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964年赫鲁晓夫为何“天怨人怒”两篇

已有 1143 次阅读2019-4-28 09:16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1964年赫鲁晓夫为何“天怨人怒”两篇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1957年被捧上天,1964年被摔下地,赫鲁晓夫为何“天怨人怒”?
神圣联盟那些事 18-09-0310:05


在苏联七十四年的历史上,从来还没有一个领袖像赫鲁晓夫那样,其政治生命遭遇过如此巨大的反转:
1957年,在党政军要员的支持下,赫鲁晓夫成功击败了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的政治夺权,从此大权在手。

1964年,在党政军要员的反对下,赫鲁晓夫狼狈下台,被迫成为一名受到严密监控的“退休金领取者”。

赫鲁晓夫的黑白人生
从1957年到1964年,赫鲁晓夫到底做了什么“天怨人怒”的事,以至于他的支持者们纷纷“背叛”,用密谋的方式将他赶下台呢?

赫鲁晓夫在群众集会上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密谋者之所以要“背叛”这位总书记,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赫鲁晓夫的改革触碰到了他们的核心利益——权力。

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抛出了改革的“大杀器”——新修订的苏联共产党章程。

赫鲁晓夫在发言
新党章规定,党的机关——从苏共中央主席团到基层党组织必须定期吐故纳新,党的基层组织(包括区一级的党组织)在每一次换届选举中至少要淘汰掉原班人马的二分之一,共和国和州一级的党组织要更新三分之一,苏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主席团要更新四分之一。此外,新党章对同一个人几次被选进同一个党机关的可能性进行了限制。

赫鲁晓夫
新党章的这些规定,对党机关保持稳定构成了威胁。机关的权势分子们在背后议论赫鲁晓夫的主张:“他是个老头子了,再干两个任期就足够了,就没命了,可我们这些五十来岁的人怎么办?”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更令曾经支持过赫鲁晓夫的中央委员们(多是边疆区和州委书记)不满的是,1962年11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通过的《关于发展苏联经济和改革党对国民经济的领导》的决定,更直接损害了这些地方大员的权力。

这项决定实际是要按照生产原则把党组织一分为二,党组织(从州一级党组织到基层党组织)被划分为工业部门党组织和农村党组织两种。这样一来,在同一个州或者边疆区里面就有了两个州委会或边疆区区委会。州委书记们原来拥的有统一管理权力被分割了。

赫鲁晓夫视察地方
对于需要稳定(职务终身并能够凭资历提升)和权力(对地方事务的全面管理)的州委书记们来说,赫鲁晓夫这位中央第一书记令他们越来越不满意了,也越来越不把他放在眼里了,并最终决定与赫鲁晓夫分道扬镳。

赫鲁晓夫讲话
1964年10月12日,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通过《关于对因将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和制定新时期国民经济远景规划而出现的问题的决议》,责成勃列日涅夫、柯西金、苏斯洛夫和波德戈尔内与赫鲁晓夫电话联系,将定于10月13日召开中央主席团会议的本决议通知他。

赫鲁晓夫
10月13日上午,赫鲁晓夫和米高扬返回莫斯科,并主持了同一天召开的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在会议上,赫鲁晓夫遭到中央主席团其他成员的猛烈批评,要求他“自动退休”。

令人吃惊的是,赫鲁晓夫并没有像1957年6月的中央主席团会议那样,求助于中央委员会。也许,赫鲁晓夫早已感觉到了“密谋者”的行动。在开中央全会之前,赫鲁晓夫就对米高扬说:“他们勾结在一起了”。米高扬回答得更明白:“你忘记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同样会有权力之争。”

赫鲁晓夫访美
10月13日,苏共中央主席团作出决议:出于年事已高和健康恶化的原因,兹满足赫鲁晓夫同志关于解除他第一书记、中央主席团委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的请求。并确认今后将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集中于一人是不适宜的。

赫鲁晓夫
10月14日,苏共中央全会召开。中央委员会一致同意解除赫鲁晓夫的各种高级职务。

1971年9月11日,赫鲁晓夫因心力衰竭猝死于家中。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发表讣告,称他是“领取特别养老金者”。

再回到前面的问题:赫鲁晓夫为什么会被赶下台呢?

