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普评制 //www.sinovision.net/?689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普评制点评周华山无父无夫国度的精彩书摘

已有 1748 次阅读2014-7-6 16:18 |个人分类:普评制点评|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普评制点评, 周华山, 精彩书摘 分享到微信

普评制点评周华山无父无夫国度的精彩书摘

我刚刚在网上发表了
【中华论坛】普评制点评大香格里拉地区婚姻制度考察
发表于:2014-07-06 04:07:17作者:普评制 阅读:1000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71/77/40/2_1.html
文章讲:这是一篇科考文章,考察的好,说的也好,都很到位。你比如,“走婚最大的好处是住在母亲家,不分家,大家一起干,有种地的,有搞运输的,有上山捡虫草的,在这大峡谷中,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来。”
    爱情纯粹以两情相悦为基础,不受权力、金钱等其他因素影响。
  走婚的好处还有许多,据说有人总结出几十条来。
  然而我注意到这些优点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在一个家庭中生活,不分家,大家庭好……这让我想起了在鲜水河大峡谷中白马罗布的“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来”的话。“如果把走婚仅仅看做是一个可以随便变换性伴侣,可以追求多个异性,那么外面的世界比泸沽湖有过之无不及,只不过外面世界的走婚是隐蔽的,泸沽湖是公开的。外面的世界有结婚、离婚、第三者、情人、同居、试婚、私生子、未婚先孕、单亲家庭、强奸、卖淫、贞操……等等,这些泸沽湖全没有,甚至在摩梭人的语言里找不到对应的词来翻译,泸沽湖只有走婚。”

“走婚是先进的”小杨如此说。一夫一妻制发展到今天,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有的国家离婚率竟高达60%以上。最近美国搞了一项调查,有一半以上的人主张废除婚姻制度,甚至有人预言,婚姻作为一种制度将不复存在。

  “将来许多民族都会选择走婚。”小杨十分肯定地说。杨的话让我想起我在采访成都著名的藏族学者邓廷良先生时,他对我说的话:“走婚是人类婚姻的未来”。【如何落实?这篇文章没讲。】

2009年12月8日,我在下面这篇文章当中,

【中华论坛】普评制论摩梭人为人类所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作者;普评制 发表于:2013-03-24 10:33:13 阅读:3282 参与:42 回复:25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58/23/27/7_1.html

首次明确提出:走婚登记制的全新概念。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全新概念?而不是把走婚制这个现成的概念照搬过来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在摩梭这个只有三万人的小社会,实行走婚制没有问题。因为大家要想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很容易,而在全国全世界实行走婚制,你想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就很难,所以才会有骗钱骗色的骗子大行其道。仅仅就这一个理由,我们就有必要实行婚姻登记全国联网,当然还要把个人信用、违法犯罪,你比如,卖淫嫖娼包二奶,黑黄赌毒偷,打砸抢烧杀全都全国联网。到了

你需要婚姻登记、需要银行贷款、需要招工、上学、参军、提干、出国的时候,一输入身份证号全都历历在目。好好想一想,你一个想做坏事的人害不害怕?电影《小兵张嘎》有句台词说得好,别看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这就是你要学关公“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要跟着日本人干坏事。我们给你们每个人立了两本账,谁办了好事,就给谁记个红点;谁干了坏事,就给谁记个黑点,到那时我们是要算账的。总而言之,无论历史事实,还是现实生活,全都证明:无论是伪军汉奸还是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老赖,全都非常害怕这一招,有非常大的震慑作用!这就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威力。

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加上最原始、最合乎人性的母系社会的婚姻法就是人类的未来。否则的话,婆媳永远是天敌,娶了媳妇忘了娘。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父母生养的儿女再多,不分家、不单过也不行。等到婆媳关系弄僵了,再分家,那是何苦呢?所以,结婚买房就是刚需。这就有了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新困境儿童、非法拐卖妇女儿童、家庭暴力黄赌毒、等等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再看看,

