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王传喜:一个人改变了一个村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石河子微观察
时代楷模王传喜:一个人改变了一个村
2018-10-12 18:59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王传喜同志
“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
王传喜同志是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党的十九大代表。他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19年来,率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筑牢村庄发展根基;团结群众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共同富裕;积极推动乡村有效治理,倡导文明新风,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王传喜同志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模范践行新时期沂蒙精神,干事创业、服务群众,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王传喜同志是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中的先锋模范,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干部代表。为大力宣传弘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可贵精神,激励干部群众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宣传部决定,授予王传喜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向他学习。
“只要村民们舒坦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王传喜”
1999年4月15日,刚刚当选村主任3天的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支部书记王传喜就收到了来自法院的传票。
村集体欠下380余万元外债
债权人相继起诉
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
他这个村主任先后出庭100多次
出庭100多次的村支书
一年还清380万元外债
上世纪90年代末,市场经济浪潮风起云涌,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远离经济发达地区,没有支柱产业,环境差、治安乱、人心散。1999年村集体欠下的外债已经高达380多万元。由于交不起水电费,全村连续被停水六个多月、三伏天停电一个多月。
困境中的代村该何去何从?它亟需一位掌舵人。在建筑公司工作的王传喜临危受命,回村任职。
还没有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王传喜立马当上了“救火队长”。
但是,既然当了村官,就要对得起大伙儿的信任。王传喜清楚,当务之急就是先把外债还清,摆脱被动局面。他凭着经商的经验,盘活沉睡的集体资产,通过借新账还老账、分期分批还款、协商谈判等各种方式,用一年多的时间,终于还清了代村的外债。
不卖一分地
打造全国首个“国家农业公园”
解决了外债危机的王传喜并不能歇一口气,因为代村更面临着长远的发展问题:如何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王传喜决定带领“两委”班子,到全国各地的先进乡村学习取经。他们背着辣椒酱和100多斤煎饼出发了,路上饿了就吃一口。在南街村,王传喜看到蓬勃发展的农业经济,大为触动。他在参观的留言簿上写下一句话:南街村的今天,就是代村的明天。
对比这些先进典型,王传喜意识到,像代村这种普通乡村要发展,根本上还是得从土地里找机会,集中力量向现代农业转型,村民才能走向富裕。
从2002年起,王传喜开始启动全村土地流转,村里土地全部集约化经营,并建起了高标准的花卉园、果品园、蔬菜园等。代村逐步走上了农业与科技、旅游结合的现代农业之路。代村投资建设开发代村商城,年交易额达到60多亿元;2012年,代村建成了首个国家农业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7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3500多万元。
代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很多人都“瞄”上了代村的土地。有老板为拿地建厂,送给王传喜200万元现金,王传喜坚决回绝。他始终牢记当年选举时的承诺——一定把土地当作命根子,不能把土地弄没了。19年来,除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征用外,他从未卖过一寸集体的土地。
“太晚了,老人等不到了”
建设“老年公寓”,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代村村委会旁,有4幢公寓,家具、暖气配备齐全,拎包即可入住。这是代村的老年公寓。60岁以上老人不仅可以免费住,还可按月领取“老年优待金”。这是王传喜带领下的代村对养老问题的保障和承诺。
每年,代村开“两会”时,老年人的待遇都要往上提。一些干部不赞成,因为代村还处在建设时期,比较困难。但王传喜始终坚持,即便村里资金紧张,就是借钱,也不会耽误发放养老钱。他说,“等咱们收入多了,再给老人发,就太晚了,老人等不到了。”
如今,代村社区医院、公共浴池、公共食堂、学校等,一应俱全,还实行了十多项社会保障政策,每年向居民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发放住房补贴,实行居民子女助学奖学等。代村村民也全部参加“新农合”、“新农保”,费用由村里承担。代村的乡亲们口袋鼓了,支出却少了,生活保障到位,后顾之忧没了。看着大家过上幸福的日子,王传喜欣慰地说:“只要村民们舒坦了,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19年写下190多本工作日志
一个人改变了一个村
2017年,代村村集体收入1.1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5万元。从1999年负债380多万元,到如今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王传喜带领代村人民苦干19年,用一串串亮闪闪的数字,迎来了代村产业发展的井喷时代。
在王传喜办公室的柜子里,整齐地码放着190多本工作日记。这里,记录着他工作的七千个日夜,是他对艰苦创业的岁月记忆,更是一部代村从衰到兴的变迁史。
老干部张德华退休后,被王传喜请到村里来发挥余热。去年6月的一天,王传喜从省里开完会回到村里,已是傍晚。张德华无意看见了心酸的一幕:王传喜蹲在办公室的地上,扒拉着一点零食狼吞虎咽。
看到张德华,王传喜不好意思地解释:“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随便吃点东西。”
张德华忍不住眼眶一热:“传喜啊,再忙也得正经吃饭啊!”
这一幕,是王传喜日记本里从不会记录的内容,但深深印在村民们的心里。
19年来,无论寒暑,王传喜每天都扑在工作上,加班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饭。面对爱人和父母,王传喜承认自己的亏欠。但他说,这个村官当得累,却无怨无悔。只因他心中有一个从土地中生发出的梦想,激励他砥砺前行,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