戈尔巴乔夫
最后一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揭开了这个秘密。他说,这是因为,“赫鲁晓夫在屈从于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压力的同时,并不想完全放弃改革的阵地。如上所述,即使在他后期进行的杂乱无章的改革中,也可猜出他是力图削弱党和国家官僚的无上权力。这样的领导人为党和国家官僚所不容,他被赶下了台。”

1964年10月,曾经忠诚于赫鲁晓夫的军队,为什么不再支持他?

神圣联盟那些事
18-09-0310:14
赫鲁晓夫在1957的重新上台,和1964年的被迫下台,都与苏联军队的态度息息相关。

1957年的6月中央全会上,正是朱可夫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我的命令,坦克一步也不能动!把莫洛托夫和马林科夫吓住了。赫鲁晓夫反败为胜,赢得胜利。在紧接着的10月中央全会上,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国防部长朱可夫被解职时,赫鲁晓夫也赢得军方的支持。

赫鲁晓夫和朱可夫
此时,紧密围绕在赫鲁晓夫身边的都是他在二战时期和他并肩战斗过的战友——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格列奇科元帅和科涅夫元帅。另外,还有一批新一代的军事将领,他们是赫鲁晓夫提拔的,如莫斯卡连科元帅和涅杰林元帅。

但是,1964年10月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在军方的这些支持者们却纷纷倒戈,和勃列日涅夫站在一起,坚决要求赫鲁晓夫下台。

马利诺夫斯基和赫鲁晓夫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赫鲁晓夫大刀阔斧的军事改革,在许多方面损害了军队利益后,使得这种支持变得岌岌可危。

赫鲁晓夫的第一个主张就是裁军。这直接引起了军方的不满。赫鲁晓夫认为,军队的开支占用了太多的国家资源,在核武器能够保护苏联安全的条件下,没有必要再养活那么多的军队。赫鲁晓夫宣布,在1955年-1958年期间,苏军分三个阶段共计裁军214万人。裁军主要涉及作战部队、指挥机关、军事院校和军工企业。

战争时期的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
裁军引起军队人心动荡。军人们开始留恋斯大林时代:要是在1941年,我们就不会被裁减。许多在军队服役多年的军官退出现役后,没有职业,没有退休金,甚至找不到工作。科涅夫元帅在1956年6月的报告中写道:“在敖德萨州……去年被裁减的军官中仍有329人没有得到安置,其中120人没有领取到退休金的权利。”

电影中的赫鲁晓夫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报告也不容乐观。一份对后贝加尔军区军人来信进行暗中检查的报告称,有100封军官来信对裁军表示强烈不满。其中一封信写道:“不知有多少次我们总是担心被裁减,这一回看来是躲不掉了。我们的师将被解散,我们这个团只留下五个人(据说),也就是说,几乎全团的人都要退入预备役……我们这些军官每人都要有两三个孩子。应该说,如果留在部队,还能供得起他们吃穿,如果被裁减——没有军装,没有钱,什么都没有了。退役费仅够花一年半到两年。现在大家心情都非常不安,简直是一场瘟疫。该怎么办呢……”

苏德战争中的苏联红军
大量裁军使军队的管理面临种种难题。大量年轻军官要求转业,军事院校毕业生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同军队联系在一起;报纸幸灾乐祸地报道军队中有人放火焚烧新式飞机的消息;士兵和军官听到裁军的消息高喊“乌拉”;军队的纪律变得松弛。

冲锋的红军战士
然而,在朱可夫的支持下,赫鲁晓夫的裁军行动仍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1957年的中央十月全会解除朱可夫的国防部长职务并任命马利诺夫斯基为国防部长职务的决定,却使赫鲁晓夫在军方的基础开始不稳定起来。

尽管朱可夫有着中央全会指责的骄傲情绪,但这种情绪却使这位战争英雄获得了全军官兵的拥戴。这就是军队内部的通行法则——权威是靠实力而不是靠职位树立起来的。接任国防部长的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明显不具备朱可夫的实力。