摩梭社会的走婚制,无论有多少儿女,全都因为男不娶女不嫁而不分家,不分家就能从组织上(也就是从根本制度上)保障永远尊老爱幼,永远不会有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新困境儿童、非法拐卖妇女儿童,全都因为男不娶女不嫁而婚姻自主,男女平等,也就是重女但是不轻男,所以,没有婆媳是天敌,所以,家庭和谐,所以,社会和谐,所以,没有家庭暴力黄赌毒,所以没有好多好多的社会问题……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好好想想吧!该不该实行婚姻登记全国联网,当然还要把个人信用、违法犯罪,你比如,卖淫嫖娼包二奶,黑黄赌毒偷,打砸抢烧杀全都全国联网?还有,

该不该修改修改婚姻法,允许大家选择走婚制?特别是那些孤独老人,被子女干涉婚姻自主,还有那些小年轻,被父母干涉婚姻自主,……还有,我们该不该为那些被父母、亲朋、好友逼婚...还有,由于社会各方面压力太大,子女恐婚族。。。好好排排忧,好好解解愁?下面请看,

无父无夫的国度
内容简介
   因为一个杨二车娜姆,因为她的两部《走出女儿国》、《走回女儿国》,摩梭人与泸沽湖曾经名声大噪。在世界各国的民间传说中都有“女儿国”,但至今仍真正存在的恐怕就只有世代生活在云南的摩梭人这一族了。

摩梭人至今的确仍保留着“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走婚制”。本书是周华山博士与摩梭大众和读者的一场平等对话,您可以从多种角度对摩梭人进行欣赏或解读。

本书所介绍的摩梭人位于云南省丽江地区宁蒗县永宁乡。摩梭人都与祖母、母亲同住,男不婚、女不嫁,过着“走婚”的生活。知道谁是父亲,只不过父亲的角色不是照顾自己的孩子,而是以舅舅身份照顾自己的甥子女。

此书说出了一些摩梭人自己想说却难以用文字系统表达的话语,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观点,如“害羞文化”、“女本男末”、“尊母不贬女”、“重女不轻男”等。特别是“害羞文化”的提出,使过去的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豁然开朗。周华山又大胆指出摩梭文化之局限与危机,这正是他基于对摩梭民族负责的态度进行分析。

    周华山的研究是让研究主体发出自己的声音来,他触摸到了摩梭血脉中跳动的热点,进入摩梭人内部的生活。他把潜藏的东西发掘出来,然后读者也参与进去,得到启发,也作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这就把学问做活了。

作者简介
    周华山博士,原香港大学社会系助理教授,1998年起在中国大陆进行社会性别研究。
精彩书摘
    视“处女”、“吃亏”、“寡妇”为荒唐
    摩梭语言里没有处女、贞节、处女膜、失贞、寡妇等概念。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属品,女人的身体与所谓贞操,就不是从属男人的财产象征,更不会双重标准地建构“男人可以四处留情,女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父权道统。在摩梭文化里,女人的男伴、丈夫、父亲。舅舅以至兄弟,皆无权于预她的感情事。女人感情、财产及对男人没有弱者意识或依赖感。

    笔者在永宁摩梭听过关于“处女”的最精彩发言,来自男人。咏米达史(66岁)就表示:“选伴侣最重要是人品,是否善良、勤奋、为家人着想,最怕是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以及随便乱走婚的人。至于是不是处女,有什么相干呢?”阿娜窝阿纳(61岁)更强烈反对“处女”这个观点:“摩梭没有处女这个观念,你解释了半天我也是不太理解,看人不应这样看,我们应该尊重妇女,不尊重妇女就等于不尊重自己的母亲。”丹曹捷(41岁)有一位非常稳定、恩爱的伴侣,三个孩子皆住在伴侣家,大儿子是女伴与前任男伴所生。
    当问及曾否“介意”伴侣并非“处女”时,他说:
    “为什么介意?介意什么?若男人都挑处女,那不是处女的谁要?这不好嘛!双方都有经验,才真正享受。女人对你好便行,她以前跟谁在一起,是她自己的事。”黑瓦落阿塔医生(52岁)三十年前从开基村上门到阿塔家,三十年来与爱人恩爱如昔,但他居然说:

