蒙古人则乘胜追击,一路追杀溃退的金国将士。
“野狐岭之战”后,金国几乎丧失了所有精锐,自此再也无力抵抗蒙古铁骑的进攻。原本一副好牌,却被打烂成这个样子,真是印证了一句话:“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参考文献:《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