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普评制点评我们要慢读精读深读中国的古村落

热度 1已有 1593 次阅读2018-3-26 15:58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时政资讯分享到微信

普评制点评我们要慢读精读深读中国的古村落


最近我发表的所有文章,都特别强调了下面这段话:
实事求是、辩证法、螺旋上升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
曼德拉指出:


我反复提醒大家,解放斗争并不是一种反对任何一个团体或种族的战斗,而是反对一种压迫制度的斗争。

普评制认为,人类社会所犯的一切严重错误都是世袭官僚制、终身官僚制、科举官僚制、普选官僚制、委任官僚制所造成的。 换句话说,我们所反对的是世袭制、终身制、普选制和官僚制,而不是因为这些制度而犯错误的个人、团体或种族。这里面当然包括政党、执政党。而


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实行真正负责任的民选民评制。也就是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被他们领导的普通群众——这样一种最带根本性的组织用人制度,也就是普评制,老百姓的普评制,而不是继续交给他们的上级领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毛主席所说的: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五--一零九六页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习近平关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当然,首先要用家庭联户代表制或者走婚登记制建成家庭命运共同体,然后,才能建成国家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都是老生常谈,另外,还有一句老生常谈:
在老百姓没有评判罢免权的情况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有可能出、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可能出,而且是层出不穷!没有这么多鲜活的例证加以证明,你们说,我这老生常谈还能谈得下去吗?!!!可是,这鲜活的例证又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啊!本不想多谈,但又不能不说。我一个退休老工人,仅仅是希望有一天,关键的少数能够看到、理解、落实这些老生常谈,救民众于水火。仅此而已,别无他求。
下面请看


张孝德(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副主任)发言
2015-10-26 10:07 来源:光明网 我有话说

    非常感谢邀请参加这个会议,我看了一下我的角色,应该是今天下午最不专业的一个角色,搞经济学,设计什么的。但是,我给大家讲,我来这今天下午讲的一个题目,大家一看不是经济学,我讲的是哲学,为什么要讲哲学问题呢?其实我这么多年是研究生态文明的,研究生态文明我发现生态文明的研究,生态文明的希望不在城市在乡村,最近几年,小众的团队就关注乡村文明的建设,但是对乡村文明的建设,等等一些我发现一些问题,我们真正要搞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要让乡村文明的复兴,可能这个问题,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我倒觉得是一个价值、思维、哲学转变的问题,如果在这一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共识,我们会发现,我们许多自愿者,我们许多学者,包括刚才李老师所讲的,我们辛辛苦苦在下面做的那些事,会在我们心里产生强烈的质疑,温老师讲,对近百年以来,我们以这种经济物质的力量武装的这种主流的理论和我们政府的这种权利,短时间容易被摧毁,所以由于这个原因,特别是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政府现在开始关注乡村了,而且是古村落,我们现在公布了有两万多个古村落,但是现在发现一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会发现另外一种担忧,因为我们今天是带着一种,我个人认为是一种病态的思维,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这件事,在这种病态思维的背景下,这个古村落我发现成为一块肥肉,最近一年多来,我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包括企业家各种各样的人都瞄着这个东西,在下乡。