    “万一某天我发现大孩子其实不是我生,而是妻子与其他男人生的,我也不会计较,毕竞一家人和睦共处几十年,这个孩子将来仍然养老送终,我亦视他如亲子。我们不会像汉族吃醋或计较处女。最重要是家屋和谐。像我几十年受汉文化影响,对共产党忠心耿耿,但心底仍充满摩梭观念,若子女或妻子对我不好,我肯定会回母亲老家七漫家。这就是我们的安全感。”

    感情既是分离而非占有,女人的价值既不在于结婚与否,便没有“失婚妇人”及“寡妇”的观念。纳吉阿甲咪(38岁)十多年前曾与一位男子走婚,达六年之久,生下两女。男子到宁蒗工作后,感情转淡,他更在县城与汉族女子结婚,去年病逝。纳吉阿甲咪如今是当家人,劳动辛苦,但心境愉快,脸上永远带着祥和幸福的笑容。当天笔者与同村一个汉族女子谈起纳吉阿甲咪,这个汉族女子近乎本能地说:
    “噢,那个被丈夫抛弃的寡妇!”
    笔者呆了半天,才想起与丈夫分离的女子,在汉族社会难免被贴上“失婚妇人”、“寡妇”、“感情悲惨”等负面标签,即使身心轻松自在的纳吉阿甲咪也逃不过外族人强加的帽子。
    “未婚妈妈”和“私生子”
    在主流社会里,“未婚妈妈”与“私生子”是妇女的梦魔,是对父权资产逻辑(即男人透过婚姻来拥有孩子及财产)的颠覆与挑战,故此会被父权社会打压为“淫乱”、“不道德”、“坏女人”。女性被认为是属于父系家族,贞操就代表着女性的价值。但凡两性有性接触都会被视作女性吃亏,因为“失去”最宝贵的“贞操”,换来是父系家庭的占有与保护,代价却是失掉女性自身的独立自主权,性方面更必须严守妇德。摩梭妇女终生与母亲及自己的孩子同住,孩子不属于父亲或父系家族,故根本不存在“私生子”或“未婚妈妈”。母系家屋体制今男女间的性接触完全离开(男)占有与(女)吃亏的赚赔逻辑,女性怀孕生育总是母系家屋受惠,男方不赚也不亏。性论述完全是双方自愿的分享交流,绝非胜负成败的竞争、占有与排斥。摩梭男人讲述感情事,态度总是平和坦诚地诉说,没有炫耀对方的处女身份,也不会靠占有对方来肯定“男性雄风”,而即使女伴移情别恋,男人也处之泰然。
    没有性压抑与性否定
    传统摩梭生活近山水草木大自然,思维行云流水顺性而行,没有犹太、基督教对性快感的罪咎或打压,不认为性必须为了生育才可进行,也没有汉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教条,对性事基本上是自然而然随遇而安。里格村的拉克甲阿玛(现已过世)便是经典范例。甲阿玛的母亲生了九个儿子,整家愁烦深惧后继无人,最后才生了甲阿玛这个唯一的女儿,举家欣喜若狂。甲阿玛十五岁开始走婚时,母亲跟她说:
    “女儿,交情人是光彩的事,不要偷偷摸摸,也不必害怕,应大方坦然。”
    可惜交往才十来天,此男子便要求结婚,甲阿玛非常失望,坦言根本不可能,母亲必定把他轰走,因为她是九个哥哥后千辛万苦才得来的独女。甲阿玛先后与多位情郎走婚,与其中三位生了十个孩子,令拉克家后继有人。

    摩梭独特的家屋体制,免去女性在父权体制下对性事与怀孕的道德与心理焦虑。甲阿玛母亲就一直支持女儿与不同的男子交往。笔者两次住在拉克家,问及甲阿玛女儿阿车玛(29岁)有三个父亲会否害羞。
阿车玛说:
    “当然不会。喜欢不同的人是很正常的事,每个孩子出生后都摆满月酒,完全是名正言顺。何况当时拉克家就靠我妈一人来传宗接代,所以十五岁就鼓励她走婚。”