朱可夫元帅
况且,尽管朱可夫元帅同意赫鲁晓夫关于核武器时代的军事政策,但这种同意并非是无原则的。相反,朱可夫始终坚持陆海空军等军种仍在核战争时代发挥主要作用。这使他赢得了这些军种的热爱。但是,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毫无异议地支持赫鲁晓夫的核武器至上论,却使他丧失了军队的支持基础。

马利诺夫斯基元帅
1959年7月27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的《关于给军人和军人家庭发放退休金和补助金的决定》更是激起了军队的不满情绪。根据决定,只有军龄满40年的人才能领取退休金,而从卫国战争结束到1959年总共才有14年。也就是说,大部分卫国战争爆发后入伍的军官不够40年军龄,没有资格领取退休金。

1960年1月1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了《关于再次大规模裁减苏联武装力量的法令》,根据该法令应裁军120万人(裁减后武装力量人数应为242.3万人),并相应地缩减军费开支。

将军们在一起
马利诺夫斯基在这两项政策出台中的消极表现,再次引起了军人们的强烈不满。总参谋长瓦·丹·索科洛夫斯基和华沙条约国联合武装力量总司令伊·斯·科涅夫向赫鲁晓夫递交辞呈,以示对裁军的抗议。在军人们的眼中,与索科洛夫斯基和科涅夫维护军队利益的举动相比,国防部长的无动于衷让军人们相信,马利诺夫斯基只会向赫鲁晓夫拍马屁,阿谀奉承,是个“眼下最吃香的人”。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与军方的矛盾在1962年的导弹危机前后达到了高潮。时为战略火箭军总司令的莫斯卡连科元帅坚决反对将导弹设置在古巴。对这位曾经在1953年抓捕贝利亚、1957年6月粉碎马林科夫、莫洛托夫阴谋和10月解除朱可夫国防部长事件上给予赫鲁晓夫坚定支持的军方爱将,赫鲁晓夫这次毫不犹豫地将他解职,并把他送进国防部总监察组——这个被称为“大象的墓地”的权力终结地——“养老”。继任者是赫鲁晓夫在卫国战争时期任南方面军军事委员时的参谋长谢·谢·比留佐夫元帅。先前反对裁军的科涅夫元帅和索科洛人斯基元帅也享受了同等待遇而被扔进“冷宫”。

科涅夫元帅
更为失策的是,赫鲁晓夫在这时更换了他在军队中的政治“耳目”——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主任——菲·伊·戈利科夫元帅。继任者是卫国战争时期莫斯卡连科在第三十八集团军时的军事委员、苏联驻南斯拉夫大使阿·阿·叶皮谢夫大将。正是这位勃列日涅夫在第三十八集团军时的老相识、新任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主任在1964年中央十月全会时期,保证了军队对赫鲁晓夫“退休”的平静。

叶皮谢夫大将
在军队中,坚定支持赫鲁晓夫在古巴冒险行动的只有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和新任的战略火箭军总司令比留佐夫元帅。然而不幸的是,深获赫鲁晓夫信任的比留佐夫(时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在1964年10月19日在南斯拉夫阿瓦拉山(贝尔格莱德附近)的飞机失事中遇难。这一时刻,却正好是赫鲁晓夫最需要强力支援的时候。

比留佐夫元帅
古巴导弹危机虽然以和平的方式使苏美两国停步于“核战争边缘”,但是赫鲁晓夫让美国军机毫无遮挡地检查苏联运输船上导弹的做法却让军方感到了耻辱。赫鲁晓夫明白,军方对他的不满已经达到了临界点。

赫鲁晓夫
所以,在1964年10月中央全会上,当赫鲁晓夫看到军方和勃列日涅夫站在一起的时候,他选择服从党的意志——辞职!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普评制 2019-4-28 09:22
【新加坡前卫政治《普评制》】1964年赫鲁晓夫为何“天怨人怒”两篇
普评制 2019-4-28 查看:4
http://www.lee-philosophy.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639&fromuid=1763
回复 普评制 2019-4-28 09:19
【博客中国】1964年赫鲁晓夫为何“天怨人怒”两篇
2019-04-28 21:15:09栏目:普评制点评
http://mayc53.blogchina.com/696011416.html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