    这个背景下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的就是说,我们生态文明,乡村文明,乡村设计,在所有一系列的问题中,我们面临着一个哲学的革命,思维方式的革命,那么就无从而言,我觉得如何读懂,如何解读,我们的老祖宗以五千年的文明留下这样的宝贝,我觉得在今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件事。比如,我觉得古村是什么,我们的古村携带着中华文明的密码,不是单纯的建筑,我下面有几个观点和大家分享,我点点题,由于时间关系,首先我觉得要认识到,中国保留了世界上,我认为是寿命最长,最完善,发展程度最成熟的一个中国五千年的乡村村落,这个村落,他浓缩着中华民族民俗的文明历史,我最近几年,不断的往乡村跑,我个人发现,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不仅仅在书本上。今天,正是由于我们的祖先保留了这样多样化的古村落,我们五千年的文明仍然存留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比如我明天到前东南州去做调演,我给前东南州这些领导讲,前东南州是什么,我说前东南州这种少数民族这种生活方式,这种生计方式,这种文化是什么?就是中华民族童年的那种生活方式的一种保留,我做了八年的数据,有一些搜集,比如四千年前,我们最早计时用的不是今天的阴历,最早计时用的太阳历,但是汉族所在区域没有了,但是前东南州很多少数民族保留着四千年前的太阳历计时,他们过年的时间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会发现一些语言,认为那些听不懂普通的语言甚为他是落后的,其实我们知道,比如我到浙江的松阳县这些地方,是我们的客家人,他们讲的许多语言,恰恰是我们宋代时期的古语,所以今天我们读古村落的时候,不要光看建筑,这种生活方式,给我们保留了一种活的,仍然存在的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我个人一直有一个想法,我说我们能不能够搞一个文明考古,在中国的大地上,把这35万个乡村,可以发现他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年,四千年,两千年不同时期他历史都存在着,我目前有这个感觉,目前得到初步的数据,我认为这是完全可以的,比如说我老家是山西,我老家山西的生活方式许多东西保留明清那个时代的风俗,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中国的古村是被中国的文化滋养的生态的有机体,今天不要把古村看成我们像城市一样,是用机器,是顶端设计出来的,从一个村八百年的历史,古村落,我们老师多次在那开会,八百年的历史,我感觉这个村你和他对话的时候,不同时期他都留下了不同的建筑,每一个建筑都包含着一段历史和故事,你看到这个村的时候是800年的文化,而且我们说今天讲教育,其实中国古代的教育,我们今天在大学里面拼命的推销案例教育,什么教育,我过去一直认为中国古代礼乐教育,这种教育在中国古村的本身承载这样的功能,我们那些古村落处处有文化,这个文化是什么文化?不是今天的文化,不是今天的城市,刺激你的欲望,让你非理性消费灯红酒绿的文化,是以中国的经典文化,让你做一个如何有道德的人,是这样的一种传统,这样一种文化,承载在这个乡村中。我现在到了,许多村的招牌的名字我不知道,那是论语和诗经上写的,所以会发现面对被中国五千年文化滋养的这个生命体的时候,我个人认为我是一个文盲。

    第三我觉得我们古村落的设计,有设计,但是这个设计,他是一个复合体,复合什么程度?集这个区域民族的信仰,文化、科技、美学,他是一个集成体,我们带着工业化思维,碎片化思维,分工思维,解构思维,我们到乡村去,我搞技术把他研究一通,我是搞美学,我是搞文化的,我们会发现每个研究领域都有发现,都无法描述到底这个建筑的灵魂是什么。这个建筑的灵魂不是单一设计出来的,是综合,就像我们一个人一样,他是一个生命体,我们很难说我们一个人,你就是某一个方面的功能,他是一个综合的功能,所以说在这个背景下,我觉得我们今天走向乡村,走进乡村,我们各种设计,也可能我们都是怀着良知去的,但是我觉得有一个使命需要我们做的,我们要记得,中国的古村就是一本百科全书,需要我们好好去读。

    第二个问题我想谈一下,我们与古村的对话需要一种还原的新哲学观,其实我不想用这个哲学观的概念,中国古代没有哲学,其实我们中国古代的每位人都是哲学家,在古代没有专门的文化研究院,每一位官员学者都是文化人,但是为了利用我们大家熟悉的语言,是用哲学,为什么要讲一个哲学观呢?我是觉得在今天,我们搞乡村文明搞生态文明保护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以一种碎片化的思维,天人对立的自然观,两元对立的哲学观来感受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乡村,不是学者的批判,我们这么多年每年都要去青海,牧民的村里面调研,我最近几年发现个人有一种担忧,我们今天的政府不砸钱,但是我们缺少一种对生态环境解读的理念,我们以一种破坏环境的思维,这种模式在保护环境,我现在担忧,担忧的是可能形成另外一种破坏,我不知道这种思维会不会影响到我们乡村的设计和乡村的保护,到底我们面对乡村需要什么样的哲学观,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讨论。

    第一,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一种对天地敬畏的信仰的哲学,我们今天讲天人合一,其实中国古代的农村,你会发现,任何一个农村在一个土地上要开工,要做一件事的时候,他必须有一个意识,我们认为是迷信,其实这是在给大地之间进行讨论,我要建立的地方,我要建一个房子合适不合适,所以凡是在中国地方,在选一个地方,一定要有风水理论的支撑,风水不是迷信,他是我要选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天答应不答应,土地答应不答应,要在天地之间和他进行对话之后,然后我们才非常敬畏的搞这个建筑,刚才和几位专家讲,为什么古村落没有约束他,他那个土地没有浪费,原因在哪里?谁在管着他?天在管着他,有天形成的,这个乡村的民俗的约定的文化管着他,我觉得我们今天,太相信法的力量了,需要法制,其实古代的乡村有法制,但是这个法不是外来的,是他们对天地的信仰转化为民族有内在约束的法,这个法到南方去,任何一个祠堂里面,而且比现在还要严格,不是写在纸是,是刻在碑上,不变的一些东西,我觉得我们到乡村去,每年都要回山西姥姥家待一个月的时间,乡村是什么?是我们老祖宗文化的发源地,刚才李老师讲,我倒觉得这是我们应该带着朝圣的心去朝拜他,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搞设计,任何一种,如果你没有信仰,没有这样一种心,你再高的技术我都不相信这种设计会真的给乡村带来我们所期望的那些东西。