    笔者发现,虽然成年礼在十三虚岁时举行,绝大部分摩梭人十六岁以后才开始走婚。格则董吉十三岁读初一时,同班同岁的彝族同学结婚(娃娃亲),令他非常惊讶,心想十三岁的心智如何结婚?许多作家谓摩梭人成年礼后就走婚,令人以为摩梭十四。五岁就开始走婚,并不准确。随着教育普及与汉化影响,现在大部分摩梭约一二十岁左右才开始走婚。

    在传统摩梭里,温泉最能表述这种不以身体与性事为罪恶的自然主义观点。直到七十年代末,瓦拉片温泉仍然是露天男女同浴。据多位老人介绍,以前男女老少皆赤身裸体享受温泉浴,既保健治疗又享受美酒醇香的美妙境界,在热气蒸腾的环境下男女独唱、对歌、闲聊、调情以至挑逗,毫无遮掩与束缚,身体心灵皆得以释放,是最自然的感情表达。问及男女赤裸同浴会否害羞,阿斯松娜(102岁)就表示:
    “身体都一样,只不过大小形状各具特色,你有的,我也有,为什么要害羞?”
    阿布哈尔巴(81岁)也表示:
    “人出生本就赤身裸体,这个没错嘛。赤裸不等于淫乱。摩梭温泉自古皆男女同浴,从没发生强奸或侵犯的事情。心不淫邪怎会做出淫邪行为?男女若调情邂逅后一起离开,那肯定是你情我愿的。这是人生的快乐事,为何要视为害羞、淫邪?”

    文革以后,温泉开始被视作淫乱而在1982年男女分池,起初尚无墙堤隔离,后来围墙建至二英尺左右,但站起来仍一目了然,个别男女跨过围墙或通过男女池流通的洞子与异性同浴。八十年代中,隔墙升至一米多,但男女仍可借故拿取挂在墙上的衣服而清楚看到对方的身体。到九十年代初旅游业兴起,部分外来游客对异性的夸张反应今当地居民尴尬不安,终于把浴池建成男女彻底分隔的密封式“文明建设”。

    如今连摩梭年轻人也内化了主流男女分隔的思维,不接纳过去异性同浴的传统习俗,甚至把往昔传统视作“淫乱放荡”。反而老人一般更为“开放”与“率性”。甲初翁古(64岁)就详述温泉男女调情的情况:
    “以前太好玩了,不会像现在那么忌讳和保守。每年才往温泉一两次,一泡就一整天,喜欢谁自然会对歌、搭讪、调侃,晚上在旁边草地搭起簧火,唱山歌跳摩梭舞,彻夜聊天。能否成事就看缘份,若情投意合,两人就悄悄走开。”
    甲初翁古又谈及以往情欲流动与劳动结合的情况,他说:
    “以前连劳动都特别好玩,不论是打稗子、放牲口、采松茸,反正都是年轻人,又在户外,慢慢聊天,天天见面,日久生情,不像在火塘般拘谨。走婚多是从劳动生活里开始的。至于劳动多久才走婚,就不一定,有缘份的三几天就可以走婚;若性情含蓄害羞,或有缘无份的,两三年也不行。总之,劳动是很好玩的,对对山歌吹吹牛,看看牛羊聊聊天,几个伙伴一起很快便一天。现在工作好像很痛苦,我女儿到宁蒗单位工作,每次回家都喊辛苦,压力大,担心下岗,人事关系复杂,工作不开心。”
    绝不逼你去走婚
    笔者曾访问三百位摩梭成年人(18岁以上)的“走婚”状况,发现目前单身占41%,走婚或结婚者有59%;曾走婚或结婚的有72%,从没走婚或结婚的28%;四十岁以上仍从没走婚或结婚者有14%,原因主要包括做喇嘛、身体残缺、长相有缺憾、性情暴戾极端、家庭被认为养蛊。对异性不感兴趣,等等。除喇嘛外,上述类别之族群若放诸汉族社会,会被父母催使结婚。摩梭母系体制今男人根本没有传宗接代的压力,女人只要有姐妹生下女儿,就两袖清风自由快活。因此,14%终生单身的摩梭人口比例,比汉族高出几倍,不愿意结婚的人不必承受沉重的婚姻压力以至爱非所爱的痛苦。

