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评制点评毛泽东一席话使郑洞国卸下了包袱
去年12月26日,我再次重发了,下面这篇文章
文章指出:纪念毛泽东的最好方式就是落实普评制,就是把对领导干部的评判罢免权交给老百姓,交给不拿工资、不是领导亲戚,真正代表普通老百姓的人民代表,实现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伟大愿望,而不是靠党和政府的一些官僚机构来监督检查,那样永远没有办法,防止贪污腐败黄赌毒,防止官僚主义加浪费。切切!!!
毛泽东是民族的脊梁,老百姓的崇拜是一种必然。
对毛主席的崇拜,不是个人崇拜,而是人民崇拜。毛主席是人民的一员、是人民的杰出代表,对毛主席的崇拜就是对人民群众的崇拜。对毛主席的热爱就是对人民群众的热爱。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人民崇拜毛主席的本质就是人民对人民群众的崇拜。人民对毛主席的崇拜,并不是某个个人造势造出来的、更不是毛主席本人造势造出来的,而是人民打心眼里从内心发出的对人民领袖的崇拜;而是毛主席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和个人魅力以及对人民挚诚的爱所建立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威望而值得人民崇拜。毛主席去世38年了,没有谁再人为造势、更不存在毛主席自己个人的造势,全国人民仍然崇拜毛主席,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有人做梦都想让别人崇拜,可未必能得到别人的崇拜!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殚精竭虑、他任劳任怨、他粉身碎骨、他死而未已,他把自己一切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碧血丹心,日月共鉴!
可是,在毛主席走后的30多年中,一盆接一盆的脏水泼在了他伟岸的身躯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民似乎动摇了信念、疑惑或涌上心头。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看得清是非黑白;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他们称得起忠奸善恶!
…………
别人是死而后已,但他是死而未已——这就是为什么经历了30多年的抹黑,人民依然衷心爱戴毛主席!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甩下来;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伟人的伟大不会因猥琐渺小卑劣之徒的诋毁而有任何改变!
没有任何崇拜者会比他生前的对手和敌人,更知道毛泽东存在的意义和份量!!!
下面请看,
意外之意外!一席话,卸下了包袱
发布者:本庄 | 发布时间:2014-12-27 23:49:36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郑洞国任国民政府东北行辕副主任,兼任吉林省政府主席,率部困守长春,后于10月19日投诚。
毛泽东在为中央军委起草致东北局的电文中指出:“郑洞国为黄埔高级军官,此次又率部投降,应给以礼遇。”解放后,萧劲光和萧华两位将军劝郑洞国出来工作,被他以不愿与故旧兵戎相见为由拒绝。
但上海在人民政府管理下秩序井然、安居乐业的情景,使他受到深刻教育。正如后来他在自传中说的:“在事实面前,我真是叹服了。”所以,1952年春节后,郑洞国前往北京,向周恩来汇报自己的思想。表示希望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受到周恩来的肯定。后于6月举家迁往北京,任水利部参事和全国政协文史专员。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毛泽东亲自提议郑洞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也就是在此期间,有一天,郑洞国收到一张套红的金字请帖,打开一看,意外之意外,毛泽东要在中南海宴请他。
郑洞国不禁感慨万千,一方面为毛泽东的礼贤下士,热情关怀;另一方面为自己败军之将,难承如此殊荣。赴宴那天,郑洞国刚到,毛泽东就迎了出来,热情地同他握手寒暄。
宾主坐定之后,毛泽东问:“郑将军抽不抽烟。”郑洞国说:“抽。”顺手就近取了一支烟。
毛泽东站起来,十分敏捷地擦着一根火柴,帮郑洞国点着了烟。这个动作他做得自然而然,落在郑洞国眼里,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他心潮起伏。自己戎马一生,见过许多上级,上至蒋介石,下至大大小小若干国民党高官,谁曾如此亲切随和地对待自己。而毛泽东,这个身为一党之元首、一国之元首却做得到。郑洞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新中国能够如此蓬勃向上的原因。
席间,毛泽东问起郑洞国家庭生活情况,郑洞国一一如实回答。听说郑洞国的儿子已经参加了工作后,毛泽东说:“你的家庭生活安排好了,应该为人民做点工作嘛!你才51岁,还很年轻啊!”
郑洞国没料到毛泽东对自己的情况了解得这么详细,情不自禁地连声表示,要好好为人民服务。席间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
聊到兴致处,郑洞国突然冒出一个问题:“主席,你的马列主义为什么学得那么好?”
这个问题问得毛泽东也一愣,望着郑洞国。郑洞国有些不好意思。
毛泽东爽朗地笑了笑,说:“我当年接受马列主义后,总认为自己已经是个革命者了。哪知道一去煤矿,和工人打交道,工人不买账。因为我还是一副学生脸,先生样,也不知道怎样做工人的工作。那时我成天在铁道上转来转去,心想这样下去怎么行吧?想了很长时间,才有些明白,自己的思想立场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嘛!……”
他像是总结似的说:“我也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而是在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个人的思想总是发展的,立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立场转变了,自觉地放下架子,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学马列主义也就容易学好了。
一席话,真正卸下了郑洞国思想上的包袱,也使他深受教诲。他深切地感受到,毛泽东的确是待人以诚,共产党的确是不记前仇,化敌为友。
郑洞国后来历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七届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自1979年起,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他在工作中,牢记毛泽东关于拜人民为师的教导,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
1991年1月27日,郑洞国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