    第二,刚才我讲的,中国古人天地相统的风水观和自然观,我觉得这个,风水理论绝对明晰,这个理论我对生态的关注,19世纪,20年代,德国的搞生物动力的专家,他研究发现任何一个植物,他和宇宙中的星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老祖宗讲叫一花一世界,我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发现这不是诗意的表达这是一个科学,所以我们老祖宗把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东西对应,形成风水理论,这是人类文明天地建筑上核心的理论,没有这个理论没法解读中国古代乡村的建筑为什么是这样。我去松阳的时候,一个古村落,我看完以后对他讲,这个院子这个大院是中国所有风水的博物馆,我看大院所有的风水理念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另外这个哲学,我把他叫做,我们今天乡村的设计,我觉得需要设计,更需要另外一种东西,人丧文化,教化,行为一体观,我们今天所讲的唯物主义,变成了什么?物质和精神两面对立的物质主义,我觉得这种主义对我们今天整个文明和设计有伤害的,所以发现乡村设计,包括这些主人他的核心有人丧的,这个房子的建筑,这个是物,通的是什么?现在来讲发现,我住在老宅子里面发现他通的灵性的东西,我住在模仿古村落发现没有灵性的东西,看到一个苹果发现非常像,像苹果不等于苹果,没有这样的东西我们搞出的东西可能是外像的像,内在的东西是没有的,最后我觉得,我们的乡村的古宅也很高的科技含量,这里大量的案例,包括清华大学许多教授,他们说这里面至少这个村有三个神秘现代科学无法解释,为什么没法解释?我个人认为我这个外行可以做一些解释,这里一定要知道中国的古代的科技是智慧科技,是术数技术,什么样的技术科技呢?借天地之力,不是借技术物力,充分发挥天地人的智慧设计出来的东西,如果你对这个乡村这个技术怎么来的,没有天地这个概念,就他来解读他,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读,我告诉大家这个问题没法解释的。还有术数,今天把术数称为迷信,这个房子一定几间多高,他们说这个迷信,我认为这个不是,时间关系不展开讲。

    最后一个点点题,所以这个背景下,我觉得面对我们的古村应该怎么办,我觉得第一要对我们的古村进行分类解读,中国的古村是什么,刚才的专家进行一些解读,我觉得要不同定义不同背景,不同文化古村有多少种,是不是要做这样的解释。

    第二我们要下乡去,我们在保护改造之前,我们要慢读,精读,深读中国的古村落,第三我们不要忘记,我们古代这些古村落,也没有那么高级的设计理念来设计,就是乡村的匠人什么都有了,这些匠人今天还有没有?我觉得我们是不是要挖掘整理民间匠人的智慧作为我们的一些事情来学习。第四我们要增加古村的研究,不要操之过急的改造。第五,对世界古村落设计进行比较和研究。第六特别关注牧区和少数民族古村落研究。最后思考一个问题,今天有农业升级,我认为中国的乡村文明,乡村村落是世界上,我们能不能够把中国的乡村文明去升级?这是一个想法,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

    最后做一个小的广告,公益广告,在2015年,11月1日到2日在国家行政学院召开第三届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这个论坛温老师的团队和蒋好书几家我们联合搭的平台,今年第三届论坛的主题就是乡村文化的复兴开启文化为王的新时代,工业文明是技术为王,生态文明文化为王的新时代,中国的王从哪里走,王的庙堂在哪里,不在城市在乡村,我们要去乡村寻找这个时代需要的文化,我们这个会议,所以我们每年的会议要找十个故事,今天找出十个乡村文化的故事和大家交流,还叫文化的县长县域为单位如何活化,还有六个分论坛,希望在座的专家朋友到会指导,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普评制 2018-3-26 15:59
【博客中国】普评制点评我们要慢读精读深读中国的古村落
2018-03-27 02:40:08栏目:普评制点评
http://mayc53.blogchina.com/885150767.html#article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