    每个摩梭村寨都有从没与异性发生关系的摩梭人,她们皆异口同声谓长辈及家人不会给予任何压力。譬如竹地村瓦窝家的生浓阿木(35岁)从来没有走婚,她自己解释是“体弱多病”。这个“解释”孰真孰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委实没有任何压力,她的幼妹已走婚生有两女一男,一起住在母亲家屋。阿木的大哥扎实独支(46岁)就表示:

    “在摩梭文化里,没有走婚的很普遍的,不会有压力,不管是没遇上令自己动情的人,抑或是什么原因,都被视作正常。若任何人给她任何压力,我一定会以大哥兼大舅身份加以阻止,因为这是不道德的。”
    巴奇村的咏咪达史(66岁)更一针见血说:“独身分为两种,若因为性情暴戾偏激,人们会瞧不起;若因为家屋名声不佳或长相身体有缺憾,人们只会更加爱惜,绝不会受歧视,反而为家人欢迎,因为成为家中永久的劳动力。”

    木里利嘉子窝克家三兄弟窝克偏马(60岁)、窝克札西(58岁)与弟弟(29岁时逝世)都从来没有走婚。窝克札西坦诚地说:

    “我们现在一家十八人住,由侄女必车注玛(46岁)当家,下一辈孩子众多,没有传宗接代的问题。走婚与否是个人事,家人不会管,我哥哥从来对女人没甚兴趣,我自己身体有病,不方便走婚,反正与姐妹兄弟已经过了一辈子。母亲曾安排我弟弟结婚,但我弟不同意,吹了,他二十九岁就病死。曾有汉人问我,一生从没走婚,不觉得可惜吗?我觉得很奇怪,你们汉人一生都与老婆一起,没有体会到姐妹兄弟一辈子无条件的相爱关心,不觉得可惜吗?”
    分手不是伤害
    摩梭在两性感情上崇尚独立人格,男人不会认为自己占有女伴,女子也不会认为自己属于男人,彼此关心不上锁,连成一起有自我。即使伴侣恩爱缠绵,所依赖的也只是各自的母系家庭而非“妻子”或“丈夫”;因此,爱情转谈时,没有勉强挽留的需要,更不会死缠烂打。感情的纯度高,一般不会因为面子、经济或其他现实考虑而勉强维系。走婚制的特点是必须渴望相聚,并主动“走”过去,才能一起,不;像结婚般,即使心情恶劣、双方争吵或想独处时,仍是要住在一起同床共枕。难怪许多摩梭人自豪地指出走婚的感情浓度与真挚,犹胜已婚夫妻。而且,爱情只被视为精彩人生的一小部分,母系家屋才是真正的感情大后方,没有“浪漫恋爱神话”,不会认为人生必须找一个满足自己感情、思维与生活等一切需要的爱人。爱情不会负荷过重,难怪摩梭老人一致表示从没发生情杀或为情自杀的事。爱情既不是生命的中心,分手也不会被视作生命意义与幸福的否定,更多是坦然轻省地接纳。阮苦阿斯就表示:

    “春去春来、花开花落,若情人不要你,伤心自怜有啥意义?倒不如认真找另一个。母舅安排的婚姻才会为情自杀,不自由嘛。以前阿咪知道我与伴侣分手,会谓分手很可惜啊,快点找一个比他更优秀的,让他知道是自己的损失,你要帮忙吗?”
    才二十岁的杨志花就活现这份潇洒与智慧。她在永宁巴奇村长大,十七岁到昆明民族村工作,是笔者所认识的第一个摩梭年轻人。笔者与杨志花交谈,才知道她三天前刚与初恋男友分手,令笔者欣赏的却是她那不躁不浮的释然自若,显然已完全化解被男友“抛弃”的悲伤:
    “他真有点过分,瞒着我偷偷与我表姐相好,这种男人,不要也罢,以后我会知道如何选择伴侣。”
    走婚不是性解放
    西方现代工业社会推翻过去的封建婚姻后,随着中产阶级与自由经济市场的兴起,自由恋爱成为主导意识,感情模式普遍依从着“恋爱、婚姻然后才可以有性事”的单一程式。中国自二十世纪初以来,随着盲婚哑婚的息微,上述程式也逐渐为年轻人所趋之若鹜。

    摩梭文化没有任何单一的感情模式,不论是从感情开始,抑或从性爱开始,只要双方你情我愿便行,旁人无权干预。当笔者问桑娜阿斯(102岁)如何评价“感情抑或性事开始”,她的回答就甚发人深省:
    “有时间应该多看牛喂猪,人家双方欢欣喜悦,为何要干预别人?自己感情不愉快的人才最好管闲事。”
    这种率性自然两情取悦旁人不容置啄的传统,现在却受到一夫一妻终生厮守价值观的巨大冲击。部分摩梭年轻新生代内化了现代汉族思维,甚至以现代工业社会标准来建构摩梭主体,殊不知他们心中的“落后”摩梭,蕴涵着丰富宝藏。譬如住在旅游点的结鲁得马(27岁)就说:

    “摩梭以往的感情大多是稳定的,所谓三年眉目传情、三年信物交换、三年谈情说爱,才能发生关系,绝不像外界丑化般随便。”

    笔者可以肯定地说,传统摩梭绝对没有必须交往九年才发生关系的观点。摩梭从不会限定感情的时间程式与标准。结鲁得马强调传统摩梭的感情是“稳定”及“单对单”关系,虽符合主流社会道德标准,看似美化传统摩梭,实则是严重扭曲传统摩梭最珍贵而极具启迪意义的情欲论述,完全丧失自身之主体声音。
    至于有人把传统摩梭走婚指为“性解放”,委实失实。六、七十年代欧美社会之“性解放”,既以个人主义为中,强调情欲快感与性高潮,实则不单令性魅力与性经验变成一种社会压力,更是男性中心,令男性可以理直气壮地四处留情。这与摩梭家屋本位。两性平等、毫不矫揉造作的轻松自在,完全是两码事。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普评制 2014-7-6 16:25
【新加坡 前卫政治《普评制》】普评制点评大香格里拉地区婚姻制度考察
普评制 2014-7-6  
http://www.lee-philosophy.org/viewthread.php?tid=15708&extra=page%3D1
回复 普评制 2014-7-6 16:24
中青论坛 ›中青子报 ›普评制点评大香格里拉地区婚姻制度考察  
普评制 发表于:  2014-07-06  04:17  274
http://bbs.cyol.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81708966&extra=page%3D1
回复 普评制 2014-7-6 16:24
普评制点评大香格里拉地区婚姻制度考察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共1464个阅读者  普评制 发表时间:2014-7-6 05:18
http://bbs.voc.com.cn/topic-6022726-1-1.html
回复 普评制 2014-7-6 16:24
南方网» 南方论坛 › 时政论坛 › 岭南茶馆 ›[原创] 普评制点评大香格里拉地区婚姻制度考察
普评制 发表于: 2014年7月6日05:05
http://bbs.southcn.com/thread-7829236-1-1.html
回复 普评制 2014-7-6 16:24
【新华博客】普评制点评大香格里拉地区婚姻制度考察
普评制 发表于:  2014-07-06 05:06
http://mayc53.home.news.cn/blog/home.do?aid=218077035&page=detail
回复 普评制 2014-7-6 16:23
【发展论坛】普评制点评大香格里拉地区婚姻制度考察
普评制 发表于:  2014-07-06 05:06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487 个阅览者
http://forum.home.news.cn/post/viewPost.do?ver=1&id=132896870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